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明軍侯

第二十四章 二旗軍報

大明軍侯 冼青竹 2417 2018-02-24 15:48:02

  北平南門處,兩個守門兵丁正閑聊著:

  “宋哥,你說我們這些整天守門的是不是沒有前途啊,一輩子都升不了的那種吧。”

  “你小子一天天就知道瞎想,守城門有什么不好,安全你懂嗎。想升官去邊城啊,三年不死保你上位?!?p>  “那不行,我家就我這么一個男丁,我可不能死了,絕后的的事萬萬做不得?!?p>  “那你就老老實實的守大門,起碼不會要了你的小命。除非你做了不該做的事……”

  正在兩人還要繼續(xù)閑扯的時候,城門外的另外幾名守門士兵跑了過來,

  “快,快,老宋你們倆疏通人群,空出一條路來?!?p>  老宋兩人急忙把行人趕去一邊,百姓們也仿佛知道了什么,紛紛靠向城門一側(cè)。

  這時城外遠遠的跑來一騎,馬上的騎手背負兩支紅色小旗,懷中掛著一滾圓木筒。小旗上書有“急”字,正是加急軍報。

  守門的兵丁正是發(fā)現(xiàn)了這兩面小旗才急忙疏通道路,以方便軍報使者可以快速進入城內(nèi),若是稍有阻攔他們可就犯了延誤軍機的大罪。

  “駕,駕!”騎士順著清出來的空路打馬奔進了城中,正在入城的百姓看見這名騎士紛紛議論起來。

  “你說這加急軍情可好久看不見了,想當年我朝大軍北伐的時候,那才是遍地的快馬急報。”

  “是啊,那時候最少都是三旗軍報……”

  兩人望著遠去的騎兵回過神來,驅(qū)趕在城門口扎堆的百姓離開,百姓們只好結(jié)束了討論紛紛散去。

  “唉,宋哥,你剛才還沒說是什么事不該做呢?!豹毭缡勘珠e著無聊繼續(xù)剛才的話題。

  老宋拍了拍身上的塵土道:“守門啊,最重要的是要有眼力。軍報,官報這些都好說,最怕的就是官宦子弟,前年就有一個守門的老兵攔下了要縱馬入城的紈绔們,按理說那老兵是照著規(guī)矩做事的,那些官宦子弟到城門口就應該下馬進城的。人是攔下了,但結(jié)果卻是老兵在一天回家路上被人打斷了一條腿,現(xiàn)在你明白什么事做不得了嗎?!?p>  “好了,來人換崗了,老頭子我可要回家歇著去了?!崩纤握f罷轉(zhuǎn)身離去,年邁的身形一上一下顯得很不協(xié)調(diào),仔細一看,老宋的右小腿有著不自然的彎曲。

  青年士兵看著老宋的背影,看著他那條腿,好像明白了什么……

  燕王府大門

  軍報使者已然到了這里,座下快馬被侍衛(wèi)帶下,使者則快步跑向府內(nèi)。

  此時燕王朱棣正在批閱著公文,身旁來來往往的書吏也都神色匆匆。原來此時正值秋糧收割,身為軍事最高指揮官的朱棣正處理著邊關(guān)各處要塞過冬軍糧的問題。

  “派發(fā)出去的軍糧現(xiàn)在怎么樣了?”朱棣看著手里的公文出聲詢問。

  燕王府新任長史周朝翻了下手中的冊子回答:“宣府鎮(zhèn)的所有軍糧均于日前派送完畢,密云千戶,營州衛(wèi)所等地的軍糧應該也快到了。”

  “好啊,再把永平府的軍糧派發(fā)出去就大功告成了?!敝扉Ψ畔率种械墓男老驳恼f道。

  “伯先啊,這次多虧了你我才能在這么短的時間處理完軍冬糧的事情。而且自從你到我王府任職數(shù)月以來,王府內(nèi)的大小事務全都處理的十分妥當,真不妄我親自向父皇要人?!?p>  這周朝字伯先,是江淮人,自幼酷愛讀書,刻苦用功,邊讀經(jīng)史子集,于在前朝至正二十三年登科舉南榜,賜進士及第,曾任臨江府尹,后因惹惱上官而棄官歸隱。被當今圣上征辟為翰林院侍講學士,負責文史修撰與檢討。

