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明靖江王

第九十九章 舊情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4287 2021-06-23 13:48:21

  “監(jiān)國,吾軍還有五日可至衡陽。”

  朱亨嘉點(diǎn)點(diǎn)頭,衡陽可是座歷史名城,“塞下秋來風(fēng)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衡陽,亦名“雁城”。

  “全軍加速行進(jìn),讓將士們把軍歌唱起來?!?p>  “云從龍,風(fēng)從虎,功名利祿塵與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蕪。看天下,盡胡虜,天道殘缺匹夫補(bǔ)。好男兒,別父母,只為蒼生不為主。手持鋼刀九十九,殺盡胡兒才罷手。我本堂堂男子漢,何為韃虜作馬牛。壯士飲盡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頭。金鼓齊鳴萬眾吼,不破黃龍誓不休!”

  “萬眾一心兮,群山可撼。惟忠與義兮,氣沖斗牛。主將親我兮,勝如父母,干犯軍法兮,身不自由。號令明兮,賞罰信。赴水火兮,敢遲留。上報(bào)天子兮,下救黔首。殺盡倭奴兮,覓個(gè)封侯”??

  十五萬大軍威武雄壯的歌聲,將衡陽西部的祁山震得地動(dòng)山搖。

  “報(bào),明軍已過祁山”。

  “再探!”

  “喏!”

  清智順王尚可喜神色凝重,將心腹許爾顯喚了過來。

  “許將軍,汝速帶人將各位將領(lǐng)的家眷送往武昌”。

  此次南征,為了充分調(diào)動(dòng)各位漢奸的積極性,英明睿智的攝政王多爾袞流露出了在南方劃塊地盤給他們裂土封王的意思,并允許他們攜帶家屬。

  這一下,三位王爺瘋狂了,對著明軍拼命地打。軍紀(jì)也好了很多,指不定打下的哪塊地盤,以后就是自己的封地,可不敢亂搶亂燒亂殺。

  攝政王真是睿智??!不過“多爾袞”這名字,滿語意思為“狗獾”。這種小生靈,胖乎乎的,又蠢又笨,似乎和睿智不太搭。

  湖廣不好打,尚可喜趕緊將家眷們往后方送。

  尚可喜的本部兵馬兩萬,又收編了黃朝宣降兵三萬,還收攏了其他一萬雜軍。

  看上去不少,其實(shí)能戰(zhàn)的只有他的本部兩萬人。

  他令部將先啟玉領(lǐng)兵五千守郴州;班志富領(lǐng)兵五千守耒陽;自己領(lǐng)兵五萬守衡陽。

  ??

  明軍中軍大帳里,朱亨嘉開著李明忠的玩笑。

  “李將軍,汝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皆有舊,上了戰(zhàn)場可下得去手?”

  李明忠當(dāng)年在皮島,以昌邑主簿身份,從毛文龍軍。和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關(guān)系都很好。尤其和孔有德、耿仲明二人,兄弟相稱。三個(gè)人經(jīng)常在一起慷慨談兵、飲酒唱歌(“飲酒唱歌,皆自負(fù)”)。

  努爾哈赤在遼東大殺漢人,遼民的孤兒很多,毛文龍收了幾百個(gè)孤兒做“義子”、“義孫”。

  清恭順王孔有德,還有個(gè)名字叫毛永詩。他全家死于韃子之手,和兄長孔有性投毛文龍。毛文龍收他為養(yǎng)孫,賜名永詩。

  清懷順王耿仲明,家人遇害后,為毛文龍部將,是孔有德“義兄”,軍中人稱“孔耿”。

  清智勝王尚可喜,還有個(gè)名字叫毛永喜,父母、兄長皆死于清軍手。毛文龍收他為養(yǎng)孫,賜名永喜。

  李明忠跟清人也有仇。當(dāng)年他在昌邑城當(dāng)主簿,清軍攻破昌邑,屠城,家人遇害。

  后來,毛大帥被袁崇煥殺了,孔有德、耿仲明投了登萊巡撫孫元化,李明忠留在皮島繼續(xù)抗清。

  再后來,登萊事變,兩人造了大明的反,要投清。他們跑到皮島,邀李明忠一塊去。李明忠火了,你們這些不要祖宗的東西,忘了和韃子的血海深仇了嗎?吾李明忠,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

  他跟這兩人割袍斷義,對他倆曰:“中原人當(dāng)歸中原,異地富貴非我愿也”,單騎返回京師,向崇禎帝上書言平遼方略。

  又后來,此三人成了清國三順王,李明忠投了史可法,成了廣東西山參將。

  皮島兄弟,反目成仇!

