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解沖突
1997年6月X日天氣多云
今天班車剛到公司大門,就聽有人大聲在喊:“姓林的,你快出來......”我急忙下車,并朝著喊聲的方向飛跑過去。
原來是車間的數(shù)控技工小郎。一看到他在喊,我就明白了一些原因。
前天下午,他得知與做同樣工作的員工比他的工資高,便沖動的找到了林先生,并說:“這不公平,同樣的工作,不同的薪水?!?p> 林先生對他的質(zhì)問大為惱火地說:“太不懂規(guī)矩了。”并找到我和車間主任劉勇,詢問是誰破壞公司的規(guī)定,告訴小郎別人的工資,然后讓我們轉(zhuǎn)告小郎,根據(jù)公司的規(guī)定他被開除了。
昨天小郎離開公司的時候,沒有任何過激的行為,今天這是怎么了?
小郎一看見員工都到了,叫喊聲更加地聲嘶力竭。
“小郎,你如果再胡鬧,我就報警了?!蔽乙贿呑尡0舶研±赏铣鲛k公區(qū),一邊說著。
此時的小郎見到我,依然大聲地喊叫著。
“放開他,讓他炸?!蔽乙姾鍎癫还苡?,開始憤怒起來,并大聲地吼了起來。
沒想到,我這一吼,他竟不鬧了。此刻,我順手搶下了他手里的提包。
“哇”的一聲,他蹲在墻邊大哭了起來。
此時,我把眾人驅(qū)散,一個人站在旁邊守候著他。稍等片刻之后,我見他的情緒稍微安靜了一些,便說:“小郎,你跟我出來一下?!蔽野阉麕У搅吮0彩?,并問了情況。
原來昨天小郎回家后,因為不快,便約同學喝酒。酒中,同學的旁敲側(cè)擊讓他的內(nèi)心更加煩悶,一時想不開,便有了今天早上的一幕。
我問他:“你是不是因為違紀了,才被開除的?”
“是。”他說。
“今天你的做法是不是更錯了?”我說。他沒有回答。
之后,我從理性的角度以及公司規(guī)定的遵守,對他進行了開導。并說:“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的話,你會怎么處理這樣的員工嗎?如果員工都像你這樣,企業(yè)還能順利地運轉(zhuǎn)嗎?一個人做事情要考慮后果……”
小郎半天沒有說話,但是氣消了不少。我深知,他是當過兵的人,基本的素質(zhì)是有的,只是沖動了一些。
在我的耐心開導和勸解下,小郎回去了。原本想讓他向林先生道個歉,但是我沒有這樣做。因為我想給員工留一點自尊,這種想法是何時冒出的,我自己也不知道。
小郎的事情讓我反思了一下,員工進入企業(yè)的時候,都是開心的;當離開的時候,雖然像小郎這樣的過激表現(xiàn)不多,但是多數(shù)人離開的時候,是不愉快的。
我想,作為企業(yè)人事部門的工作重心,不應該只放在招聘、薪資、考核等工作中,員工的離職也是很重要的。如果能給離職的員工一點點關(guān)懷,讓他們舒心地離去,對于在職的員工往往也是一種激勵,不要讓員工看到人走茶涼,不僅傷感也會傷心。
雖然我只能對離職人員進行必要的勸解與開導,真正做到人性化的企業(yè)管理,還要看企業(yè)的老板以及各層級管理者的推崇與努力。雖然我沒有找到支點,沒有能力去改變一個企業(yè)管理者的思維與管理方式,也深知改變將是任重道遠,但我愿努力前行。
二、郁悶之情
1997年6月XX日天氣晴好
香港即將回歸,這幾天員工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興奮,董事長等臺灣籍人員雖和往日一樣,但能看得出他們的心情有些波瀾。
今天早上廚房的小工,頭腦簡單地問管理部長陳小姐:“這兩天要不要改善下伙食?”陳小姐是林先生的太太,公司里的許多事情凡董事長不在的時候,基本都是林先生作主,可林先生卻在每次做決定之前都要找陳小姐請示。
陳小姐被廚房小工的問話弄得有點尷尬,很不愉悅。她想張口說話,卻在瞬間咽了回去,一臉郁悶的朝辦公室走去。
廚房小工好像還要說話,被我一把拉回廚房,并說他:“你怎么這樣不懂規(guī)矩,這種話也能說得出?”此時,廚房小工才意識到自己的不妥,低著頭說:“我又說錯話了,陳小姐會不會恨我,把我開除。”
望著他恐懼的樣子,我安慰了他之后回到了辦公室。
回到辦公室正打算用電腦統(tǒng)計今日出勤,只見陳小姐已經(jīng)走到我的桌前。她說:“孟小姐,你告訴廚房明天改善下伙食?!闭f完就離開了。
她的話讓我感到有些懵,這是怎么一回事呀?我楞了一會兒,起身到廚房,告知明天改善伙食之事。
廚房大師傅問我:“什么標準呢?”我想了想說:“別太鋪張?!?p> 說老實話,我想了一下午都沒明白陳小姐的舉動是何用意。因為在平時的交流中,很少聽她談論有關(guān)對大陸的看法,而且有一次還埋怨園區(qū)政府沒把她當同胞對待……也許是我想太多了,人家什么意思也沒有?
快下班了,林先生把我叫到他的辦公室,告知我:“陳小姐說了,以后每周可以有一天改善一下伙食。”
林先生的話,雖然化解了糾結(jié)了一個下午的迷惑,但是我又有了一種說不出的感覺,而且這感覺是非常的不爽,因為他的說話的語氣讓我感到了一種施舍和給予。
難道我們僅僅是在爭一頓飽腹?不知怎得,第一次感覺被他人曲解了原意是如此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