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大炎規(guī)制,高陽郡王此次只是領(lǐng)軍,要調(diào)兵還得樞密院配合,而樞密院使便是當(dāng)今晉王。
高陽郡王便帶著侍衛(wèi)、提著禮物來到晉王府拜訪。
晉王接到通報,走到中門迎接。見高陽郡王扔執(zhí)晚輩禮,笑道:“周招討使,你得執(zhí)下官禮?!?p> 高陽郡王笑著接道:“侄兒從小在叔叔身邊長大,這會怕是一下很難改過來?!?p> 晉王搖頭笑道:“一晃眼你都長大了,叔叔老啰。”
高陽郡王道:“侄兒年幼,還需叔叔指教?!?p> 晉王道:“拜師是要有拜師禮的?!?p> 高陽郡王從侍衛(wèi)手中拿過禮物奉上道:“侄兒早備著了?!?p> 晉王用手點了點高陽郡王,道:“還算你二哥兒曉事,比你大哥兒厚道?!?p> 說完,接過禮物打開看了一下,見是一張古琴和一本云水禪心的古琴譜。笑道:“叔叔是個武人,你弄個勞什子琴譜送過來,不如送我把好刀?”話雖如此說,仍是招呼高陽郡王坐了飲茶,又叫人喊了府里琴師來。
兩叔侄便這么聽著琴聲飲茶。
一曲終了,高陽郡王道:“侄兒明日開始就準(zhǔn)備去兵營挑兵,只挑些家世清白的帶去,不知是否可行?”
晉王似笑非笑道:“你這是得了高人指點啊?!?p> 高陽郡王搖頭道:“叔父看著侄兒長大的,自小一個徐老夫子,一個翟師傅,如今翟師傅沒了,剩下一個徐老夫子。身邊哪還有什么高人?”
晉王道:“你這此去,打算如何平叛?”
高陽郡王陡然神色剛毅,道:“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總要還百姓一個清平世界。”
晉王笑道:“你自己倒是殺孽頗重。這是要叔叔禪心定,靜看你大開殺戒?”
高陽郡王道:“云散皓月現(xiàn),水枯明珠出?!?p> 晉王意味深長地看了高陽郡王一眼,道:“這次北上,有時間去看看你母妃。”
高陽郡王點點頭,起身告辭出府。
出到府門口,高陽郡王又聽到晉王府內(nèi)響起云水禪心的曲調(diào)。
出了晉王府,高陽郡王便直奔齊王府。
樞密院管著調(diào)兵,兵部則管著后勤,兵甲錢糧、戰(zhàn)后敘功都?xì)w兵部管。兵部歸誰管?歸文臣管。雖然齊王的骨干被王奎端掉了七七八八,但兵部上上下下還是文臣管著。齊王天生對文臣有著很大的影響力。
齊王尚在家中禁足,見高陽郡王來了,不冷不熱道:“二哥兒現(xiàn)在得了父皇看重,獨自領(lǐng)兵了。我這大哥兒是路越走越窄,日薄西山了,這往后還得二哥兒罩著啊!”
高陽郡王笑道:“別人不知道,大哥兒還不知道?貝州叛亂,京都城里都說是我報復(fù)北虜挑釁干的,我不領(lǐng)軍征討,豈不是洗不脫身上的冤屈?”
齊王聞言,心里略微松了一下:“二哥兒此來是真心來看我,還是來我這顯擺顯擺?”
高陽郡王沒有直接回答,反問道:“大哥兒知道我剛先去了哪?”
齊王搖搖頭。
高陽郡王道:“晉王府?!?p> 這倒出乎齊王意外:“二哥兒不會想與虎謀皮吧?”
高陽郡王道:“我去陪叔叔聽了會曲。”
齊王更是意外:“什么曲?”
“云水禪心。”高陽郡王沒再賣關(guān)子。
“你想讓他諸惡莫作,眾善奉行?”齊王聞聽,笑得有些顛狂。又道:“二哥兒到底是年幼些?!?p> 高陽郡王道:“貝州叛亂,我和大哥兒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他畢竟是叔叔,招呼還是要打的?!?p> 齊王道:“我還以為二哥兒胳膊肘往外拐呢?”
高陽郡王笑道:“叔叔如果得逞,我們還能活嗎?你大哥兒上位,我怎么也是個閑散王子。你說,我怎么會胳膊肘往外拐?”
