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和七年春,正月。馬元義往來荊、揚,收數(shù)萬眾,約期會于鄴。又與唐周一道,前往京師,以中常侍封谞、徐奉為內應,約以三月初五內外俱起,同舉大事。
月底,唐周扛不住巨大的精神壓力,在洛陽向公府上書告之張角之謀。朝廷聞訊,震驚不已。不敢怠慢,立即上報于天子。天子聞訊勃然大怒,于是命司隸校尉收捕馬元義、封谞、徐奉三人,車裂于市。又封洛陽十二門,令鉤盾令周斌將三府掾屬,案驗宮省直衛(wèi)及百姓有事張角太平道者,誅殺數(shù)千余人,一時之間,太平道于京師骨干見誅殆盡,洛陽城滿地血腥。又星夜傳檄至冀州,傳令逮捕張角及其親族。
春二月,張角等聞訊,知事已敗露,來不及憤怒唐周的背叛,晨夜馳敕諸方,一時俱起。冀州鉅鹿,張角等三兄弟立于高臺之上,身著道袍,頭裹黃巾,遍告教眾,言大漢朝政敗壞,皇帝昏暗,以致天下民不聊生,餓殍遍野。今有大賢良師張角,奉天行事,欲解黎民于倒懸,拯百姓于水火。分田地,均富貴,共建太平之天下!臺下數(shù)萬狂熱的教眾,皆著黃巾為標幟,大呼道:“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于是張角殺官以祠天,而后自任天公將軍,張寶自稱地公將軍,張梁自稱人公將軍。所在燔燒官府,劫略聚邑。而部帥三十六方,同日反叛,安平、甘陵兩地,黃巾賊一舉發(fā)難,首先便抓了安平王劉續(xù)、甘陵王劉忠,而后俘虜官員無數(shù),起兵響應。
除了涼、并、交三處偏遠荒涼之州外,青、徐、兗、豫、冀、揚、幽、荊天下八州同時響應。黃巾軍攻沒郡縣,處死官吏,把府庫搬空之后一把火燒得干干凈凈。而剛開始之時,因還能約束部眾,分發(fā)錢糧給予窮苦大眾,于是百姓大喜,一個個踴躍參軍,一時之間,黃巾軍席卷天下。
此時天下承平日久,除了邊郡何嘗有此等大亂?地方官員又多有買官鬻爵者,聞得黃巾亂起,殺官如殺狗,俱是心驚肉顫,一時軟了手足。哪里還能想得到如何抵御防備,皆是收拾了細軟珍寶棄官而去。地方守令逃亡,郡縣之中群龍無首,又如何能抵黃巾之鋒,一時之間,州郡失地無數(shù),而黃巾軍則水漲船高。天下為之震動。
消息傳到京師,皇帝跌坐龍床,臉色慘白,雙目無神,不由喃喃道:“何至如此?何至如此?”三月戊申,經(jīng)過三公合議,天子任命河南尹何進為大將軍,將兵屯都亭,以防賊兵。天子此時只能選擇依靠自己的大舅哥,何家滿門富貴皆系于他一身,與大漢休戚與共。想來何進一定會與黃巾賊子拼命。又置函谷、大谷、廣成、伊闕、轘轅、旋門、小平津、孟津八關都尉。別的不說,先把京師給防護嚴實再說。又令司隸校尉統(tǒng)率京師,城門校尉嚴查嚴防,若有異動,不聞緣由,立即鎖拿。
皇帝一番布置,覺得洛陽應該無恙之后,這才心下稍安。于是又下詔敕命天下州郡,著令郡守等修理城防,簡練器械,以防黃巾。又召群臣以商方略。是時候聽聽大臣們的意見了,這個時候的天子,終于冷靜下來,知道要虛心納諫了。
皇甫嵩,字義真,安定人氏。前度遼將軍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guī)之侄。父親皇甫節(jié),長年鎮(zhèn)守雁門。這也是個世代將門,皇甫嵩少習文武,通《詩》、《書》,弓馬嫻熟。初舉孝廉、茂才,當時的太尉陳蕃、大將軍竇武連連征辟,卻不到任。真是個聰明人,要是受陳、竇二人之辟,只怕早已成冢中枯骨了。后來皇帝登基,公車征為議郎,后遷北地太守。此時皇甫嵩亦在朝中伴駕,于是出列道:“陛下,如今蛾賊作亂,州郡失據(jù),天下震動,宜開黨禁,益出中藏錢、西園廄馬,以班軍士!”
皇帝就有些小郁悶了,那些個黨人,一天到晚嘰嘰歪歪,沽名釣譽,對朕和朝政橫加指責,煩得要命。他們又不能上陣殺敵,把這些蒼蠅放出來干什么?還有,國庫里不是還有錢嗎?為什么要動用朕的私房?
皇帝一遲疑,身邊的中常侍呂強就急了,我的陛下啊,這都到什么時候了,火燒眉毛了你還惦記這顧慮那的,再這么弄下去,黃巾可就得打進洛陽城了,到時大家都玩完,于是趕緊低聲奏道:“陛下,老奴以為皇甫義真之言有理,黨錮久積,其親族皆有怨氣,若此時不赦,與黃巾合謀,悔之無救……”
皇帝一聽,都快嚇傻了,黃巾賊都是些流民和普通百姓,這些泥腿子他不怕??墒侨羰屈h人這些社會精英也跟著攪和進去了,那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黨人們一個個飽讀詩書,能文能武。無論他們能力怎么樣,皇帝也不得不承認,這些家伙一個個的有能力有名望,都不是善茬。若真投了黃巾,這兩股勢力一合流,這天下,只怕危矣……
一念至此,皇帝嚇出一身冷汗,他又不是傻子,怎敢放任祖宗基業(yè)在自己手中葬送?于是立馬同意皇甫嵩之建議。
壬子,天子下詔,大赦天下黨人,還諸徒者。且黃巾賊眾若迷途知返,既往不咎。唯賊首張角等罪在不赦。天子又心痛自己的私房,于是命公卿出馬、弩以助軍資,然后再讓公卿列個表,把將門子孫以及民間深通兵事戰(zhàn)陣的人,公車征辟至洛陽見用。
又依四府所議,拜盧植為北中郎將,率副將宗員,統(tǒng)北軍五校軍士出洛陽,進討冀州張角部。拜皇甫嵩為左中郎將,拜朱俊為右中郎將,率三河騎士及河南精兵進討穎川黃巾波才部。又以劉備文武兼資,拜其為東中郎將,急詔劉備讓其自行征募大軍,自益入荊,進討荊州黃巾。
說下中郎將,自秦至漢,本來只有五官中郎將,左、右中郎將這三中郎署,主要是統(tǒng)領禁宮、皇室的護衛(wèi)。后來到了漢平帝時,又增了虎賁中郎將以統(tǒng)虎賁郎,又增了羽林中郎將以統(tǒng)羽林郎。到了現(xiàn)任皇帝,他要賣官安插人,官位不夠,他就自行創(chuàng)造。于是又設東南西北四中郎將。是以盧植和劉備,一為北中郎將,一為東中郎將。
皇帝見部署得差不多了,他這些日子擔心受怕,也沒好好休息。嬪妃們的牌子都好幾天沒翻了。于是打著呵欠便欲撥腿就走。
身后,中常侍呂強拉長著公鴨嗓子喊道:“有事啟奏,無事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