  本來不論是資歷輩分還是學識文采他都應該升遷為詹事府詹事,甚至于內(nèi)閣學士再兼?zhèn)€禮部侍郎銜,自此平步青云,內(nèi)為尚書外調(diào)布政,按察使。

  但是他這耿直死板的性格卻不討人喜歡,與翰林院的同僚們的關(guān)系也很冷淡,就連朱老爺子都認為他過于呆板不同變化,而正巧自己的四子來信說王府新立尚缺長史一名,就直接把周朝給打發(fā)到北平來了。

  對其他翰林院同僚來說,從一個大好前程的侍講學士變成藩王府一小小長史,這就是直接被從權(quán)力中樞踢出局。

  這對于周朝自己來說到?jīng)]所謂,他本身也明白自己的性格有問題,但他從來沒想過要改變,讀圣賢書而明德曉禮,做人當堅守本心。

  初到北平時兩人有過一番交流,朱棣也知道了周朝的事情,對于他的學時見底自是十分欽佩,而對他的為人秉性也無不妥,現(xiàn)在他這個燕王府正是需要周朝這樣的能人才士來輔佐建設(shè),不需要在官場上摸爬滾打的老油條來糊弄他。

  經(jīng)過在王府數(shù)月的當值,兩人間的交流越發(fā)親近,隱隱間朱棣都以師禮見于周朝,每逢大事必當詢問于他,這次的糧食一事就是周朝全程輔佐朱棣的。

  兩人正按照簿冊核定最后的永平府的冬季軍糧數(shù)目時,殿外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只見那驛站使者正在侍衛(wèi)的帶領(lǐng)下快步走入殿內(nèi)。

  使者將懷中圓筒解下呈稟于前:“通州驛轉(zhuǎn)呈將軍石關(guān)二級軍情!”

  朱棣一聽眉頭緊皺,前些時日是有北元散兵犯境,然營州中屯衛(wèi)都指揮使楊廷不已經(jīng)親自點軍援防去了嗎,怎么還會有軍情送至次,若是邊情緊急又怎么只有二級令旗。

  正當朱棣疑惑不解的時候,侍衛(wèi)送上來筒中信件,朱棣拆開封口的蠟漆仔細觀閱起來。

  “啪”朱棣冷哼一聲把信件拍在了桌子上面。

  “簡直是無法無天,鄉(xiāng)野刁民安敢如此,這等人全都該殺,即刻調(diào)派大軍過去征討他們!”

  周朝在一旁聽的糊里糊涂,忍不住問道:“殿下,這信中所言何事竟令殿下氣氛至此?”

  “給,你自己看吧!”朱棣冷著臉把信件遞給了周朝,周朝接過信快速瀏覽了一遍,大致明白了事情的經(jīng)過。

  躬身建言道:“殿下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被劫軍糧雖說不多,但這些賊人公然殺戮我大明軍士,劫掠我大明糧隊,這就是在公然挑釁我大明軍隊,應速速發(fā)兵征討,不然置我明軍將士顏面于何地!而且,殿下此時也正需要這一場大勝來證明自己?!?p>  “伯先說的有理,我初至此地,正需要一場大功來建立威信,可是最近邊關(guān)各處要塞都有元人出現(xiàn),據(jù)探子來報是北元朝廷內(nèi)部紛爭導致軍隊糧餉不濟,這些北元士兵們只好到我大明邊關(guān)來燒殺掠奪。各地衛(wèi)所俱都調(diào)兵戍邊去了,所余老弱病殘全都排不上場,真是心有殺賊念,奈何手無刀啊?!敝扉o奈的說道。

  周朝一聽微微笑道:“殿下,刀就在眼前,何來無刀一說?!?p>  “哦?刀在何處?”

  “殿下的燕山中護衛(wèi)不是剛剛整編完畢嗎,從中抽調(diào)幾支千戶所前去剿匪不是剛剛好,一則能鍛煉新兵殺敵,二則憑借殿下剛剛得來的火銃也能迅速殲滅敵人以達到立威的目的?!?p>  朱棣聽后點了點頭,心中已經(jīng)明白這正是當下最為合適的辦法了,隨即對侍衛(wèi)下令:“著燕山中護衛(wèi)千戶丘福,朱能;燕山左護衛(wèi)千戶李浚,李旦四人速來燕王府聽令……”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