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生于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十月十日。據(jù)說在他降生之前,神宗到秘書省觀看那里庋藏的李后主像,“見其人物儼雅,再三嘆訝,而徽宗生。生時夢李主來謁,所以文采風liu,過李主百倍?!边@種天與神授的迷信傳說,自然不足憑信,但從宋徽宗身上,我們也的確看到了李后主的影子。公元1083年(元豐六年),剛滿一歲的趙佶便被神宗封為鎮(zhèn)寧軍節(jié)度使、寧國公,哲宗即位,晉封遂寧郡王。公元1096年(紹圣三年)以平江、鎮(zhèn)江軍節(jié)度使的身份封為端王;公元1098年(紹圣五年),加封為司空,改昭德、彰信軍節(jié)度。趙佶從小便岐嶷非凡,到做藩王時,更加風liu倜儻,舉止與那些喜歡聲色狗馬的弟兄們迥然不同。“國朝諸王弟多嗜富貴,獨祜陵(即徽宗)在藩時玩好不凡,所事者惟筆研、丹青、圖史、射御而已。當紹圣、元符間,年始十六七,于是盛名圣譽布在人間,識者已疑其當璧矣?!彼峙c駙馬都尉王詵(字晉卿)、宗室趙令穰(字大年)往來,二人都善于丹青,作畫清麗,令穰又擅長書法,受他二人的熏陶,趙佶的書法、繪畫、詩歌都獨步一時,在我國文化史上留下了深刻影響。關于這一點,下文將有專章談及,這里不必多說。
哲宗即位后,因皇嗣未立,心中郁郁不樂,一日,他派宦官去泰州(今屬江蘇)天慶觀問一個被稱為徐神翁的人,讓他推算休咎,看看將來何人入繼大統(tǒng)。徐神翁推算片刻,未發(fā)一言,只在一個紙片上寫了“吉人”二字,交付來人帶回。來人詢問再王,徐神翁只是搖頭不答,宦官無奈,只得怏怏登程,將紙片交給哲宗。哲宗召集群臣觀看,一個個如墜說五里霧中,沒有人能作出解釋。其實,“吉人“二字合書便是“佶”字,這預示著趙佶有朝一日要君臨天下,徐神翁之所以三緘其口,是因為天機不可泄露。元符年間哲宗常在殿廷上會見群臣,看班舍人必定手持笏板巡視班列,遇到沒有拿好笏板或站立不按規(guī)矩者,便大聲說:“端笏立”,意即立朝時要拿好笏板,以示對君王的尊重,因趙佶被封為端王,因而“端笏立”三字就意味著端王持笏被立為帝王了。后來哲宗崩逝。趙佶果然由端王進位天子,“端笏立”三字竟然應驗了。哲宗朝曾創(chuàng)建一堂,令群臣進擬堂名,那些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學士紛紛獻名,怎奈皆不中哲宗之意,哲宗搜索枯腸,擬名為“迎端”,意謂迎事端而治之,卻應了迎端王人繼大統(tǒng)的符讖,未幾趙佶即登了九五之尊,可見一飲一啄,皆是天意。這幾則記載近于荒唐,很可能出自無聊文人的手筆,他們極力阿諛奉承徽宗,以求給自己帶來一點好處。但這至少也說明,趙佶的行蹤已引起了朝野的注意。
趙佶是個昏而不庸的皇帝,他雖然寵信奸臣,但最高決策權卻是一直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在這方面,他確實繼承并極度擴大了神宗皇帝管理朝政的一些辦法,最突出的就是天下之事,無論巨細,全得秉承他的“御筆手詔”處理。原先負責討論、起草詔令的中書門下、翰林學士被他一腳踢開。蔡京等貴威近臣要想辦什么事情或于求恩澤,也全得先請趙佶親筆書寫,然后頒布執(zhí)行。有時趙佶自己忙不過來,就讓宦官楊球代筆,號日“書楊”。