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從五年研究,三年模擬開始

第八章 月下對答

從五年研究,三年模擬開始 元無有 2482 2022-02-19 12:41:33

  “生來如此……”王鉞心里反復(fù)嚼著這句話,心下似有明悟。

  如果說是有奇遇,那奇遇所在之處、所得之物必為人所覬覦;若是說家學(xué)淵源,哪怕能唬人一時,日后叫人摸清了無根無靠的底細,只怕處境會更慘。

  倒是說生來如此,他人只能道一聲好狗運,至多在競爭的路上下點陰招使點絆子,卻不至于下大力氣殺人奪寶了。

  王鉞前世今生加起來也只在書本上見過江湖,平時更是沒想過這一折情形?,F(xiàn)在想來,江湖險惡人心難測,豈容他行得半步差錯?

  今日若不是有張煜指點,搞不好日后在哪兒說岔了嘴,就要在生死邊緣走兩個來回。念及此處,王鉞起身誠心抱拳行禮道:“敢不謝煜翁指點,小子記住了?!?p>  張煜見王鉞這么快便能領(lǐng)會,微微頷首,擺了擺枯瘦的手掌道:“謝啥,只是些江湖經(jīng)驗,鉞哥兒你自己也遲早能想通。呵呵,如此看來,鉞哥兒是確有登天之意嘍?那老夫倒要考考你,你可知所謂‘登天’的由來?”

  王鉞點頭稱是。他這半年來細心收集各路消息,知道想要修成術(shù)使仙師,首先須得過一道自古以來極難的難關(guān)。

  傳說天地初開時,混沌中自然生出十三塊寶箓,分別對應(yīng)仙界十三塊神洲。但大神共工因與天帝不諧,怒觸不周山,天傾之下洪水泛濫,神洲陸沉,甚至連仙山蓬萊都崩去一角,落入人間。

  經(jīng)此一難,千六百年前黎朝立國時,十三塊寶箓僅剩其七。

  當(dāng)時黎始天子與初代天師衛(wèi)靜淵集齊七塊寶箓、鼎定天下后,勒石為碑,為天下術(shù)使立言。

  其中便有“年二九,以箓試之”一條,意思是天下百姓十八歲之時,皆要用寶箓對其進行測試。

  但千年以降,世間王朝不斷變換,黎、泰、宛、陶,直至今日頤國與北希并立,雖然期間世上又有一塊寶箓現(xiàn)世,但“年二九,以箓試之”卻成了一句空談——

  箓試逐漸變成了高門大派、門閥世家之間的游戲,普通百姓則只有少部分家境不錯又天資卓絕者,可以通過書院的選拔獲取參加箓試的資格,但其難度又何止于萬里挑一。

  所以平民百姓想要參加箓試,逐漸被稱作登天之途。既說明通過箓試便可一飛沖天,從此不再是凡人,更取了此路極難極險的意思。

  王鉞據(jù)此細細向張煜作答,煜翁坐在石墩上雙手拄杖,認真聽完王鉞這一番闡述,心中默默贊許:以清張村地處偏僻,收集這些消息已是不易,更何況王鉞對答分條析理,真不知是受了哪路高人的點撥。

  想到此處,心里愛才之意更盛,又問道:“你所言不差。既如此,鉞哥兒可選好書院了?”

  所謂書院,王鉞此世也早有耳聞。在村中百姓眼里,只道那是朝廷選拔人才的公學(xué),雖然地位清高,但也還算尋常,包括王鉞幾個月前也只是這么認為。

  直到近來在機緣巧合下才知道,所謂“登天途”,竟也需從這書院去爭奪名額,但礙于剛剛得知,尚未深入了解。

  王鉞聽煜翁有此一問,心下思忖:“難道此中或許還藏了什么門道?”如此想下,趕緊追問道:“煜翁,我也正在為此事?lián)项^呢,您老受累指點?”

