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與非遺的開始

羅甸—夜樂舞

與非遺的開始 有琴臻臻 1007 2020-10-11 11:29:01

  “哦莫支呃”,漢譯為“夜樂舞”。它是黔南州羅甸縣栗木鄉(xiāng)拉來寨苗族(壽苗支系)人民在喪葬和過年的夜晚所表演的一種集體舞蹈。羅甸縣地處貴州南部邊地,在3000多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嶺中,在南亞熱帶氣候下的茂林修竹深處,居住著21個少數(shù)民族。拉來寨,苗名“哈拉”、“哈拉若諾”意即“水井”。

  “哦莫支呃”的表演一般在喪葬祭祀儀式和過年的夜晚二種情況下進行,表演形式為男女集體群舞。由打皮鼓的四至八人;擊銅鼓二人和擊鈸的一人;敲擊粑棒的八至十二人和不少于四人的男女舞者共同表演。全舞以“擊鼓”、“舞帕”、“夜樂”三段式進行表演。

  第一段:由銅鼓手擂響鈸,作為“引子”。繼之分站在兩個皮鼓旁的四個皮鼓手,開始按銅鼓點擊鼓起舞,節(jié)奏由慢漸快,他們時而以鼓槌敲擊敲邊,時而以兩槌在膝下、背后、頭頂互相擊打,做著“牛檫背”、“蟲扭腰”、“虎滾花”、“雞打架”……等動作,配以手腕、肘、臂各部機靈的或左或右或前或后的繞動,及頭肩部的自然晃動和小腿蹬步,向前扭跟突停的舞姿,給人一種風流灑脫、矯健自豪的形象。

  第二段:由四至八個男女演員或全部是女演員進行表演,舞者雙手持花帕或毛巾,分成二組相對由場二邊做著“拐腳步”魚貫而出,依據(jù)鼓點變化,不時變換著“甩手抬腳”、“扠腰抬腳”、“扠腰蹬腳”、“扠腰拍手抬腳”、“扠腰拐腳”、“拂面甩巾”、“弓步抖巾”……等動作。拐腳、扭腰、擺胯為該舞蹈段的顯著特征,造型典雅別致、動作輕盈婀娜,韻味十足。

  第三段是集體的群舞,節(jié)奏驟然加快,銅鼓聲鏗鏘和鳴,猶如洪鐘之聲;皮鼓聲、粑棒聲、眾人“嗬嗬”的吶喊聲,奏出雄渾的山韻。此時舞蹈場面出現(xiàn)了高低區(qū)的反復變化,高區(qū)突出了兩粑棒手的“背滾花”互相撲舞的動作及“破四門”的舞蹈畫面;低區(qū)是舞者呈兩縱隊面對做“跪步甩帕”的動作,舞姿粗狂豪放、剛勁有力,配之以皮鼓手急如驟雨的鼓點和快速高超的擊鼓技藝,把全舞推向高潮,并在夜樂狂歡的頂點全舞突然終止。

  “哦莫支呃”無情節(jié),僅是抒發(fā)某種歡樂愉快的情緒,全舞的舞蹈風格紅火熱烈、氣勢雄渾、場面壯觀。其動作特征以腰和肩的擺動及扭胯、拐腳為主。

  舞蹈動作融粗獷豪放,熱烈雄健、場面宏大、剛勁有力和典雅別致、輕盈婀娜為一爐,有鮮明的舞蹈動律特色。在節(jié)奏和韻律中通過較為高超的擊鼓、舞帕、擊棒的動作和技巧,顯示了人體的靈活性。

  “哦莫支呃”的傳承方式是本族支內(nèi)傳承,故而造成了此舞流傳面不廣,并僅限于拉來寨“獨本”傳承,是一份彌足珍貴的文化遺存。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