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已靠岸,人們陸續(xù)走下木船,并未各自散去,而是集合在灘頭。正像之前約定的那樣準備結(jié)伴而行。
馬耕田一家也是異常興奮,收拾大小包裹準備下船。少良走過來伸手將爹爹扶起,誰知道馬耕田剛站起來,又癱坐了下去。嘴里不住的說:“不好,不好,老毛病又犯了!”
“你的腰病又犯了?這可如何是好!”馬老太連連嘆息道。
少凱道了聲:“先下船再說!”說罷背起爹爹就走。
在灘頭上,人們看到馬耕田現(xiàn)狀,大多數(shù)人開始動搖起來。唯恐因為老馬而耽誤了行程,于是結(jié)伴而行的計劃也就逐漸破滅,散去的人越來越多,留下來的越來越少。
馬九叔父女兩個留了下來,跟著留下來的還有二十幾人。這些人其實都是無親可投,都指望跟著馬九去HLJ金礦淘金的。馬耕田怕因為自己的病情連累了馬九,勸解馬九帶人先走??墒邱R九執(zhí)意不從,其他二十幾人也只能跟隨一起前行。
一路向東,再向北,一行人饑餐夜宿也就才走了三天就已經(jīng)是筋疲力盡。尤其是馬耕田,有時候是被二郎、三郎背著走,有時候自己拄著木棍走,實在是耽誤行程。人群里也不時有人發(fā)起了牢騷。
這一日,由西向東跨過一座小石橋,眼前出現(xiàn)一塊方圓幾里路的小平原。大家不住嘖嘖稱贊,因為一路走來,不是山路就是丘陵。環(huán)顧四周,只見平原上滿是玉米高粱,綠油油的長勢極好。小平原南北兩側(cè)是山脈,南面的偏低,北邊的很高。平原里有個小莊村,大概二三十戶人家。莊村距離南邊的山腳三四里路,距離背面的山腳五六里路。村莊北面是大片的樹林,樹林里應該是有河流,隱約的流水聲不絕于耳。這條由西向東的馬路并不窄,也夠平整,筆直地穿村而過。
一行人走進村莊。發(fā)現(xiàn)莊里的人對他們既不表示好奇,也不表示畏懼,只是不冷不熱的看著他們。你若討水喝,他們也不拒絕,指一指院子里的水井,盡管自提自飲??梢娝麄儗τ谶^往的行人早已是司空見慣。
大家經(jīng)過商量,決定今天就在此莊落里歇腳過夜,于是打發(fā)少凱去尋找歇腳地。
少凱真是腿快,沒多久就回來通知大家,前邊不遠處有個寺院,可以嘗試落腳。本著出家人慈悲為懷的理念,想必去寺院歇腳過夜是最好不過。
靠近村子的東邊果真有個坐北朝南的寺院。寺院雖然不大,但還算整潔,不過卻無比安靜,也不知道寺院里是否有人居住。抬頭看寺門上的匾額,清晰寫著“清源寺”三個大字。
寺門是開著的,大家不由分說,一下子擠進了院子,但并不敢撒野,各自找地方癱坐在地休息就是了。
正當人們環(huán)顧四周的時候,從大殿里走出一位出家人。這個人身穿灰布僧衣,面容消瘦但氣色不凡,年齡七十上下,腳步穩(wěn)健,來到眾人面前打佛手道:“各位施主,既然來了,何不殿里休息?!?p> 馬耕田強忍著腰痛,站起身來,雙手合實道:“阿彌陀佛,我們遠地而來,準備下關(guān)東謀生路,想借貴寶地借宿一宿,打擾大師清修了?!?p> “多年以來時有來自河北、山東一帶的逃難之人路過此地,老僧早已是見怪不怪了。既然已經(jīng)來了,何不進殿參拜以求我佛保佑呢?”和尚答道。
眾人聽罷,起身跟隨和尚走進了大殿。
大殿正中是釋迦牟尼佛,兩邊是四大天王。隨著眾人跪倒參拜之時,和尚用木錘敲打銅缽,陣陣缽聲悠揚綿軟繞梁不絕,使人聽了無比輕松無比釋然,幾天來的勞累似乎隨這悠揚的缽聲逐漸化去。
當晚,眾人就落宿在了清源寺。有人睡在殿里,有人睡在了院子里,和尚并不與理睬。
次日一大清早,少聰就發(fā)現(xiàn)有人把馬九叔叫到了一邊,小聲低嘀咕著什么。少聰靠近偷聽。發(fā)現(xiàn)這些人在跟馬九叔商量是否可以先行,理由就是馬耕田身體不好會耽誤大家行程。只見馬九叔連連搖頭表示拒絕,他們也只能無可奈何地就此作罷。
正當大家收拾行李準備動身。十三歲的少聰站在臺階上大聲說道:“馬九叔,大家先不要急,能不能聽我說幾句!”
