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災(zāi)情
時光飛逝,兩岸景色變幻,只需一日便進(jìn)入了曹州的地界。
曹州,位于山東西南,又名菏澤,是伏羲之喪梓,堯舜之故里。
原系天然古澤,濟(jì)水所匯,荷水所出,連同古濟(jì)水,泗水,兩大水系。
船隊(duì)駛?cè)霛?jì)水,速度放緩,河面漸窄。
干旱導(dǎo)致這河水的降低了許多,在加上大船吃水很深,船隊(duì)無法再向前行駛,不然就會擱淺。
所以剛?cè)氩苤莸亟?,李祐船隊(duì)靠岸停在了城外幾里遠(yuǎn)的地方。
薛大鼎前來稟報李祐:“殿下!該下船了!”
“這么快就到了么?”
李祐聞言,好奇的朝著外面看去。
他還是頭一次離開長安,也不知道這邊是什么情況。
薛大鼎回答道。
“還要行走一段距離,不過殿下放心,已經(jīng)派人去通知曹州刺史了,相信很快就會有步輦來迎接殿下。”
“那就下船吧,坐了一天,本王無聊極了!”
李祐說著朝著船艙外邊走去,左右跟著昝君謨和梁猛飚,宦官舉起了一頂大傘。
盡管如此,但烈日如火。
李祐沒站一會,額頭上就有了汗水,眉頭皺了皺:“這天氣甚是炎熱!也不知道何時能夠下雨?!?p> 他放眼望去,只見這河水的水位下降,目測水位最少下降了十米甚至更多。
兩岸裸露出了打量的黃泥,無數(shù)的鵝卵石形成了大片的河灘,上滿布滿了野草,岸上的石頭上,肉眼可見的熱浪蒸騰,扭曲著空氣。
大旱之下,氣溫非同尋常。
而令人感到惋惜的事,在河岸邊種植的小麥呈現(xiàn)黃色。
《齊民要術(shù)》中記載,凡麥田,常以五月耕,六月再耕,七月勿耕,謹(jǐn)摩平以待種時,五月耕,一當(dāng)三。六月耕,一當(dāng)再,若七月耕,五不當(dāng)一。
這一片田是五六月份種植的春小麥,按照小麥的生長周期,通常在需要九十天到一百天,也就是八九月收獲。
而現(xiàn)在是七月份,小麥無論如何也不該呈現(xiàn)出黃色,多半是缺水呈現(xiàn)出枯黃的顏色。
這大片的枯黃,同那河岸邊綠蔭的雜草對比鮮明。
曹州水系發(fā)達(dá),作物尚且如此,那其他水系不夠發(fā)達(dá)的地方,豈不是豈不是直接絕收,枯死?
一時間,沉重的壓力籠罩在所有人的心頭。
一行人都沉默不語,薛大鼎更是滿臉的憂愁,長嘆了一聲。
“天將大旱,民不聊生,哎···。”
正在這時,不遠(yuǎn)處傳來了馬蹄聲。
李祐抬眼一看,是剛才派出去的傳令官,此刻只有只身一人,沒有帶回曹州的官員。
薛大鼎和梁猛飚對視一眼,這曹州怎么沒人迎接?該不會出了什么岔子吧?
只見傳令官駕馬靠近,又急忙的停了下來,對著李祐稟告道。
“參見齊王殿下,那曹州刺史正在城門施粥,無暇顧及殿下···請殿下諒解!”
他說著低下了頭,聲音漸小。
一行人聞言,滿臉的詫異,有些難以置信。
這曹州刺史此刻施粥,是恰巧還是故意的?
是欺負(fù)自己年幼給自己下馬威,還是說盡職盡責(zé)脫不開身?
李祐沒搞清楚,問向薛大鼎:“這曹州刺史是誰?”
一旁的權(quán)萬紀(jì)則是默默的掏出了小本本記了起來。
薛大鼎說道:“曹州刺史是那滎陽鄭氏的鄭德本,深的陛下信任,所以被派來鎮(zhèn)守曹州。”
完后他又補(bǔ)充了一句:“聽聞是頗有美德,為人稱贊?!闭f話時他只是語氣有些不太確定,有些底氣不足。
李祐聽著薛大鼎這么說,感覺有些莫名其妙:“滎陽鄭氏鄭德本,那本王親自去見見他!”
滎陽鄭氏是五姓氏族之一,滎陽其實(shí)是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qū)。
五代時期有有八個朝代在這里定都,素有“八朝古都”之稱,是清明上河圖的創(chuàng)作地,繁華似錦。
開封地處中原腹地,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種植糧食,養(yǎng)殖桑蠶。
因此鄭家是糧食大戶,也是養(yǎng)蠶大戶。
而如今一匹絹布能夠值三千文,因此鄭家相當(dāng)?shù)母辉!?p> 富裕到什么程度呢?
《太平廣記》中記載,有個鄭鳳熾的人曾經(jīng)對李淵吹牛,終南山上每棵樹掛絲絹一匹,山樹掛滿,家中還有余絹。
一時間,李祐也搞不明白這個鄭德本是什么意思。
但他可以仗著李世民的威嚴(yán)將他拿下治罪。
不過在此之前,還得看看他究竟是不是個好官,不然拿錯了人,那就不好了。
見李祐沉默不語,薛大鼎站了出來說了一句好話。
“鄭刺史忙于民生,仁德無雙,殿下莫要怪罪,不如徒步前往?!?p> “嗯?!崩畹v也沒多說什么,抬頭就能看到不遠(yuǎn)處的城門,這路其實(shí)也沒兩步。
一行人走了兩刻,抬頭就能看見那曹州兩個字。
此時,李祐渾身汗水打濕,身邊的薛大鼎不停拿水給李祐,生怕熱壞了。
來到城門前,只見城門到處都是災(zāi)民,他們躺在用木頭搭建,樹葉和茅草覆蓋的棚子里避暑。
靠近了,李祐看見了這些災(zāi)民的狀況。
有一老人,他蓬頭垢面,額骨凸出,雙頰凹陷,餓了失去了人形,坐在地上雙眼麻木的望著天,就像是包著皮的骷髏,要不是眼睛還在眨,只會覺得他已經(jīng)死了。
有裸上身的孩子,他胸前肋骨竟然凸出,四肢更是沒有半點(diǎn)肌肉,骨瘦如柴。
一眼望去,在棚子里的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這般骨瘦如柴。
見此情形,所有人見此都沉默了,李祐更是震撼的說不出話來。
他們都是由于干旱,不得不背井離鄉(xiāng)尋找水源。
等來到了這里,他們把帶的糧食都吃光了,也就沒了活路,只能挨著餓,靠著官府賑災(zāi)。
李祐從來沒見過餓成這樣的模樣的人,哪怕是電視劇中也沒有見過。
不是說大唐是盛唐么?
為什么治下的百姓會餓成這樣?
李祐很不理解,壓抑的氣息讓他喘不過氣,感覺很不適。
同為華夏兒女,李祐想為這些災(zāi)民做些什么。
可是這是干旱,災(zāi)難波及有幾個州。
哪怕是放在二十一世紀(jì),救災(zāi)也絕對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更何況古代這個什么都缺的地方呢?
李祐無能為力,心里只希望李世民能多給一些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