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畢業(yè)那天,所有的小朋友都高高興興的,因為這代表自己長大了,仿佛脫離了幼兒園自己就變成了大人,但即使大人也是要做作業(yè)的,他們的作業(yè)比我們更難,因為沒有人手把手教他們做所有的作業(yè)。
我們排排站,等著園長給我們戴胸前的小紅花。這是一朵真正的小紅花,不同于墻上或者作業(yè)本上簡單的勾畫,也不是一張紅紙和一把剪刀隨意裁剪出來的,那是一朵紗花。
家長跟園長道謝后就領著各家的孩子走了。我也不再是媽媽時時需要牽著手走路的小孩子了,走了那么多次往來幼兒園的路,這條路早就爛熟于心,只是他們不相信我可以自己走得很好,這次放學媽媽第一次沒有來牽我的手。
這個暑假注定是愉快的,沒有作業(yè)的糾纏,整個人都輕松了很多。沒有小朋友一起玩耍,我也可以跟我的白貓玩兒,他已經習慣了我的糾纏。我甚至可以自己創(chuàng)造“小伙伴”,我捏的小泥人很活靈活現(xiàn)。媽媽在菜地里捏著泥團育苗,我就在一旁拿著自己掏一些泥巴捏出桌椅板凳,再來幾個小泥人,給它規(guī)規(guī)整整地擺上桌子,開飯!
沒人教過我,我卻懂得要把泥人放在太陽底下曬干才會變得堅硬,只是我的大白貓在與別的貓戰(zhàn)斗時打翻了我的泥人。它做錯事是從來不會有愧疚感的,我當它是好朋友,它覺得我只是好欺負。
外婆的弟弟我得叫舅爺,他是個收廢品的。他的廢品里有可以騎的自行車還有可以玩的小皮球,這都是暫時堆在我家?guī)旆坷锏摹N視脣寢尣蛔⒁馇那哪贸鰜硗?,有的時候竟然也會羨慕起舅爺的生活,騎著車穿遍大街小巷,收來各種別人不要但還有用的東西。
我后來也擁有一個自己的小皮球,很小很小一個,大概跟我肚子差不多大。皮球被越拍越高,高過我的頭頂,越高越讓人快活。
那個時候只要能夠吃飽穿暖有書可讀,那這個孩子就是十足幸運的。玩具、零食和游樂場都是林湛和清森這些孩子的專屬。
爸爸也是個內向的人,我的性格遺傳了他,但又恰好被媽媽暴躁大條的基因中和了一些,所以我是家里脾氣性格比較“正派”的一員。他不懂得如何與我相處,就像我不知道該怎么把“爸爸”兩個字時刻掛在嘴邊,那時還不懂把“愛爸爸”變成像“愛媽媽”一樣的習慣,即使在地震的那一天晚上,我驚嚇之余脫口而出的也是“媽媽!”
他笨拙地費盡心思來討好我,給我零用錢,讓我騎在他脖子上。他算是個有心的人吧,會把舊柜子里的螺絲帽拿出來跟我玩過家家,這種事情在媽媽眼里是不可理喻的,她沒法想象爸爸會跟我一樣幼稚。
爸爸心情好時會讓我給他梳頭發(fā),為什么會有梳頭發(fā)這出戲呢?我看林湛把她的洋娃娃帶來了幼兒園,羨慕之外告訴了爸爸,爸爸告訴我他可以做洋娃娃能做的所有事,而且他比洋娃娃更稀奇,林湛的洋娃娃可不會給她講笑話?。?p> 我把自己的彩色發(fā)繩拿出來,把爸爸的頭發(fā)揪起來,拿發(fā)繩固定好,直到滿頭都是直戳戳的“小竹筍”,媽媽笑得直不起腰,一直說著讓我和爸爸別耍寶。
衣柜只有一個角落是我的,看著稀稀落落的幾件衣服,我動起了歪心思。爸爸的衣服看起來也很不錯,我給穿起來試試,在鏡子前面左搖搖右晃晃,這不就是一條“裙子”嗎?
