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了勺子,舀了一大勺糯米粉放入大碗中,又加了少許面粉和桃花粉,淋上蜂蜜和少許油,倒入適量的牛奶,用筷子順時針攪拌,使其形成面糊糊狀就成了。
又取來一塊網(wǎng)布,放在矮口大盤上邊,將面糊糊倒在上面過濾一遍,這樣,面糊糊更細密,蒸出來的糕才更光滑。
突然想起來,蒸屜還沒拿出來,她猛地一拍腦袋,隔了一段時間沒掌廚,倒是有些生疏了,轉(zhuǎn)頭又去取了來。
揭開鍋蓋,鍋中的水已經(jīng)開始冒小泡了,可見是溫度上來了。
麻溜的放下蒸屜,又將準備好的面糊糊放入里頭,蓋上。
“夏姐姐,大火燒一刻鐘,再轉(zhuǎn)小火悶一刻鐘便好了?!彼f著火勢的掌控,抬頭間,便看見夏秋臉上多了幾道黑印子。
不免有些愧疚起來,但是又忍不住打趣:“夏姐姐,你長胡子了?”
“?。空娴募俚??”夏秋一臉認真,抬手在下巴上蹭了幾下,這下更黑了。
瞧對方一臉壞笑,夏秋反應了過來,氣急敗壞的在她臉上也蹭了蹭,這下兩人都成黑娃娃了。
嬉鬧間,鍋中傳來陣陣香氣,空氣中奶香味混著絲絲桃花味,引得夏秋猛吸了幾口。
姜清月取來氈布,手裹著氈布,揭開蒸屜,輕輕晃動一下蒸屜,面糊糊已經(jīng)是軟軟糯糯的樣子,呈現(xiàn)淡粉色,蒸的差不多了,將蒸好的面糊糊拿了出來。
此刻還冒著熱氣,隔著氈布還感覺微微燙手,擺在一旁稍稍晾涼。
又將大鍋清洗了一遍,重新燒上一小鍋開水。
留了一層薄的蒸屜,從外頭取了曬好的花瓣放在里頭蒸熱,留下了幾朵,還是一整朵的,帶著小拇指長的細枝接著放在外頭晾著,待會兒可以做幾杯蜂蜜桃花汁。
“夏姐姐,你且歇會兒,小火燒著就行,快出來透口氣?!痹钆_里的火基本保持著小火,不需要人看了,她心疼夏秋一直烤著火,臉頰上已經(jīng)有些密珠了。
夏秋聽聞,笑著應聲,出去洗了把臉,人也清爽許多。
“你這蒸出來粉粉的可是什么緣故?”夏秋進來,瞧著那盤晾著的粉糕,呈淡粉色。
姜清月解釋道:“加了桃花粉,這可是好東西,美容養(yǎng)顏呢,醫(yī)書上記載了?!?p> “呀!那不得加多點,這樣效果更好,說不定顏色也能更好看呢?!?p> 姜清月聽罷,慌忙擺手,“這可不能多加,醫(yī)書上還說了,桃花粉加多了會引起腹瀉的?!?p> 夏秋聽聞,懵懂的點點頭,她懂得可真多,估計也是教她做糕的師傅說的。
說話間,姜清月已然找到了壓糕的磨具,剛好是五瓣花的形狀,,清洗干凈,擦干水分后放一邊備用。
此時。
面糊糊已經(jīng)晾的差不多了,姜清月將手清洗干凈,將蒸好的面糊糊盛到案板上。
反復輕揉,拉扯上勁,讓面團更有筋性,使其形成軟彈軟彈的模樣。
再分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輕輕撒上一些熟糕粉,防止待會兒壓在模具中引起粘連。
“夏姐姐,你幫我把蒸屜里的花瓣取來,小心燙手?!泵铋g,姜清月開口。
“好。”
姜清月將準備好的小劑子壓進模具里,推出成型。
再依次壓好剩下的小劑子,不到半晌功夫,一個個好看的粉嫩桃花糕就做好啦。
上面在擺上蒸熟的桃花,選了些好看完整的花瓣,整齊的疊在桃花糕上,擺成五瓣桃花狀,先示范了一遍,又讓夏秋幫著一起擺。
瞧著一個個弄好的桃花糕,賞心悅目,她滿意的點了點頭。
夏秋在一旁早已經(jīng)是垂涎欲滴了,這與晌午朱大哥從街上鋪子買的桃花糕好似不一樣,精致許多。
外表看著軟彈軟彈,粉粉嫩嫩的好看極了,瞧著口水直流,不知道吃起來味道怎么樣。
想到此,手里不知不覺中已是拿了一塊咬了一口,頓時眼冒亮光。
軟糯香甜,口齒間伴著桃花的清香,囫圇咀嚼一番,小蝶忙不迭的朝口中送入第二口,嘴里發(fā)出唔唔聲。
恨不得長出兩張嘴來,一張嘴忙著吃,一張嘴忙著夸贊,一時竟忘記了通過大拇指表現(xiàn)出贊嘆來。
原來桃花糕竟這樣好吃,怪不得晌午瞧著清月吃起來一副奇怪的表情。
倘若她也是曾經(jīng)嘗過這樣好吃的果子,怕是也不愿意再吃晌午買的那塊了。
“等下,還有花茶?!?p> 才吃過桃花糕,這下聽了還有花茶喝,夏秋更高興了,這吃完干的,就得來上一口茶解渴。
姜清月再準備花茶,桃花曬了許久,曬干了水珠。
先取了熱水,將茶杯燙過一遍預熱,將水倒掉,取些蜂蜜,再放入一朵桃花,開水沿杯邊注入水杯,慢慢地桃花飄在了水面上,最后輕輕蓋上杯蓋,悶上一小會兒,使花香通過熱氣在杯中徘徊。
花茶也完成了。
貼心的遞給夏秋,對方也是滿意喝上了一口,給了一個大大的贊。
“可有名字?”夏秋問。
“蜂蜜桃花汁?!?p> 她也是高興了,做出美食,有人品嘗,再稱贊一番,對于下廚的人來說,莫不是最大的滿足感。
——
晚膳前。
張全管事忙完過來,瞧見做好的桃花糕也是眼前一亮。
“瞧著倒是好看,我先嘗嘗?!闭f罷,已是拿起一塊,吃下第一口。
淡淡的桃花香味,軟軟糯糯的,入口即化,味道有些淡淡的蜂蜜味,不甜不膩,確實不錯。
“倒是出乎意料,晚膳我吩咐人替你送大娘子院里?!?p> 姜清月眉開眼笑,倒是意料之中,妥妥的拿捏!
——
海棠院。
王氏瞧著眼前伙房送來吃食,多了一份果子,倒是有些驚訝。
“方才送膳的說,這是一個小丫鬟做的?”疑惑間吃了一口,嗯,好吃,竟然比外頭鋪子賣的還要好吃得多。
“味道不錯,吩咐下去,日后府里的果子就由她負責了。”
張嬤嬤應著聲點頭。
王氏轉(zhuǎn)而又問道:“張嬤嬤,大少爺還是派人從外頭定的吃食?”
王氏想著,自那日不歡而散后,官兒便宿在修身院不出院,也不似往常禁足后偷偷從后門溜出去,倒是乖乖的躺在院里頭。
一旁的人身穿棕色布衫,年紀瞧著約莫四五十一般,便是張嬤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