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第64章 空中花園

大隋:我的爺爺是隋煬帝? 夏樹c 2377 2022-02-01 23:49:15

  然而,當(dāng)張知舞早早起來,趕到皇城求見楊曉的時候,值守的衛(wèi)兵卻說,楊少卿、來將軍已率驍果精騎,于五更出發(fā),奔潼關(guān)去了。

  “潼關(guān)?”張知舞疑惑,她并不知道楊曉此行的目的,昨晚聽越王楊侗話里話外的意思,還以為是明皇帝要回來,派楊曉來打前站。

  衛(wèi)兵也是張知舞的粉絲,見四下無人,悄聲道:“知舞大人,在下有一表哥,在楊少卿驍果軍中,昨晚聽表哥說,楊少卿此行是前往大興,為了找一種叫‘驍’的東西,好像是用來制藥?”

  “驍?那是何物?”張知舞問。

  衛(wèi)兵搖頭:“那在下便不知了……知舞大人,在下有個不情之請……”

  “哦,你說。”張知舞還在想驍是個啥,是種藥引子動物,還是某種物件?

  “在下素來仰慕知舞大人,想請您一副墨寶,嘿嘿……”衛(wèi)兵不好意思地搓著手。

  “哦,可以?!睆堉铔]什么架子,進衛(wèi)兵的門房,提起筆,問衛(wèi)兵叫什么。

  衛(wèi)兵叫周忠,張知舞便摘抄了幾句詩經(jīng)中的詩句,“豈曰無衣”,符合衛(wèi)兵基礎(chǔ)軍士的身份,落款處書:贈友人周忠,張知舞,大業(yè)十二年十月。

  周忠拿到了極有可能是史上第一張明星簽字,可把他高興壞了,立即表態(tài),如果楊少卿他們從大興回返洛陽,他會立即去通知張知舞。

  張知舞是太常寺的官員,沒有上級手續(xù),不能擅自離開東都,等手續(xù)辦下來,估計楊曉都該到大興了,無奈,只得悻悻回家,等楊曉返回東都時再議拜師之事。

  此時,楊曉小分隊已經(jīng)西出洛陽,直奔長安城。

  楊廣興建東都洛陽之時,為方便建筑材料從關(guān)中運輸?shù)铰尻?,便在大興與洛陽之間修建了一條寬闊平坦的新道,質(zhì)量非常好,雖是土質(zhì)路面,但楊曉感覺,已經(jīng)能和柏油路相提并論。

  而且,這條官道和其他不同,老百姓只被允許走道路兩邊的便道,中間最為平坦堅硬的區(qū)域,普通人是不能走的,所以保養(yǎng)得極好,這要比秦始皇修建的“秦直道”,更接近現(xiàn)代的高速公路。

  路好走,環(huán)境安全,中途又有不少可以補給和更換馬匹的驛站,楊曉等人輕裝簡行,將近800里的路程,只跑了三天,在第三天中午時候,到達目的地——大隋王朝的心臟,大興城。

  楊曉前來巡視的消息,來整昨晚便派驛卒提前傳到大興。

  負責(zé)鎮(zhèn)守長安的代王楊侑——元德太子最小的兒子——因為不知道楊曉和楊儉的關(guān)系,沒有親自出城迎接,只派率屈突通、陰世師、骨儀等幾個長安城主官出來接待,但這個規(guī)格也不低了。

  屈突通是左光祿大夫,正二品的文官,還兼任整個隋朝西北方戰(zhàn)區(qū)的總司令,理論上來講,就連晉陽李淵的人馬,都得歸屈突通調(diào)遣。

  當(dāng)然,這也只能是理論,現(xiàn)在李淵在晉陽,已經(jīng)羽翼豐滿,別說屈突通,就連楊廣的詔書,他都敢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陰世師,同屈突通一樣,也是長安留守,朝廷三品的左翊衛(wèi)大將軍,算是屈突通手下的副總司令。

  骨儀是京兆郡丞,相當(dāng)于首都的常務(wù)副柿長,他和屈突通一樣,也是個外族,天竺人,但不是黑人,而是金發(fā)碧眼的雅利安人,骨儀本是天竺的高種姓后代,因為家族涉及仇殺,流落到華夏,接受的也是漢文化的教育,所以和漢人沒啥兩樣。