  歷史上,李明忠反清,被耿仲明的兒子耿繼茂俘虜了。耿繼茂一見是李明忠,親熱得不得了,給李明忠磕頭,“居然是您呀,李叔叔,您要是歸降可封侯”。

  李明忠仰天大笑:“唉,我和你父親在皮島分別時(shí),如果愿意跟他一起投降,如今分藩開府,又算得了什么呢?大明遺臣,力盡而死,你不要再說了。快快殺我!”(“嗟乎!吾與汝父別皮島時(shí),肯降心向北,今分藩開府,豈足道哉!大明遺臣,力盡而死,夫復(fù)何言?。?p>  聽見朱亨嘉擔(dān)心自己不忍對以前的皮島兄弟下狠手,李明忠氣得滿臉通紅。

  “吾早已和此三賊割袍斷義,誓取三賊首級來報(bào)監(jiān)國”。

  言罷,李明忠憤然離開中軍大帳。

  他剛走,鄭封溜了進(jìn)來。

  朱亨嘉笑謂他:“鄭卿,李將軍對大明赤膽忠心,卿這招可有點(diǎn)損??!”

  鄭封一笑:“監(jiān)囯,請將不如激將。李將軍性格沉穩(wěn)、深諳兵法,惜乎用兵過于保守。此戰(zhàn),吾軍拚的就是時(shí)間,必須搶在孔有德回師前,拿下衡州、長沙。所以,須得激李將軍一激,讓他快點(diǎn)打”。

  朱亨嘉指著鄭封,笑得前仰后合。

  “鄭卿啊鄭卿,別人的心只一竅,卿卻有七竅。好一顆七竅玲瓏心也!”

  ??

  李明忠回到軍營,羞憤難忍,喚部將陳上川、鄧耀、楊彥迪入帳議事。

  此三人皆大明忠貞之士,歷史上一直堅(jiān)持抗清。后來兵敗后,退往安南國,成了后世越南華族的祖先。

  三人見李明忠怒容滿面,驚問:“大帥何故動(dòng)怒?”

  李明忠道:“今日監(jiān)國召吾,言及皮島舊事,疑吾對三賊有舊情。與三賊有舊,實(shí)吾恥耳。此恥唯有以賊之血來償。明曰,汝等可愿隨吾死戰(zhàn)?”

  三將亦大怒:“大帥之恥,即全軍之恥也,末將等愿隨大帥死戰(zhàn)!”

  李明忠點(diǎn)點(diǎn)頭:“汝等回營好生休息,明日一早,兵發(fā)熊羆嶺。”

  ??

  熊羆嶺,因山勢嶒峻盤踞似熊羆而得名。當(dāng)?shù)孛裰{曰:“熊羆離地三尺三,人過要低頭,馬過要離鞍”。

  尚可喜令參將李之珍領(lǐng)兵五千守熊羆嶺。李部有一千尚軍老兵,四千黃朝宣降兵。

  李明忠部三萬,直抵熊羆嶺下。他見熊羆嶺地勢太險(xiǎn),命部將鄧耀領(lǐng)兵七千先打熊羆嶺附近的靈官殿。

  放了一陣火炮,轟擊清軍。

  火炮剛停,鄧耀揮舞雙刀,一馬當(dāng)先,陣斬清將三人,部下感奮,皆死戰(zhàn)。

  明軍擊敗清軍后,驅(qū)趕著清軍往熊羆嶺撤退。

  清軍撒開腳丫往山上跑,明軍舉著刀槍在后面追。

  明將陳上川、楊彥迪分兵攻打熊羆嶺兩翼。

  將士們五人一組、兩人舉盾、三人持銃,向上仰攻。無數(shù)明軍,一組、一組地奮勇登山,象一股股紅色的波濤。

  “轟!”