眾人一聽,都紛紛放下了行李,等待著少聰繼續(xù)說下去。
“馬九叔,我們離開山東的目的是什么?”少聰問道。
還沒等馬九叔開口,眾人就七嘴八舌的說著“下關(guān)東,謀活路唄”。
“那么我問大家,這里是不是關(guān)東?”少聰問道。
這個問題一出來,眾人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有人說“這里也算是關(guān)東,山海關(guān)以東就是關(guān)東”,也有人說“只要是關(guān)外都算是關(guān)東。”
“既然這里就是關(guān)東,我們?yōu)槭裁床痪偷匕布伊裟兀咳绻欢ㄈLJ,最起碼還要個把月行程。大家身上的干糧還能吃多久?我估計接下來就得邊走邊乞討,說不定HLJ沒到,我們自己已經(jīng)沒命了。”少聰說到這里,眾人議論紛紛。
少聰下意識地向旁邊的禪房掃了一眼,發(fā)現(xiàn)那個老僧人正站在窗邊。于是接著放大音量說道:“我們一路走來,不是山就是嶺,唯獨走到這里地闊人稀,有山有水,莊稼張勢極好。還有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人不錯,尤其是清源寺的老師傅,我相信他大慈大悲,一定能幫我們指條明路出來,定能幫我們解決落地生根的問題?!?p> 少聰?shù)脑拕傉f完,禪房里的和尚走了出來。打佛手道:“阿彌陀佛,真是眾人皆魯莽,唯有孩童最靈清。小施主說的別無道理,大好河山就在眼前,又何必舍近求遠呢?”
眾人真如醍醐灌頂,一時間熱鬧起來,都表示贊成,就連馬九叔也一時打消了北上淘金念頭。
以馬耕田和馬九為代表走進老和尚的禪房。向老和尚了解當?shù)仫L土人情并咨詢落戶生根事宜。老和尚當然也是樂意之至。
從老和尚的口中得知和尚法號“了塵”,人們都稱呼他了塵師傅。了塵今年七十有一,二十幾歲就已經(jīng)出家清源寺。
莊村西頭有一座小石橋。此橋由三塊大石堆砌而成。東西各一塊,又有一長石橫跨其上,橋長過丈,面寬四尺有余,石側(cè)刻有“奈何”二字。此橋是何人修建,又是什么年代修建并無知曉。橋下并無河流,只是雨季南山下水流經(jīng)此處時才有行人出村過橋,而平日里人們都習慣走石橋兩側(cè)。正因為橋身有“奈何”二字,故而此橋得名“奈何橋”。或許是先有了奈何橋后來才有此莊村的緣故,于是此莊村也被稱為“奈何橋”。平日里本莊人談話長把村口的奈何橋稱為“小石橋”,這樣一來二去“奈何橋”三個字就只代表了本莊村。
奈何橋地理平坦開闊,南北兩側(cè)是連綿的山脈,山脈也沒有名字,本地人只稱呼南山、北山。入村出村只有一條馬路,此馬路是東西兩個縣城的必經(jīng)之路。西邊出小石橋距離凌城縣城三十里,東邊出村距離左旗縣城三十里。北山腳下有一條自西向東的河,因為發(fā)源于西邊凌城故而叫凌河。凌河水流湍急,經(jīng)久不息,是當?shù)厝说哪赣H河。凌河兩岸長滿了楊樹,大片的楊樹林正是本地人蓋房搭屋取材之處。莊里的農(nóng)田主要集中在東、西、南三個方位。高粱、玉米、大豆、谷子、蕎麥、芝麻等多種農(nóng)作物都可以種植,尤其是本地人都在種植著一種特殊的東西,就是罌粟俗稱大煙,這個東西就是本地的經(jīng)濟來源。
