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董卓這方在順利退還后,便暫時駐扎在了扶風這個地方,然后他還在等待呂布那方的全身而還,張溫那邊就派人以皇帝詔書的名義來招其前往會見。原本董卓是不想去見那張溫的,但在耽擱了一些時間后又覺得這樣可能會引發(fā)不必要的矛盾與紛爭,所以在稍微的收拾了一下情緒后他便正常的前往會見那張溫去了,但在臉色上他還是會有一些不大好看。
之后董卓去面見張溫的時候,就直接讓對方有話快說有屁快放,他還有要緊的事務須得處理。其實張溫找他來本身也沒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只是靈帝下詔給予他相應的嘉獎,因為能夠全師而還,避免了不必要的損失,再加上前面作戰(zhàn)所累獲的戰(zhàn)功,所以受到靈帝相應的嘉獎,給他封了個食邑千戶的邰鄉(xiāng)侯。但這時卻因為態(tài)度傲慢出言不善的緣故,董卓受到了孫堅的指責,認為其貽誤軍時怠慢長官,應當按照軍法處置。
對于孫堅所言,張溫則以為董卓本身在涼州一帶就比較有名望,且其本身也有勇有謀,在此處討伐叛軍還需要依靠于他,因而就沒有對其采取任何措施。然而這時孫堅卻認為董卓本身并沒有什么可值得顧慮的,原本張溫受命于天子負責統(tǒng)領王師,本身就具有主掌生殺大權的資質,而他董卓身為下屬不僅言辭無禮輕慢上司,而且沮擾軍計動搖軍心,如今敗師而還無功而返,卻還妄自尊大無視軍令,據此當已可以判處其斬首之刑了;而今其又擁兵另立不聽調度,實難確保是否已經心生異志。
對于孫堅這一番舉證張溫一聽就是要針對董卓的意思,于是就趕緊阻止了他再說下去,而為了避免與董卓引起矛盾后導致不必要的麻煩,張溫又趕緊讓孫堅告辭離去。而后,張溫又上書奏請靈帝表彰了孫堅的功勞和才能,推薦讓他到朝中去做議郎的職事。于是孫堅就被調去朝廷當了議郎,而張溫隨后則調換了陶謙來給自己當參軍,但陶謙對張溫也有一些輕慢懈怠之意,而這雖然導致了二人之間產生了不愉快,但出于大局考慮張溫還是一時忍耐了下來。
由于連續(xù)應對各地動亂的事情給底下百姓加重了負擔,且因為入職費用收取的問題也逐漸加大了下層官吏的入職與晉升困難,于是就發(fā)生了地方兵士聚眾叛亂的事情。江夏郡的郡兵趙慈帶隊發(fā)動叛亂,并在與南陽太守秦頡交戰(zhàn)的過程中將秦頡殺死,這事傳到了朝廷以后相關責任被歸咎到了太尉張延的頭上,于是張延被罷免,而改任張溫為太尉。
之后靈帝為了減輕一下老百姓頭上的稅負壓力,便讓小黃門蹇碩負責幫他統(tǒng)籌一下財務方面的問題,并在自己老家河間郡的界內置辦了田產與房產,然后開始雇傭底層的民眾來給他打工與做生意,然后將個中的盈利所得用于資補軍費。而后相關的負擔情況開始有所減輕,叛亂的事情也很快被鎮(zhèn)壓平定下去。此外,為了減損一下老百姓平素里所積攢的失望情緒,靈帝又下詔大赦天下,將底層一些不太重要的犯事者都給釋放回家,讓他們回去與家人團聚,這稍加起到了一些穩(wěn)定與改觀的作用。
張溫升任太尉一事倒是有史以來頭一回在朝廷以外任命三公的職位,而隨后其車騎將軍的職事便臨時落在了趙忠的頭上,當然這是給了相應費用的,然后靈帝讓趙忠負責統(tǒng)算底下將士官吏在既往平叛事件中所立下的功勞。而原先那個傅燮在朱儁手下任職平討黃巾的時候就立下過功勞,且一直未能得到正常的論功行賞,于是執(zhí)金吾甄舉就向趙忠提議應該給傅燮論功行賞,以此來體現自身的公正與賢能,從而可以改善一下既往天下人對他們那些不好的看法。
