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皇劉備

第四十六章 陽球之死

漢皇劉備 青牛道人 3514 2014-12-17 21:07:29

    段熲既死,皇帝便拜衛(wèi)尉劉寬為太尉,把衛(wèi)尉的位置剛好空出來給了陽球。沒多久,大赦天下,上祿縣長和海便上言說按照祖先的規(guī)矩,父子兄弟,罪不相及,現(xiàn)在黨人錮及五族,有乖典訓……皇帝剛好心情好,聞之心有所觸,于是便令諸黨人禁錮小功以下皆除之(自從祖以下,不算了。)

  秋七月,使匈奴中郞將張修因為擅斬單于呼徵,另立羌渠為單于,被南匈奴部眾舉報,于是下獄死。呼徵就是熹平六年從夏育出塞的屠特若尸逐就單于之子。夏育軍大敗而歸,屠特若尸逐就單于重傷,熬了一陣,沒熬過,于光和元年撒手而去,遺命立子呼徵為單于。張修擅斬單于,讓南匈奴部眾激憤驚懼,朝廷為了安撫人心,不得不將張修論死,以撫匈奴。

  劉備一直隨朝觀政,他這些日子,收獲頗多。他發(fā)現(xiàn),大臣之間,也是講派系的。根據(jù)家世,名位,姻親等關(guān)系,形成一個又一個的小圈子。而這些小圈子又一個套一個,真是復雜得不得了。這些圈子之間,有時候合作,有時候又對立。麻煩得很。劉備還發(fā)現(xiàn),朝臣與宦官,并不是就是你死我活的。他們之間還有互為姻親的。比如陽球之婦便是中常侍程璜之女;而號稱王佐之才的荀彧荀文若的未來夫人也是中常侍唐衡之女。此間關(guān)系錯綜復雜,一言難盡。儒臣與宦官的對立,到底是一種政治需要,還是為了爭權(quán)奪利才你死我活?劉備想不明白,不過在他心中,治理國家,還是要靠百官,依賴閹宦豈是長久正途?不過,有一點劉備是心中牢記了的,就是以后做事,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別像諸臣一樣守不住秘密,事情還沒干,剛透露點苗頭就滿天飛,到處都是漏洞。就這樣還想除宦官,想都休想。

  陽球為衛(wèi)尉后,每日里神思不屬,惶惶惑惑。劉備看在眼里,心中暗嘆,想道陽方正啊阿方正,你也有今天。他知道陽球就快完蛋了,但一想起陽球是因為閹宦才完蛋的,心中又頗不是滋味。這個時候,凡事閹宦一插手,什么律令,什么國家制度,全成擺設了。劉備每念至此,就明白為什么這么多大臣前赴后繼的要謀誅宦官。就連他一個小小的郎中心中不也轉(zhuǎn)著鏟除宦官的念頭么?實在是國家大事豈能盡托于閹賊之手?兩者之間,注定已經(jīng)水火不能融。除非一方徹底倒下。

  果然沒過多久,曹節(jié)買通程璜,悉知陽球之謀后,便告御狀了:“陛下,劉郃等常與藩國交通,多有惡意,數(shù)稱永樂聲勢,受敢狼籍。步兵校尉劉納及永樂少府陳球、衛(wèi)尉陽球交通書疏,謀議不軌。”

  皇帝最聽不得大臣私下勾連,更何況牽涉到藩國?當場大怒,把一干人等皆下詔獄。諸臣還沒反應過來,就突然發(fā)覺閹人又占了上風,居然一舉就被他們扭轉(zhuǎn)了形勢。

  看著曹節(jié)等人得意洋洋的模樣,諸臣怒發(fā)沖冠,一個個的前赴后繼上書懇請皇帝開恩。劉備也上書了:“……司徒劉郃,河間王之苗裔,曹節(jié)等污言劉郃與藩國交通,欲挑撥離間宗室之情乎?衛(wèi)尉陽球,與曹節(jié)等素有隙……此乃刻意報復,斯言不足為證!步兵校尉劉納、永樂少府陳球等皆正直之臣,多有功績于社稷,不宜加戮……伏惟圣天子明察之!”

