童年.下
?。ㄋ模唑?p> 特別喜歡夏天,最喜歡暑假。
一般母親都會把靜擱到鄉(xiāng)下,她工作忙,顧不上靜。靜會乖巧的等著母親交代完,對親戚的叮囑,對靜的叮囑,等看不見母親的身影時,立刻原形畢露,開心地又跳又叫,再也沒有人會像母親那樣管她了,她自由了,她會圍著親戚房子跑很多很多圈,用她獨有的方式先慶祝一番!
然后,一會兒去豬圈給豬喂食,一會兒去牛棚看牛吃草,一會兒跟別的孩子一起打野棗,不是喉嚨冒煙,人渴得厲害,靜根本不舍得回來,等喝完水,人又跑了,從來不知道什么是累!
靜特別喜歡看豬吃東西,看著一盆食物,慢慢得變少變淺,總好奇它到底是嘴在吃,還是鼻子在吃?也喜歡看牛,聽母親說,牛會哭,老想看到它的淚;棗樹長得高,每次要用長長的篙子去敲,好不容易敲下來,棗子又太小,滾到草叢里,又不好找,那棗子又脆又甜又酸,可惜結(jié)的不多,可能是吃的過程太艱難,記憶里,再沒吃過那樣味道的棗子。
親戚只到吃飯時才會滿村子尋靜。靜原有個年紀相仿的表哥,6歲時在池塘邊玩,出了意外,除了池塘邊,其他所有地方,靜盡可以去玩。
火辣的太陽,燥熱的空氣,大人們都在家里攤涼,小孩哪里知道熱,靜手拿著親戚用來掃地的大竹掃帚,開啟暑假最重要的大戲,捕蜻蜓。
如果是下雨前,蜻蜓不用捕,自己都會跑進家里。蜻蜓飛得不快,喜歡盤旋著飛,在一個地方轉(zhuǎn)一圈又跑到另一個地方轉(zhuǎn)一圈,蜻蜓的飛行習慣,在追捕時,跑得快或慢沒什么要緊,關鍵是要跑得輕巧。你要仔細觀察它可能歇息的地方,等它停下來,要貓著腰悄然靠近,要在最后一刻有雷霆萬鈞的果敢,當然,落地時不能發(fā)全力,要不然,蜻蜓極有可能成了標本,也不可以猶豫,舉著那么大的竹掃帚,怎么可能沒動靜......
每次拍下去,尋找的時間會比較長,一般是一片一片區(qū)域慢慢排除,有時,明明看蜻蜓已經(jīng)拍下,可就是找不到,等拿起掃帚,又見它從眼前飛走,再沒有什么比這更讓人失落的了。
不過,一天總會有一只被活捉,當然也會有受傷的,擊斃的,那些靜都不要,只要活蹦亂跳的。辛苦捉來的蜻蜓,靜會一只手捏著它的翅膀,一只手固定它長長的身軀,生怕蜻蜓一掙扎,翅膀會斷,掃帚暫時被遺棄在現(xiàn)場,兩只腿飛快地往回跑,一邊跑,一邊喊,“抓到了,抓到了!”
靜會把戰(zhàn)利品放蚊帳里。聽家里人說,它會吃蚊子。也不知是不是蚊帳沒關嚴,有時候明明看見蜻蜓還在,眨眼的功夫就不見了,可把靜急的,再捉回來時,靜會跟親戚要一根很細的線,把它的腳系起來,另一頭系在一個固定的東西上面,蜻蜓再沒有跑過。被靜抓獲的蜻蜓一般一周內(nèi)情況安好,也沒見它吃什么,也看不出它是不是餓了。有時候捉到大的,更新鮮的,就會換一只,讓前面那只回歸自然。一只成熟的蜻蜓個頭還挺大,現(xiàn)在,很少看見那么大個子的蜻蜓了。
那時的靜,得到的快樂都是犧牲蜻蜓的快樂換來的。
?。ㄎ澹┐笏?p> 記得有一年發(fā)大水。老師說,你們都回家吧,今天的課不用上了。靜的家里在一樓。回到家,一樣著急雨水。那雨下得越來越大,沒有一點歇息的意思,平時下雨,小孩子還經(jīng)常滿院子喊“下雨了,打雷了,爸爸媽媽都回了”,這次,不用喊了,爸爸媽媽已經(jīng)在家里。眼見一共只有五步臺階就能到家的階梯一步一步被水覆蓋,真是揪心,看著大人焦急的臉,孩子們都變得很安靜......
最后,不知是誰想起來,與院子一墻之隔的母親單位,地勢比院子低很多,于是有人拿著鐵錘把院墻敲了一個大洞,這邊的水是下去了,隔壁的單位卻淹得更厲害。
那次大雨,整個武漢都變成了湖。
回到學校,已是停課幾天以后,看見一樓的課桌和椅子都漂到了操場里,泥沙不但在地上,墻上,甚至連桌椅腿都沾滿了,為了把它們弄干凈,靜和同學們整整做了一天的衛(wèi)生。
那時,住在湖附近的人,家里有吃不完的魚,東湖,南湖的水漫到哪里,魚就跑到哪里,水退了以后,很多魚來不及退,在一些池塘的小壩上,周圍的草叢里,甚至馬路上,只要是水肆虐過的地方,都能找到鮮活的魚,甚至路過的人,也會有收獲。要知道,在那時能有魚吃,還不用花錢,很難?。?p> 那次大水一直被眾人津津樂道,其實靜也很懷念,懷念每天都可以不上課,懷念父母親可以天天在家,懷念像“玩具”一樣的雨水,當時院子里能撐起小船,靜多么希望撐船的人是她。
98年的大水肯定比靜記憶中的那場雨要大,可能是市政建設的成果,水在長江堤就停住了,遠沒有兒時記憶的破壞力,摧毀力。都說水火無情,但那次大水讓靜每次回憶時都是快樂!真是少兒不知愁滋味。后來,每逢遇到考試,總想,天為什么不下雨,要是能不停地下大雨,就有救了......
