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父偃,齊國臨菑人,復姓主父,名偃,西漢武帝時期大臣、政治家、學者。早年學縱橫術,家境貧寒,成年后開始游學,先游齊地諸侯王子門下,卻被儒生們排擠。后來,到燕、趙等地,皆不受重視,受到衛(wèi)青舉薦,武帝卻并不任用。將《九事》遞到皇宮,被召見,被武帝拜為郎中。
此后,一年得到四次升遷,由郎中升到了中大夫。趙王誣陷主父偃受賄,逼殺齊王,后查實雖有受賄事,但并未逼殺齊王。武帝想寬恕主父偃,但御史大夫公孫弘勸漢武帝殺主父偃安定人心,被處死。
主父偃,學習戰(zhàn)國時縱橫家的學說,晚年才學習《周易》、《春秋》、諸子百家的學說,游學于齊國讀書人之間,沒有誰肯厚待他,而且排斥他,他無法呆下去。家貧困借貸無門,就到北地燕、趙、中山游學,也沒人賞識,當門客很難,他認為各諸侯國不值得去游學,就西入函谷關,去見大將軍衛(wèi)青。
衛(wèi)青屢次向武帝推薦他,武帝不肯召見,他帶的錢已花光,留在長安亦已很久,諸侯的賓客們都很討厭他,于是他向武帝上書。早上進呈奏書,傍晚武帝就召見他,他所說的九件事,其中八件是法律條令方面的事,一件是關于征伐匈奴的事。徐樂和嚴安的奏疏,也送呈武帝,武帝召見了主父偃和徐樂、嚴安,說:“你們都在哪里啊,為何我們相見得這樣晚?”于是,武帝任命他三人為郎中。
主父偃屢次進見武帝,上疏陳說政事,武帝下令任命他為謁者,又升中大夫,一年當中,四次提升他的職務。
主父偃向武帝說:“古代諸侯土地不超過百里,很易控制,如今諸侯有的竟擁有相連的幾十個城池,土地上千里。天下形勢寬緩時,容易驕奢淫亂;形勢急迫時,則倚仗強大聯(lián)合起來反對朝廷。現(xiàn)如用法律強行削減他們的土地,反叛的事就會發(fā)生,以前晁錯的做法就出現(xiàn)這種情況。如今諸侯中有的有十幾個子弟,而只有嫡出長子世代繼承,其余雖也是諸侯王的親骨肉,卻無尺寸之地的封國,那么仁愛孝道就得不到顯示,希望陛下命令諸侯可以推廣恩德把土地分割給子弟,封他們?yōu)楹?,子弟們高興實現(xiàn)了愿望,武帝用這種辦法施以恩惠,實際卻分割了諸侯王的國土,沒削減他們的封地,卻削弱了他們的勢力?!蔽涞勐爮牧怂挠嫴?。
主父偃又勸武帝說:“茂陵剛建縣,全國豪強富人使百姓作亂的人,可遷徙到茂陵,內則充實京城,外則消除奸猾之人,這叫不誅而害除?!蔽涞塾致爮牧怂闹鲝?。
此外,尊立衛(wèi)子夫當皇后,揭發(fā)燕王劉定國的陰私,主父偃也有功。主父偃盛稱朔方土地肥沃富饒,外有黃河險阻,蒙恬在此筑城驅逐匈奴,可省去內地轉運和戍守水運的人力物力,這是擴大中國土地消滅匈奴的根本。
武帝看完將他的建議交給公卿們議論,都說不利,公孫弘說:“秦朝曾調發(fā)三十萬人在黃河北筑城,終未修成就放棄了?!敝鞲纲热匀粯O力陳說在朔方建城之利,武帝竟采納主父偃計策,設置了朔方郡。
大臣們畏懼他,賄賂他的錢累計千金,有人勸告他:“你太橫行了?!敝鞲纲日f:“我從奮發(fā)游學以來已四十余年,志向得不到實現(xiàn),父母不視我為子,兄弟們不收留我,賓客拋棄我,窮困時日已久。況大丈夫生前如不能列五鼎而食,死后就受五鼎烹煮之刑好了。我已到日暮途遠之時,所以要倒行逆施,橫暴行事?!?p> 主父偃向皇上講了齊王劉次昌,在宮內的淫亂行為,皇上任命他當了齊相。主父偃到了齊國,把他的兄弟賓客都召來,說:“以往兄弟不給我衣食,賓客不讓我進門;如今我作了齊相,諸君中有人到千里之外去迎接我。我同諸君絕交了,請別再進我的家門!”
于是,他就派人用齊王與其姐姐通奸的事來觸動齊王,齊王害怕像燕王劉定國那樣被判處死罪,就自殺了,有關部門把這事報告給武帝。
起初主父偃當平民百姓時,曾游歷燕地和趙地,等他當了大官后,就揭發(fā)了燕王的隱私。趙王劉彭祖怕他成為趙國的禍患,想要上書皇帝講述他的隱私,因主父偃在朝中,不敢揭發(fā)。等他當了齊相,走出函谷關,趙王就派人上書,告發(fā)主父偃接受諸侯賄賂,諸侯子弟中很多因此而封侯。
等到齊王自殺后,武帝大怒,認為是主父偃脅迫齊王自殺的,就將他下獄審問。主父偃承認接受賄賂,實際上沒有脅迫齊王自殺,武帝不想誅殺主父偃。
這時,御史大夫公孫弘就對武帝說:“齊王自殺,沒有后代,封國被廢除變成郡,歸入朝廷,主父偃是這事的罪魁,陛下不殺主父偃,無法向天下人交待。”于是,武帝就族誅了主父偃。
主父偃,正受寵顯貴時,賓客數(shù)以千計,待他被滅族而死,沒人為他收尸,唯獨洨縣人孔車為他收尸并埋葬了他,武帝后來聽說了這件事,認為孔車是位長者。
主父偃,有四次上書對漢朝政治影響深遠:其一,主張行推恩令,令諸侯得推恩分封子弟為侯,從根本上解決了困擾漢朝的王國問題,加強了中央集權、皇帝專制的權利;其二,建議遷徙天下豪杰富戶于茂陵,一方面削弱了地方大族的勢力,另一方面也充實了京城;其三,建議在朔方屯田設郡,充實了北方邊境,有效地防止了匈奴南犯;其四,建議立衛(wèi)子夫為皇后,使宮中及朝堂得到了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