  劉備也搞不懂曹節(jié)他們要干什么,對付一個陽球就夠了,何必拖這么多人下水,想立威嗎?他們就不怕引起眾怒?劉備不知道就是司徒劉郃和劉納以及陳球等支持陽球謀誅王甫曹節(jié)的。劉郃兄侍中劉倏曾與大將軍竇武同謀誅閹宦,事敗同死。這里就結(jié)下了血仇。至于陳球,熹平元年曹節(jié)等人欲把竇太后別葬他處,結(jié)果是陳球和李咸據(jù)理力爭,竇太后才與桓帝合葬,那個時候曹節(jié)等就看陳球不順眼了。現(xiàn)在一查,陳球還居然敢在陽球后面煽風點火,行,你也別跑了。步兵校尉劉納,之前官拜尚書的時候就因為正直敢言而忤惡了宦官這才貶為步兵校尉的,不抓他抓誰?可以說這份名單是曹節(jié)們悉心準備的。

  好吧,曹節(jié)你不是喜歡給人戴帽子嗎?我也會戴。經(jīng)過互聯(lián)網(wǎng)洗禮的劉備才不怕曹節(jié)無中生有。因為他更擅長。

  這時就看出差距來了。眾臣上書,都是一股腦的求情,說要念他們以前的功勞苦勞,讓陛下大發(fā)仁心,憐憫他們,不要怪罪了。罷為庶民讓他們回家好了。要么就是破口大罵閹奴干政如何如何。劉備則不然,上來便直接指責曹節(jié)陷害劉郃,挑撥宗室之間的感情。難道同為宗室之后,通下書信交流下感情都不行了嗎?如果這樣,全天下的諸侯王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得抓起來。曹節(jié)你想干什么?想逼反天下的諸侯王們嗎?想讓天子背負不恤宗室的罵名嗎?簡直其心可誅!至于陽球,與你們宦官勢同水火,仇怨已深。你們互為仇敵,互相打擊報復也是很正常的,你們的證言怎么能令人相信……

  劉備當庭一奏,朝堂簡直就炸開了鍋。其實不是群臣想不到劉備言論中的理由,而是群臣不敢說,萬一曹節(jié)他們所說都是真的呢?豈不是要惹禍上身了?就算心里認定曹節(jié)他們都是造謠陷害,他們也不敢賭。救人是要救人,但要是人救不出來,反而要搭上自己的身家性命,這樣兩頭都落空,豈非不值當?江湖越老,膽子越小,做官也同此理。群臣一個個的顧慮多多,想著退路。自然不像劉備一腔熱血,鋒銳逼人。

  曹節(jié)一聽劉備所言,腦袋就炸了,覺得自己等人慣會賣弄口舌來取悅皇帝,卻想不到這劉備也牙尖嘴利。這挑撥宗室、逼反諸侯王的帽子太重,他等不敢接。于是就立馬跪著泣對:“陛下,老奴一心為國,豈敢有私心?劉郃位登臺鼎,天下瞻望,然其不知自斂,宗室固然不禁書信,然司徒乃敢私與交通耶?陽球與劉郃,勾連不清,書信密集,必有不軌,宜共誅之。劉納、陳球等,宜交廷尉……”這也算是對劉備的一個妥協(xié)了。

  皇帝本來看了劉備的奏書就要發(fā)作,結(jié)果曹節(jié)一跪一哭,心又軟了。于是納其言。劉郃與陽球下獄死,妻子親族俱徙邊郡。劉納、陳球兩人坐減死一等,罷為庶人。這也算是不好中的最好了。

  劉備一封書,救兩臣。名聲更劇。士林與太學生等無不推許劉備膽色氣節(jié)過人。先是,劉備獄中自陳時,言自己乃大漢未來棟梁之臣。如今京師中,眾元老重臣論及劉備,紛紛言道:“生子當如劉玄德,養(yǎng)浩然之氣,作棟梁之臣!”此論傳開后,迅速被太學生認同,無數(shù)人以養(yǎng)浩然之氣,做棟梁之臣為人生目標。漸漸,劉備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有點兒未來清流領袖的架式了。

