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清穿物語

106 皇帝未來的老師

清穿物語 Vinilla 3223 2014-01-26 04:13:14

    怎樣送羽絹姑娘回家,華家的人也討論過了.

  這一日,梅蘭妮收拾的山青水綠的去了陳家.

  先去拜訪了老夫人.然后,就當著陳母的面把救了席家女兒的事情說了出來.這個年代沒有廣播電視,這樣的新文也是很吸引人的.陳家的女眷借此事感慨了一番.

  陳步云和絲綢業(yè)有來往的,他說,"如果是席家三爺?shù)呐畠?我倒可以去他家告訴這件事.我曾和席三爺有過幾次交往."

  陳母說,"那最好不過了,梅娘子總是女流,拋頭露面的不方便,如果讓她家管事出面,席家會認為她太托大了."

  梅蘭妮笑道,"老太太真是人精,一下子就把我的來意講的明明白白."

  陳太太說,"還要謝謝你送來的魚蝦,新鮮得來,長遠沒有吃到介鮮的魚蝦了."

  陳家的兩位少奶奶,在一旁相陪,奉茶.

  梅蘭妮客氣道,"這個不值什么,是鄉(xiāng)下人自己捕撈的.太太如果喜歡,下次我再送些來."

  陳母斜了陳太太一眼,對梅蘭妮說,"這不是謝了,倒是預定了下一次的."眾人都笑將起來.

  陳母道,"你不用這樣客氣,只管叫她嫂子.聽說,你家和我們舅爺家經(jīng)常來往?"

  梅蘭妮忙道,"李舅爺好學問,我家三胞胎拜了他做老師.回家不住口的夸,說是比學堂了的夫子不知強出多少."

  見夸自家兄弟,陳母臉上有了光,"那是,碩夫自幼聰明過人,考過了秀才后,終因為家景清貧,出去為人做幕僚養(yǎng)家.他那東家當時倒是個風云人物,很得帝心.他跟著也見識了不少風光,光是接駕就經(jīng)歷過三次.后來,他東家又幾次到揚州管兩淮鹽課.榮華富貴都是見識過的.雍正年他東家壞事后,也不是沒人請他,但是,他看破了,心里記著老東家的情,就歸家安心讀書做學問.你嫂子的一個族叔和他就來往密切.讀書人在一起,總是有話說.你嫂子的族叔去年被薦舉博學鴻詞科,未被取用,灰心喪氣,前幾天才歸家里,他們舅舅就趕過去看望了."

  "怪不得,這兩天三胞胎沒去李家."梅蘭妮說,"原來老師去遠游了."

  陳母道,"倒也不遠,就在虎丘."

  陳步云說,"我正想和梅娘子商量這件事,你嫂子的這個族叔叫沈德潛,詩文極好.這蘇州地區(qū)是有名的,我想請他主持拍賣會.而且,我把拍賣會放在木瀆舉辦,要造些聲勢.環(huán)境要選的寬裕些,借了一個小園子,請舅舅和他的朋友來助興."梅蘭妮才知道陳步云的太太姓沈.

  梅蘭妮對這事提不出什么意見,"陳老板,"她見陳母斜過來不滿的一眼,改口道,"這事,陳大哥你看著合適就行."

  梅蘭妮懂得,當錢賺到一定程度,就要打知名度了.在蘇州,沒有比文人韻事更讓人稱道了.

  陳步云又道,"這沈族叔和小舅舅是同窗,受教于葉燮.也是飽學之士,只是功名艱難.他家中也不富裕,我想借次機會補貼他些,聽說,他打算兩年后再北上.說起來他也已經(jīng)考了十六場了,至今未第.年已過花甲了."

  梅蘭妮道,"再好不過了,一次活動,有詩人寫詩助興也是見韻事了,只怕讀書人都有些清高."

  陳母說,"不礙的,讓你舅舅去與他相商.他那人是熱衷功名的."

  梅蘭妮中學時讀過‘范進中舉‘,知道求取功名的艱難,想到自家三胞胎,默默不語了.

  "誰?沈德潛?"楚濂叫道,"那是乾隆的老師啊."

  "是不是這個啊?他都六十多了,還沒考上舉人."梅蘭妮懷疑道.

  "這叫大氣晚成.他是六十七歲中的進士.后來被乾隆優(yōu)待,成為了他的老師,有時還幫助他寫些詩詞什么的."楚濂說道.

  齊逸說,"我們趕緊要借現(xiàn)在的機會認識他,現(xiàn)在他還是處于貧困之中.等他發(fā)達了,就巴結(jié)不上了."一口的急功近利.

  梅蘭妮一聽,覺著很合適,日后,三胞胎考功名有皇帝老師的推薦,不是能事半功倍嗎?心里躍躍欲試了.

  冬至節(jié)這天,華家依著往常的例,包了頓餃子,經(jīng)過這些年的鍛煉,梅蘭妮搟餃子皮的功夫大有提高.

  包餃子當然是人多好手快.保安隊的孩子都洗干凈了手,在大廚房里一起幫廚,梅香自然是當任指揮.梅蘭妮和魯媽都聽她的調(diào)派.

  席羽絹和綾子留在主屋里做針線活,綾子在這冷清的環(huán)境中,就想到那邊的熱鬧,就有點坐不住了.羽絹看了她一眼,"不如你也去那邊幫忙."

  "那姐兒你一人留在這里..."

  "這里又不是強盜窩,安全的很."說完這話,她咬住了下唇.