齊王方放下心來:“你放手做,我這大哥兒絕沒有為難自己弟弟的道理?!?p> 高陽郡王聞言道:“那就多謝大哥兒。我這便去整軍去了?!?p> 高陽郡王告辭回府,又連夜與李抱一琢磨整軍這事。
第二日圣旨下來,一夜未睡的高陽郡王,便去探事司拉了張懷讓,一起去城南侍衛(wèi)親軍步軍營地找都指揮使史全商議。
史全接了旨意后,正犯嘀咕。雖說郡王差點成他女婿,但他對郡王沒什么了解。陛下讓郡王一個毛頭小伙掛帥,要是瞎指揮咋辦?正沉思間,外面親軍來報,高陽郡王和監(jiān)軍張懷讓到了營外。史全只得丟了這些心思,忙去營門處迎接。
等大家進了中軍營帳,史全也不拐彎抹角,問道:“請問郡王對此次出兵可有什么章程?”
高陽郡王道:“首要是挑兵。你的侍衛(wèi)親軍步軍是上等軍,士卒個人戰(zhàn)力毋庸置疑,但此次必須挑身家清白的良家子弟,但有些出身不明的都不要?!?p> 史全道:“我這有十萬步軍,這些人數(shù)也不至于達(dá)到五萬,剩下如何挑?”
“提前馬上發(fā)餉,我記得糧庫在城北,你們駐營地在城南??梢越璐搜菸?,讓士卒負(fù)甲背一石糧食從糧庫到駐地,前一百另有賞賜。著人在營中記錄,挑前五萬之?dāng)?shù)。”
史全疑道:“這能挑出什么?”
高陽郡王道:“有爭強好勝之心的必在前面,借此淘出慵懶之輩?!?p> 史全聽完點點頭,心中不禁對這個年輕的郡王統(tǒng)兵信心足了些。又道:“那如何挑將,讓他們背糧的辦法可使不得?!?p> 高陽郡王沒有接口,只是朝張懷讓努努嘴。
史全有些發(fā)愣,直直的看著張懷讓,想不出他能有什么章程。
張懷讓卻心領(lǐng)神會,笑道:“包在我身上。絕不會讓刺了字的去?!?p> 史全道:“這軍中刺字是常事,你這一挑,就沒幾個了。”
惹得高陽郡王和張懷讓放聲大笑,也不解釋。
又說好了讓史全安排,后日仨人一起去營里組織演武。
出了軍營,高陽郡王又轉(zhuǎn)去禁軍駐地尋鐵騎馬軍的三個營指揮使張邦友、駱丙、郭青雉,請他們?nèi)齻€隨自己出兵。三人出得營來,頗感詫異。待郡王說完,心下也是高興,郡王大勝北虜王子,,果敢勇武,最得軍中漢子喜歡;又對翟陽一家照顧有加,顯是個講情義的。跟著郡王興許奔個好前程,比現(xiàn)在窩著好。
第三日,侍衛(wèi)親軍步軍營地,高陽郡王、史全、張德讓三人站在將臺上,面前是黑壓壓的步軍方陣。史全便按照前夜商量的,根據(jù)軍中編制調(diào)整了的法子,宣布了今日演武的規(guī)則:以軍為單位,每刻鐘出發(fā)一軍,往城北糧庫背糧;每個士兵必須著全甲,營中負(fù)責(zé)計時,前五百名各賞錢十貫,前五百至一千名各賞錢五貫。沿途有馬軍監(jiān)護,不得饒命,違者重處。士卒們第一次如此領(lǐng)餉,又有賞金,都?xì)g呼雀躍。
由于已經(jīng)根據(jù)出身剔除了兩萬多人,因此到傍晚,已經(jīng)錄得五萬名士卒。高陽郡王下發(fā)前一千名賞錢后,便由史全重新按營編制整隊。
按照禁軍軍制,百人為都,五都為指揮(營),五指揮為軍,十軍為廂,五萬人正好是一廂軍。高陽郡王和史全分任正副廂都指揮使,張懷讓為監(jiān)軍,李抱一、張邦友、駱丙、郭青雉分任了四個軍都指揮使,其余由史全任命。
次日便開始由史全安排操練,已保證軍陣指揮暢通,配合嫻熟。都是老兵,又原來便在一起,很快便熟練了。
高陽郡王宣布了“五斬五賞令”。
不聽號令者斬;動搖軍心者斬;搶功冒功者斬;克扣軍餉者斬;欺辱百姓者斬。
一等賞絹十匹、錢十貫;二等賞絹七匹、錢八貫;三等賞絹五匹,錢五貫;四等賞絹三匹、錢三貫,五等賞絹一匹,錢三貫。
宣布完命令,高陽郡王將軍中事務(wù)交給史全,自帶李抱一領(lǐng)人一起去城外莊子,將益州帶回來的猛火油拉回營地。又帶著李抱一去了兵器監(jiān),與兵器監(jiān)工匠們商量如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