莊里人以蒙古族人居多,尤其是以齊、白兩家為代表。莊里的大部分良田都歸這兩家所有,自然這兩家就是莊里的富戶。
蒙古人性格憨厚,做事耿直,極為崇信佛教。清源寺雖然只有了塵一個和尚,但吃喝用度從不為難。尤其是齊、白兩家不但保證了了塵和尚的米面油鹽,就連寺里的雜務也會定期派專人來忙活一番。
讓了塵師傅為難和擔心的是雖然莊里人平日里自由懶散,但極度排外,對外來人頗為反感,尤其是這齊、白兩家。
當了塵講到此地之人極度排外,眾人的心情一下由興奮變得沉悶起來。馬耕田雙手合實道:“還有勞大師指點一二,從中化解才是?。 ?p> 了塵微閉著雙目,思索了片刻,又慢慢睜開,環(huán)視了一下,指著少凱道:“小施主,你說呢?”
少凱胸脯一拔道:“大師,我自幼習武,自以為功夫了得,雖從不欺負他人,但也從來不怕他人耍橫!”
了塵聽了,搖了搖頭道:“年輕人,休得猖狂,火槍,火槍聽過嗎?”說著又指著少聰問道:“小娃娃,你來說說吧?!?p> 少聰規(guī)規(guī)矩矩道:“大師傅,下關(guān)東能夠安家立命,無非是淘金賺錢買房置地,要不就是開荒種田蓋房搭屋,此地沒有金礦、銀礦,那我們只能是靠開荒種田。只要讓莊里人知道我們不會占用他們的田地,我們是靠開荒,開那些本地人不喜歡的荒地。我們蓋房搭屋也是遠離他們,蓋在他們不愿意去,不喜歡去的地方。我想本地人會答應的?!?p> 了塵聽了,哈哈大笑道:“此娃可教也!老僧想說的話都被他說中了?。∏f里人大多只滿足于溫飽,生性散漫,吸食鴉片者不在少數(shù)。南山腳下大片荒地,只要略加平整,何愁不能安家立命呢!”
眾人聽了,無不興奮異常。了塵又告訴了眾人南山有泉,冬天水少,夏日成湖,只要略加疏導,人可飲用,田可灌溉。
眾人又在寺里落宿了一宿,次日來到南山角下,果真大片荒地,正像了塵師傅說的那樣,只要略加平整足可種田搭屋。
眾人有說有笑,一時舍不得離開。席地而坐,一直高談闊論到天色漸黑。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正當眾人準備離開之時,就發(fā)現(xiàn)遠處來了一只馬隊,騎馬的人手持火槍,嗷嗷亂叫,瞬間就把眾人圍了起來。只見他們一個個黑灰膜臉,用火槍指著眾人說道:“我們是此地的強人,請把錢財都拿出來!”
眾人嚇得縮作一團。少聰緊緊拉著少凱的手不停地說道:“三哥,千萬別惹事,他們有火槍?!?p> 少凱雖然愛逞能,但此時也只是緊握拳頭不敢貿(mào)然行事。
正當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只聽見馬九叔大聲說道:“各位,各位好漢,我們是山東來的,我們是闖關(guān)東的,家徒四壁靠一路乞討才來到貴寶地,哪里有什么錢財!”
“一伙窮鬼!沒有錢財還不快滾!”馬賊說著朝著天空噼噼啪啪的放起了火槍,四射的火花里映照出一張張兇狠的面孔。
火槍響過,只聽見一個馬賊喊道:“兄弟們走!去莊里搶!”