  煜翁微微點頭,對書院一事簡單道來。

  古早時候,自天下共試之約逐漸荒廢,術(shù)使登天之路便漸被豪門大派壟斷。

  直至宛朝時,宛武胸懷天下,為革除門閥近親繁殖的弊端,同時也為了打破派別壁壘,竟攜手第四十二代橫元天師聯(lián)合開辦書院,所謂“天下英才盡入我袋中”,書院所出術(shù)使皆為天子門生,風(fēng)光一時無兩。

  其后歷經(jīng)數(shù)朝,書院時而興盛、時而荒頹。到了頤國開國時,太祖鐘亨如雖出身草莽,但偏愛襲古制,于是又仿照宛朝定了書院的規(guī)制。

  頤國自上而下,除位于天邑、由國子監(jiān)轄屬的“辟雍院”外,各道、郡地方也都建有自轄的書院,如王鉞所在的泊南道高陽郡便有“泊南道院”與“高陽郡院”,也簡稱為“泊南院”、“高陽院”。

  張煜畢竟年事已高,一大段話說完猛地咳嗽了數(shù)聲,呼吸急喘不定。王鉞見狀趕忙進屋內(nèi)尋了茶壺出來,又倒了一杯水雙手遞上。

  張煜飲水后好了許多,繼續(xù)指點:“呵呵,在世人的想象中,登仙訪道、訪道登仙,那自然是要受仙師點化才行。卻不知曉,自宛朝來,這普天下的術(shù)使倒是有十之三四出自于書院,到了本朝更是有了‘三院兩晉’的說法……”

  “三院兩晉?”

  “正是。依本朝學(xué)制,學(xué)子應(yīng)先入郡院,考過郡里的秋試后,成績優(yōu)異者再入道院進修;入道院屆滿一年者,可參與道里的秋試,其中翹楚又可入天邑辟雍院進修。”

  “而這辟雍院,呵呵,這辟雍院內(nèi)的學(xué)子只要不出大的紕漏,基本盡可獲得箓試資格,是以考入辟雍院也被稱為‘小登天’。此乃‘三院兩晉’的登天正途,也是寒門學(xué)子的唯一機會,但前提是……”

  難得有這種知識下鄉(xiāng)的機會,王鉞正豎起兩只耳朵用心記,卻聽煜翁話頭一轉(zhuǎn),問道:“鉞哥兒今年多大啦?”

  王鉞有次與村里的嬤嬤聊天,曾旁敲側(cè)擊地了解過自己的身世,聽到張煜如此一問,心中一突,但還是老實回道:“回煜翁,我是開乾六年六月生,眼下十七歲出頭?!?p>  老人笑道:“那老頭子我就沒算錯,你若是想入郡院,恐怕是來不及嘍。鉞哥兒你聰明,不如猜猜為何?”

  “來不及……”

  王鉞小聲重復(fù)著張煜的話,習(xí)慣性的右手握拳,抵住鼻尖。

  “書院……三院兩晉……箓試……箓試……”想到此處,他啪的一下將右拳砸在大腿上,“莫非是‘年二九、以箓試之?’”

  張煜越看王鉞越滿意,捋須道:“不錯,箓試形制雖然隨天下大勢變換,但二九之例卻千年不易。年過十八者,即便是天縱之才,也入不得兩界關(guān)門。

  你今年已過十七,若是入了郡院,算你天生術(shù)使苗子,一年入道院、再一年升辟雍,最快也要兩年方可參加箓試,卻是正好過了年紀?!?p>  說完,張煜有意停了片刻,見王鉞臉上雖有急意,但卻腰背挺直,行正坐端,雙眼看向自己,絲毫沒有自怨自艾。

  他哪知道這是王鉞自恃系統(tǒng)傍身,大不了“道不通,乘桴浮于?!?,所以不憂患得失。只道是王鉞寵辱不驚,心中愈加贊許:“但事有例外……”

  “來了……”王鉞雙拳微握,傾耳細聽。

  “但事有例外。前朝末年,北方妖族禍亂中原,天下板蕩、生民淪為羊彘。

  為免此種慘禍再現(xiàn),為擢補術(shù)道人才,自本朝起,若道院秋試前三甲中恰有年屆十八之人,則不需再入辟雍,可由道院直接送上兩界關(guān)參加箓試。只不過百年來罕有此例,是以這條鮮有人知曉?!?p>  煜翁說完,端起茶杯仔細品茶,似乎是專門給王鉞留點時間思考。

  秋風(fēng)掃過院外的竹林,竹葉發(fā)出一陣嘩啦嘩啦的聲響,天上一大一小兩個月亮,映得竹影搖曳。

  如此密辛,王鉞實無來處打聽,聽到此處,他也不得不驚異張煜見識之廣:“煜翁,您老到底是……”

元無有

還有一更,求推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