趙忠倒是同意了甄舉的提議,但隨后他在派自己的弟弟城門校尉趙延去找傅燮說這個事情的時候,就提出了可以給傅燮很高的封賞,但要按比例給他相應的回扣,而這事卻立時遭到了傅燮的拒絕。傅燮認為自己有功勞而不能得到獎賞那是自己的命運不好,就算一點賞賜都得不到,也不可能去蠅營狗茍的搞這些結伙舞弊的事情,因而不管對方如何勸說他都是堅決不愿做出這種不合規(guī)制的行為。
而因為不能從這個事情中得到好處,導致趙忠對于這個事情感到非常記恨,且認為傅燮這人是真?zhèn)€不識抬舉,于是就隨便給傅燮評了個小功,然后調派到涼州去出任漢陽太守的職事,讓他直接去面對西羌叛軍的進攻。原本漢陽太守是蓋勛的職事,現在換成了傅燮,蓋勛就得被改任為其它職務,于是出任了討虜校尉,主要負責帶兵與叛軍交戰(zhàn)。
于此之時,靈帝對于機械方面的設計制造也比較感興趣,然后就發(fā)明改進了一套可以自動輸水灌溉澆灑噴淋的器械設施,然后讓鉤盾令宋典和掖庭令畢嵐兩人負責規(guī)劃場地和研發(fā)投用的事情。然后這個設備主要用于皇宮的相關事情上,倒是節(jié)省了一些人力及財力上的耗費,但同時也減少了一條相關差辦人員的收入途徑,算是有利也有弊,或者有得也有失。而從這個方面來看靈帝不僅文科水平不錯,理科水平似乎也不錯。
然而就在這時,天上突然出現了日食,這讓很多人感到有些恐慌,以為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將要發(fā)生。然后靈帝就命人調查是不是有哪個大臣干了什么不大良好的事情,所以導致了這種異象的發(fā)生,然后前太尉張延就揭發(fā)了趙忠在給人評功時搞了一套暗箱操作來吃回扣的事情,于是趙忠又被立時撤掉了車騎將軍的職事。然后這個張延就被宦官集團給反過來捏造證據給誣陷了一下,然后就被逮捕到了監(jiān)獄里去被審查,然后被宦官的手下給設計弄死了。
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是趙忠這個事情導致了日食發(fā)生的時候,鮮卑那方也終于得到消息說呂布已離開了并州,此時正在京兆幫忙平討涼州的西羌叛軍,于是他們便趕緊聚集起人馬要準備對漢朝北部邊境發(fā)動攻勢。而因為日食的發(fā)生,不僅讓鮮卑人以為這是漢朝大限將至的征兆,就連南匈奴和烏桓等部族也都各自是這樣認為,于是有些人開始產生了特殊的想法。
而彼時的呂布已在邊章那里待了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基本上已經大致搞清楚了他們中的那些情況,于是就準備要尋找機會離開這里然后返回并州,他估摸著那些鮮卑人應該差不多快得到他來涼州的消息了,所以按當前的情況他不得不快些動身啟程回去。而彼時那邊章已十分依靠呂布,且有意讓呂布來做自己下方的二把手從而替換掉韓遂,而這自然引起了韓遂的忌憚與不滿,并對呂布產生了敵視的態(tài)度。不過呂布卻并未介意這些,且已經看出了韓遂的內在想法,于是就私下里偷偷告訴韓遂,如果他想做一把手的話,他呂布可以選擇幫忙,因為在他看來他這個原本的二把手比起邊章這個一把手來要更加適合成為一把手。而這頓時引起了韓遂的好感,且隨后使其由敵視的態(tài)度轉變成了友好的態(tài)度。
韓遂當然很有興趣做這個一把手的職事,畢竟無論軍事還是內治他都自認為要比邊章更勝一籌,而只是在資歷上邊章要比他虛長一點,所以在他的心底里他是并不太滿意于身居在其手下的。而邊章或許也同樣十分了解這一點,他多半也是可以感知到這個韓遂本身是不完全屈從于他的,所以為了保障自己一把手的權力和地位可以持續(xù)穩(wěn)固下去,他就開始似有意無意的疏遠起了韓遂,而甚至于生起了讓呂布來取代韓遂的潛在意圖。所以,這就讓韓遂感受到了那些潛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