話音未落,一群馬賊風一般的沖下山去,轉(zhuǎn)眼間消失在了夜幕之中。
在看眾人,全部癱軟在地,有人放聲大哭。本來就有腰疾的馬耕田這下連坐也坐不住了,筆直地躺在那里。一項剛強的少凱此時也是瑟瑟發(fā)抖。
過了許久,眾人陸續(xù)緩過神來。馬九叔說道:“老哥哥,那個了塵和尚只管報喜不報憂。此地鬧馬賊他不說,害得我們差點把命丟!我看此地不可久待,我們應該盡快離開,還是去HLJ吧?!?p> 所有人都附和道:“對!此地不能待,我們要馬上離開!”
馬耕田無奈地點點頭說道:“好吧,全聽大家,此地不養(yǎng)爺,必有養(yǎng)處!”
少良背起爹爹,和眾人匆匆地下了山,向清源寺走去。
眾人剛踏進寺門,留守的馬老太和青禾就迎了出來。可是看到眾人神色慌張,惶恐不安的樣子,她們兩個人也變得膽戰(zhàn)心驚起來。
“老嫂子,這個地方不能待,鬧馬賊!趕緊收拾東西,馬上離開吧!”馬九叔說著,匆匆地收拾行李。與此同時,其他人早把自己的衣物拿到手里了。
“兄弟,我們要不要跟了塵師傅做個道別?”馬耕田問道。
“道什么別!老和尚報喜不報憂,差點害了我們?!瘪R九氣沖沖的答道。
“馬九叔,你們先走吧!我爹腰疾嚴重,我們怕是要等爹病好了才能趕路了?!鄙俾斦f道。
馬耕田還要說話,少聰拉了拉爹的衣角。老馬無奈的搖了搖頭,不做聲了。
聽到老馬一家暫不同行,其他人反倒開心起來。催促馬九趕緊動身。
就這樣馬九帶著女兒青禾和其他人等走出了清源寺,與馬耕田一家做了道別,依依不舍地又踏上了北上的路。
老馬望著眾人遠去的身影,敲打著自己的腰嘆聲道:“哎!要是能結(jié)伴同行該多好,都怪我這個腰啊!”
“爹!你就別嘆息了。是好事,是好事,奈何橋就是我們安家立命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我們不走了!”少聰一臉的得意道。
馬耕田回頭看著少聰,卻一臉的狐疑。
.........
了塵師傅的禪房門關(guān)著,燈卻還亮著。忽然房里傳出聲音:“馬老弟!請幫忙把寺門關(guān)了。對面的廂房有炕有燈,請進去休息吧?!痹捯舴铰?,燈熄了。
少凱腿快,三步兩步就來到廂房門口,用手一推,門就開了。取出火折子吹燃,四下里一看,果真有條大炕,炕上有席,席上有桌,桌上有一盞油燈。點燃油燈,全家人這才仔細觀看。
其實這是一間廚房。炕旁有灶,灶上有鍋,鍋臺旁擺滿了盆碗碟盞、水缸、米缸、油缸一應俱全。馬耕田命令兒子們不可妄動。一家人團座在炕上,互相看著,半晌無語。疲憊、驚慌一時被拋到了九霄云外,或隱或現(xiàn)的歸宿感充斥在每個人的心底。
當一家人躺下后,這無比舒適安靜的氛圍卻久久不能使他們?nèi)胨?p> “少聰!你人小鬼大,來說說吧?!瘪R耕田微閉著雙眼問道。
少聰眼望著頂棚說道:“昨天的馬施主變成了今天的馬老弟。昨天睡大殿,今天睡席炕。有鍋有灶,明天還要吃面湯。爹!娘!以后我們就是奈何橋的人了?!?p> “我沒問你這個,馬賊的事,說說馬賊!”馬耕田道。
少聰微微一笑道:“他們不是馬賊!”
