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南明靖江王

第六十三章 豪格

南明靖江王 泱泱大明 2290 2021-06-06 00:48:48

  風勁角弓鳴,

  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

  雪盡馬蹄輕。

  漢中天臺山原始森林,一隊精銳的騎士大聲嚎叫著,將成群的野豬、狼、狐等從森林中趕出。

  “主子,快看,有白鹿!”

  高大神俊的棗紅馬上,端坐著一名氣宇軒昂、相貌英俊、身軀凜凜、不怒而威的中年錦袍將軍。此人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語話軒昂,吐千丈凌云之志。高挺的鼻梁,堅毅又霸道;冰藍色的眼眸,多情而冷漠。渾身上下,散發(fā)出凌厲的氣勢,仿佛是一只坐在王座上的金色貔貅。

  “嗯?真的有一只白鹿呢!”

  騎士戴上鐵板指,熟練地左手挽弓、右手拉弦,行云流水、快如閃電。

  “嗖”的一聲,白鹿應聲倒地。

  “恭喜王爺,漢中得鹿!”

  三名將領隨著恭賀聲,飛馳到將軍馬前,勒馬佇立。

  其中一人,身長八尺、濃眉鳳眼、燕頷虎須,聲若巨雷,膚如黑炭,乃清國第一巴圖魯,瓜爾佳·敖拜。

  另一人,臉生橫肉、目露兇光、身長七尺、一身殺氣,乃清國固山額真董鄂·都類,都類是清開囯五大臣之一何和禮的兒子,母親是清太祖努爾哈赤之女,身份尊貴。

  又一人,頰若刀裁,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乃是尚書覺爾察·星訥。

  見三人恭賀自己射中白鹿,棗紅馬上的將軍、愛新覺羅·豪格爽朗一笑:“敖拜、都類、星訥,你們也別閑著,去比試一下箭法。誰的獵物多,本王重重有賞!”

  三人領命而去。

  豪格卻緊盯著白鹿,沒有了圍獵的心情:“漢中得鹿,真的是吉兆嗎?”

  ??

  這清國的天下,本來應該是豪格的。

  愛新覺羅·豪格,清太宗皇太極長子,母親是大福晉烏喇納喇氏(1623年母親因為違反努爾哈赤不許乘轎的命令被廢)。

  愛新覺羅家不容易!太祖努爾哈赤當過遼東總兵李成梁的家奴,自己都經常吃不飽飯,就別提他的兒子們了。十六個兒子中,年長的幾個,小時候都吃過很多苦。要每天不間斷地打獵、砍柴,才能勉強填飽肚子。

  以致于清太宗皇太極經常拿自己小時候砍柴、打獵這些事教育滿洲的王公貴族:我大清怎么得的天下?吃苦吃出來的!所以你們不能慣著家里的小崽子們,要磨練他們,讓他們多吃點苦。

  皇太極身體力行,給了長子豪格無微不至的愛。

  怎么個愛法?讓他吃苦。

  一是請老師教豪格學習滿蒙漢三族文化;二是打仗的時候帶豪格體驗生活。

  十一、二歲,豪格就見識了戰(zhàn)爭的殘酷;十四歲就出征殺人;十七歲時,厲害了,手刃敵方大將。那一年豪格奉命征討蒙古扎魯特部,他表現(xiàn)突出,親手斬殺了扎魯特部的貝勒鄂齋圖。

  豪格不僅武藝精湛、力大無窮,還極有謀略。

  天聰七年,皇太極與諸貝勒、大臣商討興國大計,他問諸臣:明國、朝鮮、察哈爾這三個地方,先打哪個?豪格說:“應該先攻打明國,如果我們僅僅得到了錦州,其他的城池卻得不到,那就會曠日持久,勞師疲眾,不利于我。所以應該從蒙古繞道進入,并且曉諭當地的各個明朝村落,我們進入是因為他們的君主不肯和我們議和,他們就會怨恨崇禎帝。再采用更番法,等到我們馬肥的時候,增加大炮的數量,一支人馬出寧遠,一支人馬出蒙古舊道,夾攻明朝的山海關。如果還不能攻下來,就在附近屯兵并招募當地的流賊,駐軍在通州,等到明軍懈怠的時候再攻打他們。如果那樣的話,朝鮮、察哈爾就可以緩緩圖之了?!?p>  他的見解受到了皇太極的贊賞,他夸豪格有將帥之才。皇太極可是位嚴父,得到他的夸獎真得不容易!

