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史事講將1

第三十一章 破羌將軍——辛武賢

史事講將1 徐夏半生 1666 2025-01-18 09:00:00

  辛武賢,隴西狄道人,西漢大臣。歷任酒泉太守、西河太守等職,兩次出任破羌將軍,分別討伐羌人和烏孫。其子辛慶忌,為西漢晚期名臣。

  漢宣帝調發(fā)三輔、太常地區(qū)的犯人免去監(jiān)禁,編為部隊,三川郡、潁川郡、沛郡、淮陽郡、汝南郡的軍官,金城郡、隴西郡、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等地騎兵,與武威郡、張掖郡、酒泉太守駐守各自郡縣,共計六萬人,命令后將軍趙充國率領進剿諸羌人部落。

  趙充國抵達西部都尉府后,力主招撫先零等諸羌人,時任酒泉太守辛武賢上奏說:“各郡的部隊都駐守南山,北邊空虛,這種形勢不能長久。有人說,秋冬季節(jié)再進軍,這是敵人在境外的策略?,F(xiàn)在敵人不時侵犯,邊境寒冷艱苦,漢軍的馬匹無法過冬,駐守在武威、張掖、酒泉的部隊超過一萬人馬,大多瘦弱??梢栽黾玉R的口糧,在七月上旬帶三十天的糧食,從張掖、酒泉分兵同出,一同攻擊在鮮水上的罕羌、稈羌等諸羌。敵人視牲畜如命,現(xiàn)在都被沖散,軍隊如果分幾路出發(fā),即使不能把敵人全部消滅,但是可以奪取敵人的牲畜,俘虜他們的妻子兒女,然后退兵返回,冬季再進攻他們,大軍頻頻出動,敵人一定震動瓦解?!?p>  漢宣帝把辛武賢的上書交給趙充國,讓他與了解羌人情況的校尉及士兵廣泛討論,趙充國與長史董通年認為:“辛武賢想帶領一萬輕騎兵,從張掖分兩路出發(fā),道路迂回達千里之遠。讓一匹馬馱著騎士與馬三十天的口糧,即二斛四斗米,八斛麥子,又有衣服裝備武器,很難追擊敵人。部隊勞苦來到,敵人一定能預計到部隊的行動,稍微退去,追隨水草,逃入山林。如果追隨敵人深入山林,他們就占據(jù)前方的險要,切斷后方的咽喉,斷絕糧道,我軍一定會陷入危險境地,被野蠻人恥笑,一千年也不能平復。辛武賢認為可以奪取敵人的畜產(chǎn),俘虜他們的妻子兒女,這只怕是空話,不是最好的計策。另外武威縣、張掖郡的日勒縣都正對著北邊要塞,有貫通的山谷和水草。我擔心匈奴與羌人有陰謀,將要大規(guī)模進犯,妄想占據(jù)張掖、酒泉,斷絕西域通道。

  因此,張掖、酒泉的地方部隊尤其不可調動。先零是首先開始叛逆的,其他部族是被挾持的。所以我們的不高明的計策是:捐棄罕、稈諸羌愚昧糊涂的過錯,隱忍不張揚,先對先零進行誅伐,來震動罕、稈諸羌,他們必然會悔過,重歸善良,從而赦免他們的罪行,選擇懂得他們習俗的好官員調理安撫,這是保全軍隊穩(wěn)操勝券安定邊防的策略?!睗h宣帝把這道上書交給百官討論,參加討論的公卿都認為,先零兵力強盛,又恃仗罕、稈諸羌的援助,不先打敗罕、稈諸羌,就不可能圖謀先零。

  漢宣帝任命侍中、樂成侯許延壽為強弩將軍,派使者到酒泉,持節(jié)任命辛武賢為破羌將軍,賜給璽書,并采納他的計策。讓辛武賢與許延壽、趙充國率軍合討罕羌、稈羌,并命趙充國從速進兵。

  趙充國又一次上書,再陳利害,仍主張先平先零,再降服罕羌。

  不久,引軍到先零的趙充國不幸染病,漢宣帝命辛武賢為副,約期冬季進剿先零。此前,先零羌人陸續(xù)降服一萬多人,趙充國仍主張招撫并上屯田奏議,陳述罷兵屯田的十二條好處,得到漢宣布同意。

  辛武賢、許延壽依舊主張進擊,漢宣帝不忍否定其奏議,決定撫剿并用,命許延壽、辛武賢和右曹中郎將趙卬會師進剿。結果,他們分兵南出,越過祁連山,在理水合擊罕羌,辛武賢和趙印各斬殺、收降羌人二千多名,許延壽降獲四千多人,唯獨趙充國沒有進兵,反而收降五千多人。

  設置金城屬國,趙充國振師凱旋后,辛武賢不再擔任破羌將軍,歸任酒泉太守,但他和趙充國的矛盾仍在持續(xù)。他想舉薦弟弟辛湯出任護羌校尉,但趙充國以辛湯貪杯為由反對,改舉薦辛湯之兄辛臨眾。另一方面,辛武賢對趙充國將自己打原任很不滿,便告發(fā)趙充國兒子趙卬曾在酒宴上泄露宮中機密,導致趙卬下吏自殺,后移拜西河郡太守。

  西域烏孫國內(nèi)亂,烏就屠殺害昆彌狂王泥靡,自立為烏孫昆彌。辛武賢再次受任破羌將軍,率領一萬五千名士兵到敦煌,派使者按照行軍計劃,穿越到卑鞮侯井以西,打算打通溝渠,傳送糧食,積累成臨時性糧倉,以便攻打烏就屠。

  由于,馮嫽的調停,烏孫問題得到和平解決,分為大、小昆彌,辛武賢沒有出塞就罷兵。辛武賢準備糧草,率軍抵達敦煌,還在破羌將軍任上,駐屯敦煌郡,罷兵以后,事跡不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