這話一出,少良、少凱豁然坐起,盯著少聰,等他繼續(xù)說下去。
“那伙人的三個動作,我就斷定他們不是馬賊。其一:手里提著火槍,但沒有其他兇器;其二:七人七馬,槍響了七聲;其三:說是進莊里搶,但莊里安靜如初。”少聰神叨叨地說道。
“說仔細點!”少凱催促道。
“三哥,漁村海三爺家也有火槍,你是知道的。平日里我看他們家的護院王獨眼訓導家丁的時候說過,火槍雖然管用,但也只是一槍的買賣,因為這東西裝填彈藥十分麻煩,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輕易放槍,槍響過后,就得動用大刀長矛。今天那伙人,只帶了火槍,而且很草率地就扣動了扳機,無非是嚇唬嚇唬人罷了。至于說要到莊里去搶,你們也看到了,這莊里還不是安靜如常?!保俾斕咸喜唤^地說道。
“那你說,我們又怎么能待的下去呢?”少凱接著問道。
“莊子里就二十幾戶人家,如果我們這些人都留下來,最起碼也有十幾戶。一下子占了本地人一半,人家當然不愿意了。不過馬九叔帶人這么一走,就剩下了我們一家,事情就好辦多嘍!剩下的事,明天等了塵師傅給我們講吧?!保f著,少聰側(cè)過身去不再做聲了........
次日天明,老馬一家早早地起了床。煎餅、大蔥、涼水胡亂地填飽了肚子。老馬強忍著腰疾,早早地坐在了大殿臺階上。少良、少凱拿起掃帚掃起了院子。
禪房門開,了塵走了出來。老馬忙湊了上去,喋喋不休地把昨天山腳發(fā)生的事講了一邊,當講到后來馬賊入了莊。
了塵道:“回莊就對了,不然他們能去哪里呢?”
老馬聯(lián)想到少聰所云,也就不再說下去了。
“佛家有云:話說明不可說透,來者為客,去者為友,是去是留皆靠緣分,凡事不可強求。對面廂房就留給馬老弟一家暫住,房中的油鹽米面盡可使用,就準備在奈何橋安家立戶吧?!绷藟m說道。
自此,老馬一家住進了清源寺。經(jīng)了塵師傅引薦,又認識了本莊大戶齊、白兩家,并租借了農(nóng)具,種子等開荒耕種之物。后又經(jīng)了塵指導,將開荒出來的田地種上了短季節(jié)作物:蕎麥,大豆。
.........
秋風過處,東北大地一片豐收的景象,奈何橋也不例外,老馬一家也是收獲頗豐。掐指算來,老馬一家住進清源寺已經(jīng)三個月有余。這一日老馬又走進了塵的禪房打算咨詢接下來的計劃。
了塵師傅似乎什么都知道,還沒等老馬開口,就說道:“寺院左側(cè)有一塊空地,空地本屬于寺院所有,原本也有建筑,只是年久失修,如今堆滿了碎石亂瓦。你若蓋房,石料磚瓦可就地取材,房架木料可從莊北楊樹林取之,但需另外準備錢財以支付木工、泥水工匠?!?p> 了塵說到這里,老馬開心道:“大師有所不知,我本人即是木工出身,小則桌椅板凳,大則蓋房、造船、做壽材。而且我家二郎少良自幼跟隨于我,不說是手藝精湛,但也算是學有所成?!?p> 了塵笑道:“那是最好不過,你們父子盡管按現(xiàn)有資源、本事做準備。泥水磚瓦工匠的開銷需節(jié)衣縮食慢慢集湊,等一切準備就緒即可動工蓋房?!?p> .........
與了塵探討過后,老馬回到住處又召集一家人做了二番探討。當談到萬事俱備只欠需集湊泥水工匠等人工費用時候。
誰知少凱一跳多高,從懷里掏出一硬物,往炕上一擲道:“爹!夠不夠?”
定睛一看,是一枚金手鐲。老馬先是一驚,又輕輕搖了搖頭。
少凱往懷里一摸,又是一硬物擲在炕上道:“爹!夠不夠?”
定睛一看,又是一枚金手鐲。一家人驚呆了,半晌無語。
“三哥,你把海三爺家害得好慘??!”少聰說道。
.........
第二年秋八月,又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關(guān)東來客----山東馬家正是搬進了奈何橋清源寺旁嶄新的三間大瓦房內(nèi)。雖然房舍遠不及本莊齊、白兩家,但一點都不比其他莊戶人家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