  崇德八年,皇太極猝然崩蝕,生前未立遺旨。有實力的王公貝勒爭相覬覦皇位。

  如果是在大明朝,不用議,祖制規(guī)定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板上釘釘是豪格的。

  清國不行,信奉實力為王。天子者,兵強馬壯者為之。

  豪格爭奪皇位的主要競爭者就是多爾袞。

  豪格雖然叫多爾袞十四叔,但是比多爾袞大三歲,軍中資歷也比多爾袞老。又是先帝長子,繼承大統(tǒng),合情合理。成為眾人擁立的對象。

  豪格手上有皇太極的兩黃旗、自己的正藍旗,三旗人馬。

  多爾袞手上有兩白旗,兩旗人馬。

  豪格對多爾袞,三比二,暫時領先。

  另外中立派,掌控兩紅旗的代善、掌控鑲藍旗的濟爾哈朗也傾向于豪格。

  爭奪皇位的大戰(zhàn)從崇德八年九月二十一日開始,雙方火藥味很濃。為了支持豪格,圖爾格、索尼、圖賴、錫翰、鞏阿岱、鰲拜、譚泰、塔瞻等兩黃旗大臣佩劍上殿。他們流著淚說:“先帝對我們的恩情有天大。要是不立先帝的皇子,我們寧愿以死追隨先帝于地下!”多爾袞不甘示弱,兩白旗也拔了刀。

  這個時候,一個女人一針見血地看到了問題的本質:決定皇位歸屬的不是豪格,也不是多爾袞。而是中立派代善和濟爾哈朗。

  這個女人就是皇太極的永福宮莊妃、博爾吉濟特氏、順治帝生母。她看到了讓自己的兒子福臨稱帝的好機會。

  她先做代善工作,說兩方誰都不服誰,大清不能內戰(zhàn)呀。不如換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當皇帝,比如我兒子福臨。代善同意了。

  再說服濟爾哈朗。濟爾哈朗從小和皇太極情同手足,也是豪格的死忠。工作不好做。沒關系,莊妃有辦法,她說你支持我兒子繼位,我就讓你當大清第一攝政王,位于多爾袞之上。餅很大,濟爾哈朗同意了。

  這還不算,又對原本支持豪格的兩黃旗老臣們說,我知道你們對先帝忠心耿耿,福臨也是先帝的兒子,你們支持他,也是對先帝盡忠。

  七搞八搞的,支持福臨的人占了大多數。

  經過十多天的較量,結果如下:六歲的福臨繼帝位,年號順治,濟爾哈朗和多爾袞共同攝政。濟爾哈朗任第一攝政王;多爾袞任第二攝政王。

  文武雙全、將帥之才的皇長子豪格,沒有敗給多爾袞,敗給了一個女人。

  ??

  打完獵后,靖遠大將軍、和碩肅親王豪格很開心。漢中得鹿,大吉兆!

  的確,此次西征很順利。

  朝廷讓自己和衍禧郡王羅洛渾、貝勒尼堪等一起,討平陜西和四川。結果還沒等自己動手,四川的張獻忠和南明的殘余勢力自相殘殺。陜西的李自成殘部又不堪一擊。

  自己一方,勢如破竹。先是星訥在邠州破敵,然后都類攻打了慶陽。打漢中時,李自成余部蔣登雷、石國璽、王可成、周克德等人自動投降,其余的人敗潰逃走。不費吹灰之力,陜西徹底肅清。

  下一步就是消滅四川的張獻忠了,豪格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