  一枚枚火炮在明軍中爆炸,帶走一條條鮮活的生命。

  一名明軍剛登上山腰,一支流箭射穿脖頸,時(shí)間一下停頓,栽倒。

  又一名明軍被山上的礌石砸中,連人帶石滾下山去。

  仗正打得激烈,山上的清軍,忽見靈官殿方向,來了一群己方潰軍,往山頂跑來,一邊跑還一邊喊著:“敗了!敗了!”

  熊羆嶺清軍大多是黃朝宣部降兵,之所以堅(jiān)持到現(xiàn)在,是因?yàn)樯砗笥猩熊娎媳鴱棄骸,F(xiàn)在一看己方敗了,再也彈壓不住,撒腿就往后山跑。

  “后退者,斬!”

  尚軍老兵,掄刀一舞,一顆顆腦袋落地。

  沒用,逃兵太多了。尚軍老兵僅一千人,實(shí)在殺不過來。

  殺急了,這些逃兵舉刀反抗,山頂亂成一團(tuán)。

  李之珍只得率部后撤。剛逃下山,明軍大將楊彥迪殺到,手起一槍,刺透其后背。

  此戰(zhàn),只打了三個(gè)時(shí)辰,殲滅清軍四千,逃回四明山者不足五百。

  清四明山守將乃是副將陳武。陳部有兵一萬,一千五百名尚軍老兵,八千五百名黃朝宣降兵。

  尚可喜把降軍擺在前方,是因?yàn)樗犝f明軍勢大,存了保存實(shí)力的念頭。當(dāng)了這么久的漢奸,尚可喜深諳做漢奸之道,那就是手里得有實(shí)力。

  你有實(shí)力,主子才會(huì)給你肉吃。把老本都拼光了,在主子面前就不值錢了。

  若不是畏懼清國軍法森嚴(yán),尚可喜甚至打算不戰(zhàn)而棄衡陽。

  陳武聽聞明軍不到一日就攻下了熊羆嶺,大驚。他令部將分守登仙崖、野牛坪各處,自己率中軍守四明山主峰騰云嶺。

  騰云嶺有大大小小的山峰三十六座,很高,比兩個(gè)熊羆嶺還高。但它之所以叫“騰云嶺”,并不是因?yàn)楦?,而是因?yàn)楹芫煤芫靡郧?,山里住著一位仙人,叫“騰云祖師”?,F(xiàn)在兩軍交戰(zhàn),打擾了這修仙圣境,罪過!罪過!

  陳武想,就算明軍一天攻下一座山峰,怎么也能堅(jiān)持一個(gè)多月,足以等到王爺?shù)脑娏恕?p>  李明忠來到四明山下,見群山無涯,起伏相連。不由嘆道:“山高我為峰,一覽眾山小”。

  忽報(bào)監(jiān)國又遣白文選、馮雙禮二將各領(lǐng)兵一萬來助戰(zhàn),這二人皆是大西軍降將

  李明忠謂二將曰:“吾以結(jié)交漢奸為恥,二位以曾經(jīng)做賊為恥。此雪恥之戰(zhàn)焉,不可不奮勇!”

  白、馮二將慨然應(yīng)喏。

  李明忠令白文選攻登仙崖;馮雙禮攻野牛坪;自率陳上川、鄧耀、楊彥迪三將攻騰云嶺三十六峰。

  沒什么兵法妙策,堂堂正正而戰(zhàn)。兵多欺負(fù)兵少,人狠欺負(fù)人慫。

  清軍沒料到明軍從各個(gè)山頭同時(shí)進(jìn)攻,一時(shí)間處處鋒火、方寸大亂,首尾不能兼顧。

  明軍將士不顧生死地沖山,倒下一批,上來一批。清軍大部是降兵,作戰(zhàn)意志不強(qiáng),明軍又打得極兇狠。這股狠勁嚇住了清軍,他們紛紛棄山而逃。

  不到兩天,清軍丟了一半的山頭。陳武怕被明軍切斷后路,困死在山頂。不得不領(lǐng)殘兵,往衡陽逃竄。

  陳武逃了三十里,喘息剛定,忽報(bào)尚可喜派總兵張?jiān)李I(lǐng)兵五千來援。二人合兵一處,往衡陽退卻。

  “噠噠噠!”