  楊曉知道,這三人,都是楊廣的死忠粉,屈突通四次被勸降、得知楊廣被縊殺后才投降,而陰世師和骨儀,堅決守衛(wèi)大興,誓死不降,大興城被唐軍攻破后,把他倆就給殺了。

  雙方在城東門外會面,屈突通舉行了一個簡潔的歡迎儀式后,將楊曉、來整等迎入城中。

  見過東都的繁華之后,楊曉本以為楊廣把所有精力都放在新建的洛陽城上,而長安城是之前漢朝的首都,距隋朝時已有八百年歷史,期間又經(jīng)歷了五胡亂華,很可能是一片破敗之景,至少也是座老城、舊城。

  等進了城,放眼一看,楊曉才發(fā)現(xiàn),作為古代城市規(guī)劃天花板之一的洛陽,和眼前這座大興城比起來,竟有些小巫見大巫!

  這哪兒是古城,看遠處恢弘閃亮的宮殿大頂,近處官署民居房上整齊的瓦當(dāng),腳下有棱有角的青石板路,分明是一座新建的城市。

  楊曉疑惑開啟資料庫,果不其然,隋朝的大興城,并不是漢朝的長安城,而是在漢代長安城之南,擇址新建的都城,這可不是楊廣“勞民傷財”的杰作,而是他爹隋文帝時代就建好了的,設(shè)計師叫宇文愷,古代著名建筑規(guī)劃大師,楊廣的東都洛陽,也是他設(shè)計的。

  整個大興城,依托一處叫做“龍首原”的高低,從北至南,有六道高坡,就像南方水梯田那樣的地表結(jié)構(gòu),宇文愷根據(jù)這個地形,將六道高坡,視為乾之六爻,這“六坡”,便是大興城的階梯形骨架。

  皇宮、三省六部衙門,還有寺廟高高在上,象征著皇權(quán)、政權(quán)和神權(quán),下面是居民區(qū),在六坡之間的低洼地段,開渠引水,掘建湖泊,生生在西北地區(qū),營造出一座水城。

  因為宇文愷設(shè)計的精妙,從南邊往北望去,大興城猶如懸在天上,錯落有致,增大了城市的立體視覺空間,又因南北對稱,既巍峨肅殺,又山水怡然,顯得更加雄偉瑰麗,尤其在盛夏季節(jié),城中遍布的綠植、鮮花,更將大興城打造成一座華夏版的“空中花園”。

  楊曉的資料庫里沒有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眼見為實,他覺得即便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還在,也無法與大興城相比,至少在規(guī)模上,古巴比倫就完全不是對手,古巴比倫空中花園的周長才不過500米,而大興城的周長,超過30公里,怎么比?

  不過,楊曉并無欣賞大興美景的閑情雅趣,作為一個習(xí)慣于高鐵速度的現(xiàn)代人,楊曉顯然高估了隋朝騎兵的速度,此番來大興,除了走了慢之外,又打了兩場戰(zhàn)役,耗費了更多時間,算起來,竇彥的毛驢戰(zhàn)艦都該造出來了!

  照例,楊曉入宮面見代王楊侑,卻婉拒了這位更小的弟弟的設(shè)宴款待,說自己有要務(wù)在身,出宮后,楊曉請屈突通找一些大興城的石匠,再派一隊馬車,趁著白天,前往大興城西北120里之外的漠西縣(今屬乾縣,隋武功郡的一個古縣),楊曉在系統(tǒng)中查詢古代硝石礦礦址,距離大興城最近的就是這個,而且漠西城郊的硝石礦分布較為集中,且在地表,易于辨認。

  馬車隊伍速度較慢,楊曉先帶騎兵于天黑前到達漠西縣,不過,史料中沒有記載漠西硝礦的確切位置,楊曉只得將驍果軍散出去,在城中詢問:周邊山上,哪里有一種帶白色小顆粒的石頭,跟糖或者鹽塊長得比較像,但嘗起來味道較辛辣,刺舌,并不能食用。

  很快便問到了,就在城北三里之外的芒山腳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