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球變大時,站起來,足足有一人來高。
尖牙利嘴,爪如彎刃,皮毛厚實如甲。
回歸本體的時候,只有成年人的拳頭般大小,不過大部分,都被他圓滾滾的肚子給占了。
沒見過它變大的樣子,你會發(fā)現(xiàn)它還挺可愛的,膽子小、偷偷摸摸、甚至還有點傻里傻氣。
它是依靠著竊取香火,方才修煉到如今的地步,而在這糧廳里面,唯一受人供奉的,便只有倉神了,那么它竊取的誰的香火,便毋庸置疑。
或許是因為見它開啟靈智不易,也可能是想有個伴,亦或者其他什么原因,總之倉神這人倒是挺大度的,能處!有香火是真的分享,而且只要它不進入倉廩,不做惡事,也懶得去管束它。
從煤球這里得知了整件事情的經(jīng)過,謝端心里不由在想,這正氣山莊,聽起來有些耳熟??!
長山縣四面環(huán)山,北邊有座蘭若寺,南面是小孤山翠虛觀,如今東面又冒出了個正氣山莊。
他離開長山縣大半年了,所以對于縣城周圍的環(huán)境并不是特別熟悉,看來得找個機會問問。
……
倉廩外圍,石桌旁。
“正氣山莊?”
阮秀聽得這四個字,緊緊皺著眉頭。
“嗯!東面有座正氣山莊,你知道么?”
謝端想著他是本縣的捕頭,那么對縣里的環(huán)境應(yīng)該會特別熟悉,因此才來找他,詢問此事。
只是阮秀沉默了半晌,終是無奈搖了搖頭。
“謝公子,正氣山莊的大名,我倒是聽說過,只是關(guān)于它的來歷情況,我卻不大清楚!不過你可以去問問主簿大人,他主管縣內(nèi)土地稅收等一應(yīng)事務(wù),只要是有戶籍、要交賦稅的,就肯定能查到?!?p> 聽他這么一說,謝端若有所思,微微頷首。
“也罷!那我再去問問他!這幾天倒是辛苦你了?!?p> 謝端起身,順勢問候了一句。
“這些都是我應(yīng)該做的!謝公子慢走。”
阮秀笑了笑,目送他離開,繼而巡視起來。
主簿大人辦公居住的地方叫做主簿院,設(shè)在糧廳隔壁,中間有一道門,直接通往兩邊院落。
謝端此時穿過了拱形門,來到主簿院。
經(jīng)由門房小廝通報之后,順利進入到內(nèi)堂。
主簿大人坐在案桌旁,正在翻看著賬簿,見了謝端,連忙停下了手里的工作,并讓人看茶。
“謝公子今天怎么有空到我這兒來?”
他面帶笑容,出言說道。
謝端朝他拱手施了一禮,神色淡然。
“實不相瞞,在下此來,是有件事情想請主簿大人幫忙查一查?!?p> 聽了這話,主簿大人稍顯訝異。
“哦?我有什么能幫到謝公子的,還請謝公子盡管說?!?p> 他請請謝端在一旁坐下,舉目望向了他。
謝端此時也不與他客氣,開門見山的道。
“關(guān)于官糧被盜一案,我查到似乎與一座山莊有所關(guān)聯(lián),那山莊建在縣城東面,喚作‘正氣山莊’,我想它既然歸屬于長山縣管轄,主簿大人又掌管全縣的土地稅收,對此應(yīng)該會有所了解?!?p> 此言一出,主簿大人的面色明顯微微一怔,似乎有些詫異,不過很快又恢復(fù)自然。
“正氣山莊?這官糧被盜,怎么會與他們有關(guān)?”
“莫非大人知道?”
謝端聽罷,迫不及待的繼續(xù)追問。
“哦!曾經(jīng)打過交道。”
他不緊不慢,當(dāng)即將有關(guān)正氣山莊的事情敘述而出。
“這正氣山莊自稱是某個江湖門派的分舵,兩年前到本縣落戶生根,戶籍是由我親自辦理的,加上稅收期間也有過來往,因此相識!”
謝端一邊仔細(xì)聽著,心中一邊暗暗思忖。
“原來如此!那這莊里都有些什么人?主事的又是什么來頭?主簿大人可曾清楚?”
聞聽此言,主簿大人略一思忖,開口回答。
“這個不是特別了解,只知道那莊主姓龐,名正,為人仗義豪爽,手底下有二三十名弟子,個個武藝高強,只是平時不輕易顯山露水,所以知道他們的人并不多?!?p> 說完之后,他面帶好奇,忍不住問了一句。
“謝公子,莫非是這正氣山莊盜走了官糧?”
謝端頓了一頓,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fù)。
“這個尚且有待查證,不過此番,倒是多謝主簿大人了?!?p> 他起身朝主簿大人行了一禮,接著便告辭離去。
主簿大人送他到院外,此刻站在院子當(dāng)中,望著他離開的背影,不由微微嘆息了一聲。
……
照煤球所言,那五只小鬼盜糧不成,轉(zhuǎn)而折返回了正氣山莊,謝端由此猜測,山莊里必然有精通術(shù)法之人,而且至少能夠施展五鬼搬運術(shù)。
再結(jié)合方才從主簿大人那里得到的消息,山莊的莊主叫龐正,是個江湖人。
相對而言,在這個世界,江湖人會比較自由,因為滿天下跑,到處都是朋友,能接觸到各種三教九流之輩,能練武、自然也能修煉術(shù)法。
雖然術(shù)法這東西,可遇不可求,講究緣分。
但是比起一般人而言,江湖人修煉術(shù)法的概率,稍微會大那么一些。
就比如之前山陰縣的孩童失蹤一案,案犯精通采生割折、造畜等諸多手段,可謂層出不窮。
由此看來,這座正氣山莊,必不簡單!
來到縣衙,李清坐在案桌旁,正批改著下屬們呈上來得待辦事務(wù)公文。
這段日子一來要查案,二來為了“以工代賑”的事情忙碌不休,因此倒是堆積了不少公文。
好在城外的難民幾乎都安頓好了,“以工代賑”的效果也挺不錯,這件事情算是告一段落。
謝端此時來到近前,朝他拱手行了一禮,緊接著把自己所掌握的線索與他說了一遍,聞聽之后,李清心中也是有些愕然。
不過關(guān)于正氣山莊的事,他也不是特別了解,再說現(xiàn)在也沒有證據(jù)證明是他們干的,貿(mào)然行動,搜出了贓糧還好,若是無功而返,不僅僅會打草驚蛇,甚至還有可能會被反咬一口。
所以按照謝端的想法,最好是找個機會混入正氣山莊,暗中查訪、打探虛實,看能不能查找出有關(guān)官糧的消息,等到證據(jù)確鑿,再進行抓捕也不遲。
李清思索之下,也覺得此法可行。
有關(guān)緝捕盜賊的案子,本該是由本縣的縣尉負(fù)責(zé)的,可惜他告假省親,至今未歸,不然自己也不至于東奔西走的兩頭跑。
僅僅一件官糧失竊案,便攪得他難以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