  馬蹄聲聲,烏云滾滾,明軍的騎兵追過來了。

  當(dāng)先一員老將,白馬紅袍,身材雄偉,五官緊密,輪廓分明。金色的八瓣黃明盔下,一雙劍眉豎立,眼神銳利,寒光凜凜。

  大明定西侯李明忠,帶著一千精騎殺到。追上清軍,也不廢話,從箭囊中取出一支長箭,拉開復(fù)合短弓,“嗖”的一箭,射落清軍號旗。一桿馬槊上下翻飛,將清兵一一刺于馬下。

  槊是茅的一種,外形和槍很像,只是比槍更長、更粗、更重,鋒刃上有明顯的破甲梭,鋒利若寶劍。因?yàn)槌林?,一般的明軍用不了,李明忠,大將也,舉重若輕,擋者披靡。

  將是兵的膽,大將奮勇,明軍自然敢戰(zhàn)。陳武部已被明軍殺喪了膽,落荒而逃,又沖亂了張?jiān)啦康能婈嚒堅(jiān)罒o法,只得跟著陳武一起逃。

  步兵遇到騎兵,只能結(jié)陣而戰(zhàn),想跑是跑不掉的。

  李明忠也不著急,領(lǐng)著一千精騎慢慢追殺。遇到有投降的清軍,即令其放下兵器,跪于路旁。

  追了幾十里,李明忠追上陳武,一槊刺于馬下。

  ??

  “什么?才三天就丟了熊羆嶺、四明山?”

  衡陽城里的清智勝王尚可喜目瞪口呆,半晌才發(fā)問:“明軍先鋒何人?”

  “稟王爺,明軍先鋒是定西侯李明忠。”

  尚可喜一楞:“是他啊,難怪打本王打得這么狠!”

  “李兄啊李兄,弟知道兄痛恨弟做了漢奸,可兄又怎知弟的苦衷,但凡有一條活路,怎會(huì)走這條絕路!”

  尚可喜和孔有德、耿仲明不同,他降清真的是被人逼的,被上官逼的。

  孔有德、耿仲明造反失敗后,約尚可喜一起降清,尚可喜不從,不但不從,還領(lǐng)兵打他倆。你們這兩個(gè)不要祖宗的狗東西,吾非砍了你倆不可!

  因?yàn)樘娲竺髌脚延泄?,尚可喜被擢為副將,駐守廣鹿島。

  然而,很快地,他的噩運(yùn)就來了。欣賞他的總兵黃龍戰(zhàn)死了,換了個(gè)叫沈世奎的當(dāng)東江總兵。

  此人跟尚可喜有私仇。

  在大明朝要是得罪了上官,那是要掉腦袋的。沈世奎想騙尚可喜至皮島,然后再誣他謀反,加害。

  事機(jī)不密,尚可喜知道了。

  沒法子,得罪上官了,留在大明只有死路一條。走投無路,尚可喜只好降了清。

  皇太極聽說尚可喜來降,大喜,出城三十里迎接,規(guī)格和孔有德、耿仲明歸降時(shí)一樣隆重。

  皇太極精通權(quán)謀之術(shù),他見來降的漢人很多,分而治之。令孔有德、耿仲明領(lǐng)一軍,為“天佑軍”;尚可喜領(lǐng)一軍,為“天助軍”。兩軍各不統(tǒng)屬,互相競爭。成功地挑得遼東三礦徒,內(nèi)部不合。大家誰都不服誰,自然只能服他皇太極。

  就這樣,本來桀傲不遜,動(dòng)不動(dòng)就亮刀子造反的遼東三礦徒,被皇太極三兩下收拾得服服帖帖,比狗都聽話。

  聽說明軍的先鋒是李明忠,尚可喜眼眶濕潤了,忘不掉的皮島舊事涌上心頭。

  “故人重逢,吾當(dāng)退避三舍!”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dòng)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