  "那我,去,...去看看?"綾子遲疑地.

  "去吧,以后回家,就沒這樣的熱鬧了."

  "要么,姐兒,你和我一起去吧."綾子熱切地.

  "我?"羽絹想了想,還是搖搖頭,"我正好趁這個機會把睡鞋做完了."

  "那我,去看看就回來,我把看到的告訴姑娘."

  羽絹看著出門的綾子,走路都歡快了.她呆了,有一種凄涼孤獨感彌漫在周身.

  冬至這天的日頭特別短,漸漸地,黃昏進了房間.

  如果,沒有羽絹,華家的人就要在大廚房里一起吃餃子,但是有客人在,不能怠慢.所以,梅蘭妮把包好的餃子放在一個圓竹扁里帶到小廚房.三胞胎和秦煉跟了過來.

  梅蘭妮剛把爐火捅旺,將一鍋水燒上去,梅香又托著一竹篇的餃子進來,"小師姐他們回來了."

  家里人都很高興,冬至節(jié)也能吃上團圓飯,江南俗語,"冬至大如年".這個節(jié)日在江南也是個大節(jié)日的.

  冬至的前一天,東岸三家相互送了食品.這年大災,糧價還在飛漲,所以食品成為很珍貴的禮品.

  晚飯后,一家人在起居室閑聊.幾天分別,自然有些許話要說.

  邊峰這人向來是惜語的,除了必要的描述,一般不多話.

  梅朵講到她的專業(yè)有關(guān),才會眉飛色舞,平時也沒什么多話.所以他們的農(nóng)場之行聽上去也沒什么特別.

  只說是水利工程開展的很順利.再有小林他們已經(jīng)回到農(nóng)場了,房屋的一期工程接近尾聲了.

  可這次跟了個水妮,事情有些不同.水妮雖然經(jīng)歷過了一場惡夢,但是,她和羽絹是不同的.首先她沒有受過完整的封建家庭教育.加上事后有梅蘭妮等人的正確開導,及她自身原有的江湖女兒的爽性.再有她和華家人生活在一起,沒有什么心理壓力.她很快就恢復了少女的活潑.

  "到了那里,我們在木框上糊上了桑皮紙,我也幫忙糊了,大家還說我糊的好呢.朵姐兒把那些木架子放到茶苗地里搭起矮房子,老農(nóng)叔直稀罕.朵姐兒說,這叫簡易暖棚,冬天給茶苗兒造的房子.老農(nóng)叔說,怨不得朵姐兒在整地時,尺寸卡得很嚴謹,原來是為了造同樣大小的房子.朵姐兒教他說,這叫做標準化生產(chǎn).老農(nóng)叔回去和農(nóng)嬸嘀咕說,朵姐兒的新名詞讓人記不過來,前些日子的‘流水作業(yè)‘,‘現(xiàn)在又是‘標準化生產(chǎn)‘,感情還真是高人的高徒."

  梅蘭妮問梅朵,"桑皮紙經(jīng)不起雨水吧?"

  梅朵道,"下雨天,氣溫相對比較高,用不著暖棚,所以這叫臨時活動簡易暖棚."

  梅蘭妮笑道,"別說是老農(nóng)了,連我都倒不過來這些新名詞."

  梅香喜歡聽人夸她的小師姐,倒了一杯茶給水妮潤嗓子.

  水妮接過茶喝了一口,"莊子上現(xiàn)在可鬧熱的啦,村里很多人來幫忙.房子工地上進展的很快.那個林師傅還說,沒想到才離開幾天,你家人緣就這么好了.朵姐兒還讓老農(nóng)伯給幫忙的人發(fā)工錢,我就說不能這樣.請人來和自愿來是不同的.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常有造房子時,村里人相互幫忙.哪里要你的工錢,你給人錢,人家還說你外道了.就是吃飯上要大方,頓頓不能少了魚肉.這事老農(nóng)伯說我是對的,沒照朵姐兒的意思辦."

  梅蘭妮認真聽后,說道,"這事倒是水妮想的周全.梅朵到底是個孩子,辦事不老道.水妮做得很好."

  水妮的臉上全寫滿了‘得意‘二字.

  梅蘭妮問邊峰和梅朵,"張姑娘怎樣了?"

  邊峰說,"老農(nóng)叔說,等方便了,就托人過湖給她家里人捎信.張姑娘在莊子上生活的不錯,和申媽媽及茶香相處的很好."

  梅蘭妮問梅朵,"茶香怎么樣?"

  梅朵說,"挺好的,我看她做事做的有模有樣的."

  水妮道,"茶香的志向可高了,她說她要把梅香比..."水妮突然意識到自己說錯了話,剎住了.

  梅香問道,"她把我怎樣?"

  水妮訕訕地,不再接話.

  梅蘭妮說,"做人做事,自己盡心盡力就好,不用和別的人比,個人情況不一樣,沒法比較.就象,水妮你會撐船,到了船上你就是老大.可是,管理我們家這些雜事,我都沒有梅香做的妥當.尺有所長,寸有所短."

  齊逸見氣氛有些嚴肅,他對邊峰說,"二哥,你不在的幾天,我們又發(fā)現(xiàn)了新的人脈,我們?nèi)亢湍愫煤脜R報一下."

  男孩們?nèi)チ藭?梅朵自然也是要跟去的,剩下的女人,正好聊些家庭瑣事,梅蘭妮對于這個時代的許多規(guī)矩和禮節(jié),趁此機會向席羽絹好好的討教了一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