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代清

第五十五章 錦縣

代清 東方的軍刀 2974 2010-09-27 22:23:25

    臘日的遼東,嚴寒逼人,人騎在馬上,耳邊刮過的刀風(fēng)刺得人眼睛都不想睜開!

  三千騎兵在遼東的平原上縱馬狂奔而來,,抖大的‘梁‘字旗在風(fēng)中獵獵飛舞,仿佛有一種舍我其誰的風(fēng)度,其兵勢著實赫人,若是有識貨的人在此,怕是要以為這股明軍乃是遼東精銳關(guān)寧鐵騎了!

  不錯,此--正是那解難軍,這三千人是他的前鋒,統(tǒng)帥是遼東副將趙年,又有張栓為其副手。

  這兩人在梁濤的悉心栽培下已隱隱有獨當(dāng)一面的氣勢,尤其是趙年,-冷靜沉著異于常人,深為梁濤所喜,其人也確實不負眾望,雖未經(jīng)大戰(zhàn),卻已有大將風(fēng)范。

  趙年騎在馬上,一騎朝他飛奔而來,那兵士道:“將軍,前面已發(fā)現(xiàn)建奴大旗?!?p>  趙年神色一凜,這是他第一次獨自領(lǐng)軍,他雖面色如常,可說心中不緊張那倒也未必。

  當(dāng)然,這可不是說他怕了,梁濤對他的恩遇他自是銘記在心,古人的心思可不比現(xiàn)代人那般復(fù)雜,人以國士待我我以國士待人,著放在哪個朝代都是行的通的,他心中只是擔(dān)心辜負了梁濤對他的期望,如是而已。

  “傳令本部,暫緩行軍速度,斥候量加大一倍,另外···”趙年心中雖有些緊張,做起事來卻毫不含糊,“急速派人向中軍梁大人處匯報,不得有誤?!?p>  “得令!”真是什么人帶出什么樣的兵,這兵士慨然起身,縱馬擺了個漂亮的pose,然后朝趙年一抱拳,大大咧咧地朝前疾馳而去,絲毫沒有其他軍隊里頭的那些小兵對上級應(yīng)有的唯唯諾諾!

  ···

  錦縣,此時駐扎著后金的兩白旗。

  “二哥,你說皇太極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對我們動手?”

  他叫的二哥可不是叫努爾哈赤的二兒子代善,而是叫一母同胞的二哥多爾袞,多爾袞向來頗有智謀,為多鐸所信服。

  多爾袞在堂中走了幾步,隨即擺了擺手,“不會的,八哥雄才大略,豈會不知‘同室操戈,必為外人所趁’的道理,何況他明知兩白旗大多是我兄弟三人的心腹,卻仍舊讓我三人獨自領(lǐng)軍在外,這--正是他對我們的承諾···”

  “什么承諾?”多鐸聞言迫不及待地從旁發(fā)問。

  “八哥是在告訴我們兄弟三人,只要我等愿意聽從他的調(diào)遣,尊他為汗,以鞏固他的汗位,這兩白旗便永遠為我三兄弟所有!”

  多鐸聞言大喜,“若是真是如此,那我兄弟三人助八哥打壓五哥(莽古爾泰)和二哥(代善)也是小事一樁!”他乍一聽到如此好事,口中對皇太極的稱呼也變了,喊起八哥了,當(dāng)真是親密得緊哪!

  多爾袞不置可否,鼻子里不重不癢的哼了一聲,也多做不表態(tài)!

  “報···”一個后金正白旗傳令兵叩響了他兩待的這間并不寬敞、甚至有些黑暗的小屋--或許所有人商議私密大事的時候都喜愛躲在某個狹窄陰暗的地方吧!

  “兩位貝勒爺,我大金斥候在前面瞧見明軍騎兵,所以大元帥讓小的過來找兩位貝勒過去議事?!?p>  多爾袞多鐸互望了一眼,當(dāng)即不在遲疑,頓時大步朝議事處走去!

  錦縣議事大廳,正在廳里邁著小步子的阿濟格一見自己的兩個弟弟前來,急忙上前相迎,“兩位好弟弟,你們可來啦,這些鳥的屁事可把哥哥愁壞了!”

  阿濟格是員少有的猛將,打仗沖鋒不在話下,可要說做一軍之帥,他還差得太遠!

  皇太極之所以令他為帥,主要是他是三兄弟之長,而且他本人向來有自知之名,知道自己不是那塊料,所以雖是兄長,凡事卻都以向來智勇雙全的多爾袞為首--等于皇太極把兩白旗交在了多爾袞手里,畢竟多爾袞是努爾哈赤死前最喜愛的兒子,加上三人乃是一母同胞,所以三人關(guān)系倒是極好--倒也不必擔(dān)心出現(xiàn)前線將帥不和!

  多爾袞也不多做搭理,上前行了屬下之禮,阿濟格一擺手,大大咧咧地受了,他們?nèi)值芟騺砣绱?,隨意得很,只是軍中--禮不可廢!

  阿濟格道:“兩位好弟弟,剛才聞斥候來報,錦縣西面發(fā)現(xiàn)了大股明朝騎兵,怕是有三四千騎,二位賢弟,不知道有沒有興趣,與哥哥我干一票大的,吃了他們!”