  不過劉備沒有去管這些,他這會兒很忙。因為他的行動,陳球、劉納得以死里逃生,還鄉(xiāng)之時一個個的前來拜謝,就連劉郃、陽球的家屬也來了。雖然人沒救回來,但這是天意如此,還是要感謝劉備的仗義直言的。

  但沒多久,劉備就又收到許多感謝書信,有吳郡太守陳瑀的,有汝陰太守陳琮的,有沛相陳珪的……劉備這才知道,自己這份人情有多大。陳瑀、陳琮是陳球的兒子,陳珪是陳球的親侄子,當然,這些都不是最關(guān)鍵的,最關(guān)鍵的是在陳球的孫輩里,劉備發(fā)現(xiàn)了陳登的書信!臥槽,陳登是陳珪嫡長子,陳球的侄孫!

  居然是陳登!那個少有濟世志,豪氣過人的陳元龍!那個史書上輔佐他為徐州之主,向曹操獻破呂布之策,在廣陵連破孫權(quán)軍的文武全才陳元龍!陳登史上坐鎮(zhèn)廣陵,孫權(quán)一動也不敢動,后來轉(zhuǎn)任東郡太守,孫權(quán)才跨有江表,以至于曹操每臨大江而嘆:“恨不早用陳元龍計,而令封豖養(yǎng)其爪牙?!?p>  劉備拿著陳登的書信就激動了,這家伙,有文武膽略,足為方面重臣,可惜英年早逝,三十九歲就去世了。后世流傳他是喜歡生食海中魚鱉這才病死的,也不知道真假?不過必須要提醒、要挽救!

  這一日,劉備休沐,便與盧敏兩人于市井之中閑逛,逛著逛著就到了一個書攤,這個時候,紙張已經(jīng)造出來很久,但因為上等紙價格昂貴而得不到大規(guī)模的應用。而書籍的話,一般都是手抄本。因為還沒有印刷術(shù)的出現(xiàn)。所以這個時候的書籍賣得死貴。怪不得這時能讀得起書的,家里大半都是有錢人。不過這個時候的人們已經(jīng)漸漸有了朦朧的印刷概念。得益于熹平石經(jīng),來抄書的人數(shù)不勝數(shù),為了圖省事大家便以墨涂之然后直接拓印。這便是印刷術(shù)的雛形。

  大家都知道拓印了,沒道理不知道去雕版印刷啊,那為什么沒人去做呢?后來劉備想了一下,發(fā)現(xiàn)這個年代的士子大多愛親手抄書。抄書可以溫故而知新,可以加深記憶。還有,每個士子的受業(yè)恩師不同,儒家派系眾多,各持己論,朝廷都還要召集群儒進行校對五經(jīng)文字呢,私下的傳承就更亂了。所以印誰的去賣呀?然后雕版、紙張都貴得很。是以種種理由,導致印刷市場發(fā)展不起來。商人也不是傻子,不賺錢的事誰愿意干呀。印了書都不知道賣給誰,豈不要賠死?

  至于說讓朝廷來推動,且不說朝廷沒有意識到印刷,就算意識到了,只怕也是覺得把書刻在石頭上,然后立塊石頭這樣要經(jīng)濟劃算多了。而且更利于保存罷?紙書也好,帛書也好,竹書也罷,一把火就燒光了。石頭風吹雨打,可以歷經(jīng)千年而不毀,還有什么比這個更省事、更一勞永逸的?

  注:事實也是如此,就算后來石經(jīng)被毀于戰(zhàn)火(不知道誰這么無聊要去為難這些石頭),但到了新世紀,仍然有殘片流傳于世,被收藏于西安碑林博物館,向世人展示著它的滄桑和風采。而那些紙質(zhì)書籍,被焚毀失傳的不知凡幾。尤其是滿清修《四庫全書》,毀了無數(shù)我華夏珍貴書籍,尤為可恨可惜!

  感謝江湖過客,,,,,兄臺的打賞支持,感謝書友們的推薦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