對“御筆手詔”,百官有司必須無條件地執(zhí)行,否則便是“違制”,要受到嚴懲。政和(1111—1118)以后,就連皇宮大內的事務他也要親自過問,經常象太祖皇帝一樣騎馬到各司務巡視。趙佶在各個方面都力圖顯示天子的至高無上的權威,他甚至禁止士庶百姓用龍、天、王、君、帝、圣、上、主、皇等字起名字。在當時各行各業(yè)中都有出類拔萃的人物,如下棋的劉仲甫、晉士明、彈琴的借梵如、彈琵琶的劉繼安、舞蹈的雷中慶、吹笛的孟水清等人,其技藝都屬前絕古人,聞名天下。只有丹青、繪畫因為趙佶自以為獨擅其神逸,把天下的妙手都召入宮內使喚,代其染寫,成了十足的御用工具,所以當時的畫家極少名氣很大的。
宋朝的腐朽無能被金人看得一清二楚。金兵占領燕京后,就不承認雙方早已議定的條件了。幾經交涉,才讓宋朝收回燕京及其附近的六州之地,條件是:宋朝不但要把給遼的歲幣五十萬兩匹如數(shù)交給金,還得每年加納一百萬貫的“燕京代稅錢;”金兵撤退時,把燕京的人口、財富全部席卷而去,趙佶付出了巨額代價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
買賣雖然虧本,但對于一向手面闊綽的趙佶來說,這點錢又算得了什么?要緊的是又可以利用這樁大喜事自我陶醉一番了。想當年太宗皇帝從涿州戰(zhàn)敗后,背上中了遼人的流矢,狼狽而歸;真宗皇帝澶淵之盟,被遼人勒索去三十萬兩匹銀絹的歲幣;仁宗皇帝時又增加二十萬兩匹;先帝神宗皇帝時,遼人來聒噪,又割地數(shù)百里,這些事無一不使大宋官家丟盡了臉面。如今遼朝滅亡,從周世宗時候起一直被中原帝王視作心病的燕云十六州問題,被我趙佶妙手治愈,列祖列宗在九泉之下也能吐出這口怨氣了,這難道不是個萬分了不起的功勛嗎?趙佶宣布大赦天下,命人作《復燕云碑》,給一班參與這場戰(zhàn)爭的寵臣象王黼、蔡攸等人加官晉爵,童貫還因神宗皇帝說過“能收復燕云之境者,封王”的話,而被封為廣陽郡王。降將郭藥師也當上了大官,趙佶賜給他甲第、姬妾,還在后苑延春殿接見他。郭藥師抹著眼淚說:“臣在北國,每聽說趙家天子,總覺著好象在天上一樣,沒想到今天得望龍顏?!壁w佶聽到如此肉麻的奉承,高興得心花怒放,把郭藥師夸獎了一陣,委任他鎮(zhèn)守燕山。趙舍還想讓他抓住天祚帝,郭藥師說:“天祚乃臣的故主,陛下要臣死,臣不敢辭,要讓臣殘害舊主,便不是臣事陛下的本心,還是叫別人去干吧?!闭f罷,涕泣如雨。趙佶更覺得他忠心可嘉,親手解下自己穿的珠袍,連同二只金盆賜給了他,還讓貴戚大臣輪番設宴招待他。趙佶自己也跑到王黼家中喝酒,從早喝到晚,爛醉如泥,連話都說不出來了。直到五更時分,才在內侍武裝護衛(wèi)下,連扶帶抬地回到了大內,第二天還不能升朝坐殿。就這樣,滿朝群臣全都沉浸到了醉鄉(xiāng)夢境之中,恬然不覺末日即將臨頭。
宋徽宗趙佶,他政治上昏庸,生活上荒唐,藝術上聰穎。北宋王朝因他而亡,但在藝術上他是個天份極高的書畫家,也是 藝術活動的組織者和倡導者。他廣泛收集民間文物,特別是金石書畫,命文臣編輯《宣和書譜》和《宣和畫 譜》等。他的書法,早年學薛稷,黃庭堅,參以褚遂良諸家,出以挺瘦秀潤,融會
貫通,變化二薛(薛稷, 薛曜),形成自己的風格,號“瘦金體”。其特點是瘦直挺拔,橫畫收筆帶鉤,豎劃收筆帶點,撇如匕首, 捺如切刀,豎鉤細長;有些聯(lián)筆字象游絲行空,已近行書。其用筆源于褚、薛,寫得更瘦勁;結體筆勢取黃 庭堅 大字楷書,舒展勁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