趁著他倆在看電視,我穿著爸爸的衣服搗鼓一番,外面套上大大的工作服,感覺自己像極了卡在桶子里的人。我穿著笨重的衣服,拖著爸爸的鞋子,是不是跟卓別林大師有什么相似之處?他們在看到我的那一刻,迸發(fā)出打雷般的笑聲,我也咯咯咯地笑起來。如果這個時候有相機可以記錄就好了,媽媽在我成年之后感慨起來那時沒有經常帶我去照相館拍一些照片,現(xiàn)在也對我小時候的模樣有些模糊了。
暑假里,二姨帶著她的女兒來了,我的大妹,一個叫園園的小姑娘。她比我小兩歲,胖嘟嘟的,但是生得白凈,很愛哭,被人盯著看久了就會哭。這次來,她們會常住外婆家,有小伙伴的到來我自然是樂意非常的。
外婆帶了些愁容,外公也是,連同著媽媽。二姨比上一次來瘦了些,她只是微笑著,眼里的光只聚焦在她的園園身上。
園園來了以后,我不再是唯一受寵的孩子,他們更心疼她,因為她內向、敏感、長期營養(yǎng)不良。她起初還不敢跟小花和白貓玩兒,她告訴我那是因為她以前被老家的狗咬過,她害怕它們的牙齒。最終,她在我的鼓勵下走近小花的狗窩棚,我喚來小花,它搖著尾巴過來,看到園園那刻,它愣了。我插著腰給它訓話:“她跟我一樣是要給你喂飯的!”它又搖起尾巴,沖著她慢吞吞走來,我拉著她的手去摸小花的鼻子,她笑著回頭看我,對我說:“濕濕的?!?p> 外婆關著房門訓斥二姨,“曉華就丟下你們娘倆走了,說是去打工,打工不就是為了賺錢養(yǎng)家糊口嗎?賣了所有的糧食,拿走錢說是去打工,你們在那邊餓死了也沒人知道!”
二姨嗚咽著:“這是媽你給我選的人??!”
外婆怒了:“能怪我嗎,如果你是個好好的女人,你也會找到一個好人家。”
二姨哭得更傷心了,我在門外聽到她抽抽搭搭的,但她還是說出忍在心里很久的話,“媽覺得我很丟你的臉吧,因為我發(fā)燒燒壞了腦子,我也不想生病,想像大姐那樣找個聽她話的人,生一個像小苗那樣乖巧的孩子??晌揖褪遣×?,你也不想要我?!?p> 外婆似乎理虧,反安慰起來:“你......你也是個好好的人,你要是像你大姐一樣在我們身邊,我和你爸能時時看著也是安心的。這話可不能跟園園說,她小,但長大想起來了可是會記恨你的?!?p> 為什么只有好好的人才能找另一個好好的人?好好的人的標準是什么?怎樣才能變成一個好好的人?我對這個好好的人不太理解,二姨羨慕我的媽媽,因為我爸爸很聽媽媽的話。媽媽可以隨時回娘家看自己的媽媽和爸爸,而她只能自己默默忍受。她受的苦比媽媽更多,因為她身處無依無靠的婆家,深夜時她會不會哭著想媽媽?
女人不是嫁人了就是潑出去的水,她們永遠都在心底記掛著媽媽的。不管媽媽待她們如何,是愛也好,恨也罷,媽媽總是會對女人今后的生活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也許媽媽有時會忘了,自己的女人總有一天也會變成媽媽,媽媽的女兒是下一個媽媽,記憶和習慣會一代代流傳......
我看著在竹椅上躺著睡著了的園園,還是像第一次看的那樣,她的夢里沒有糟心的事,她嘴角的口水亮晶晶的,是夢到什么好吃的了嗎?看來我這個姐姐得把零花錢取一點出來招待妹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