(六)學騎車
靜的個子老不長,看見想騎的車子總在眼前晃。父親28的車子,太大了些。每次看父親下班快回家了,靜都會跑到外面去接他,順勢摸摸那個心里一直蠢蠢欲動的車子,太高了!有時,會趁父親高興,在他的掌控之下,把一只腳直接伸到另一邊踩著感覺一下,父親每每過一會兒,就沒興趣了。他估計是看靜太小,或者,沒心思管她吧......
終于有個絕好的機會,靜到舅舅家拜年,不知是誰的車子停在那里。舅舅家后面是一個中學,里面有個大操場。靜要表哥帶她去學車,推著跟她差不多高的車子,有好些次,車子歪了,倒了,都是表哥在旁邊護著,才沒有摔跤。本來表哥想直接把靜放在座椅上,先學會踩,誰知即使座板降到最低,還是夠不著。最后只能先在三角架里面站著騎。表哥總跟靜說要目視前方,明明也是看著前方,還是騎著騎著,車子會倒或者跑去邊邊......靜摔了很多跤,每次起來,她都說不疼,能有個人陪,能有人教,已經(jīng)機會難得。
那天,終于找到了點平衡感,還是沒學會。后來,準備回家時,發(fā)現(xiàn)親戚給的壓歲錢,因為總在跑啊,跳啊,摔啊,不見了。靜蹲在那兒,哭了很久,不敢回去,害怕被母親說。最后母親來找她,看她上氣不接下氣的在那兒抽泣,才沒責怪。
后來,家里買了一輛26的車,就擱在靜的房間,也沒上牌照。當時家里住的筒子樓,跟學生宿舍很像,靜一個人一間,父母一間,在靜的對面,中間隔著公用走道。晚上,等父母睡了,靜開始在長約五米的房間內(nèi)練車,周圍都是保護物,騎到哪里,手都可以摸到障礙物,很安全。就這樣,每天晚上練,最后終于學會了,新車的龍頭好像也被靜撞偏了,以至于上路騎行時總覺得龍頭不好控制,當然這些靜并沒有告訴父母。
記得,靜大張旗鼓的,第一次上路,是騎的父親那輛連剎車都沒有的車。騎上它,那種豪邁啊,靜一下子高了很多,看周圍的人被她拋在身后的爽,后來,遇到一段較急的下坡路,靜趾高氣揚的神情才開始變得緊張,我的媽啊,怎么停不了,也慢不來,只有靠嘴了,靜一邊焦急地喊“讓開,讓開”,一邊把龍頭抓的死死的,左躲右晃,最后,還是把位年紀大的老太帶了一下,哪里顧得及,人和車子瞬間飛過,后面也沒有人再追上來,估計是沒什么大礙,一到家,靜趕緊把車子往旁邊一丟,人跳下來,躲進屋里。
上高一時,靜是騎車上學。一只手騎車一只手還可以打傘,總之,比較神。
最驚險的一次,是看見有個人在她前面,踩一腳,那人的褲兜里會掉出一張錢,踩一路,掉一路。再后來,很少騎車了......
(六)生病
靜怎么都不會想到,曾經(jīng)最大的愿望是能夠生病。
記得有次,晚上睡覺時從床上滾落,在水泥地上睡了一夜也沒醒,第二天,人發(fā)高燒,渾身無力。早上母親喊靜吃早飯,才發(fā)現(xiàn)她燒得厲害??此@樣,每天都是饅頭和開水的早點肯定咽不下。母親跟靜熬了新鮮的粥,又特地跑到菜場買了開口味的榨菜,一邊喂她,一邊不停地用手輕撫她的頭。
睡了一天,人燒得昏沉沉的。就感覺母親不停地跟她擦汗,不停地要她喝水,看見坐在身邊一刻不離的母親,被關懷的眼神和溫柔的語言包圍的靜偷偷地哭了。母親一向嚴厲,很少看見她臉上的笑,原來,靜生病了,她也會這樣......
母親會因為一個字沒寫好,而撕掉靜寫的所有作業(yè),經(jīng)常,第二天上學,被老師說作業(yè)沒交。母親的嚴厲讓靜有時候很怕,她從來就不明白,為什么母親會是那樣。
那天,她不停地問靜,“伢,你想吃什么,你說?。 碑敃r,靜真的什么也不想吃,就覺得生病的感覺好溫暖,看見母親失落的樣子,她終于壯著膽子把心里藏著的最大的期盼說了出來,“我想看《兒童文學》,媽媽,你跟我定吧,一直定到我小學畢業(yè)好嗎?”靜知道,母親非常節(jié)約,她是那種把每個星期用的錢都算得很準的人。靜知道,她的要求很過分,母親遲疑了一會兒,還是答應了。很快,靜可以每個月捧著一本《兒童文學》看了,一直看到初三。
從那以后,靜才知,母親原是愛她的。
病好了,母親依然嚴,有時候,再有什么想法時,靜總會想,要是能再病一場就好了。
童年是每個人比較無助的時期,基本都是在家長的塑造下成長。
靜童年大部分的快樂都是在農(nóng)村生活中找到的,如果沒有這些,回想童年,也許會很無趣吧!她曾經(jīng)一直不喜歡小孩,不喜歡家長,不喜歡老師,不喜歡周圍的一切......這些不喜歡集合在一起,讓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喜歡講話。
心里健康很重要。一個人首先要心里健康,其次才是身體健康。靜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調(diào)節(jié)過來的,大約是生活中點點滴滴的愛,或從自然界汲取的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