  阿濟格很高興,又拍胸脯又打屁,在他想來明軍的騎兵除了關(guān)寧鐵騎可堪一戰(zhàn)外,其余碌碌,不足為慮??!

  多鐸也是一臉興奮,明軍--他們大金的勇士從沒有怕過,薩爾滸之戰(zhàn)是如此,前些時候的大凌河之戰(zhàn)如此,而今亦是如此!

  多爾袞卻皺了皺,他在早踱了兩步,緩緩道:“明軍明知野戰(zhàn)不及我大金精騎之萬一,卻為何還要放著錦州堅城不用,而與我大金交戰(zhàn)?”

  阿濟格與多鐸對望一眼,卻是如此,莫非明軍有何詭計不成?

  “十四弟,那我等該如何?便窩在城中不戰(zhàn)、竟讓人恥笑不成?”當(dāng)年努爾哈赤死后,其他貝勒聯(lián)合以來抵制以往最受寵愛的三兄弟,所以阿濟格一直懷恨在心,時時不忘與他人爭個強弱先后,以掃他人顏面--那自然他自己不能太掉面子!

  多爾袞點了點頭,大金本是游牧民族,崇尚勇士和力量,若是在如今大金風(fēng)頭赫赫之盛氣勢之下,卻不敢與明軍交戰(zhàn),那會使自己在族中和軍中威望大失!

  阿濟格見多爾袞點頭,欣喜道:“既然十四弟你也如此說,那便點兵出戰(zhàn)叫陣去,到要讓這股明蠻子瞧瞧什么才是騎兵!”

  ···

  錦縣城外里處,解難軍三千先鋒騎兵在發(fā)現(xiàn)建奴騎兵斥候之后當(dāng)即止步,安營扎寨以待后軍!

  錦縣忽的城門打開,數(shù)千后金騎兵呼嘯而出!

  “烏拉!”

  “烏拉!”

  “烏拉!”

  ···

  “報···”一騎解難軍斥候急忙將此情報傳遞給大將趙年,“將軍,建奴數(shù)千騎上營前叫戰(zhàn)!”

  趙年神色一凜,來了!

  營中眾將紛紛將將頭擺向趙年,且看他作何言語!

  趙年神色不變,緩緩道:“諸位,可要戰(zhàn)?”

  當(dāng)即,一員虎將應(yīng)聲而出,“將軍,當(dāng)年建奴殺我關(guān)內(nèi)四城百姓無數(shù),此血海深仇,焉能不報?末將請戰(zhàn)!”

  此人乃是一員驍將,名叫黃巢,若是諸位看官還記得此人,那到也是他的福分,不錯,此人乃是當(dāng)日在河津縣與一代悍匪張獻忠大戰(zhàn)數(shù)十合而絲毫不落下風(fēng)的黃巢是也,后因為人勇猛,在解難軍擴軍之際提升為游擊之職!

  當(dāng)即,數(shù)十元游擊小校紛紛應(yīng)和,這些大部分是當(dāng)年解難營的老人了,都是目睹了關(guān)內(nèi)四城“白骨滿道路”的慘景之人,心中之憤慨難以平息!

  趙年皺了皺眉頭,解難軍騎兵雖然精銳,然而畢竟訓(xùn)練尚短,著實比不過后金騎兵,也不知營長···哦,經(jīng)略大人說的法子有沒有用!

  趙年心里沒底,此時正在猶豫,卻有一騎疾呼而來。

  “報···”

  那廝一個縱身翻身下馬,隨即大步跨進營帳,從他此番一氣呵成的動作來看,騎術(shù)確實不賴!

  “小的乃是中軍傳令之人,奉經(jīng)略大人之令,前來傳訊!”

  趙年朝他點了點頭,那廝也不多言,甚至都沒有向帳中其余上官打個招呼、行個軍禮之類的,仿佛絲毫未見一般,徑直起身,從皮甲里掏出一封信來遞給趙年,而帳中諸人卻熟視無睹,仿佛見慣了此事一般。

  以此人行徑來看,這支軍隊的主帥要么是對屬下放縱無度之人,以至于士卒做事桀驁不遜,乃至其藐視上官;要么便是主將便是那做事灑脫利落之人、不拘小節(jié)之人,俗言將熊熊一個,兵熊熊一窩,有什么樣的將便有什么樣的兵,其手下必也是做事利落卻不拘一格之人。解難軍上下,想必應(yīng)是后者吧!

  軍中傳信,只要涉及軍情,無論字數(shù)多寡,未免旁人耳尖,一律用書信,哪怕只有一個字,亦是如此!

  趙年接過手來撕開個口子,拿出信來一瞧,竟真只有一個字!

  上書豆大一個字,雖非龍飛鳳舞之姿,卻也是氣勢磅礴之輩,想必寫此字之人必是胸懷韜略,亦或是雄才大略之人吧!

  趙年見字,神色一凜,隨即遞給他的副手張栓,張栓接信一瞧,也是凜然。

  戰(zhàn)!

  信上除此字之外,別無其他花樣!

  帳中諸將皆已閱過書信,當(dāng)即,趙年拔出佩劍,大喝一聲傳令道:“諸將聽令!”

  “屬下在!”眾人大叫,男子的熱血時刻就要來了嗎!

  “擺陣,迎敵!”

  “屬下得令!”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