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十二歲的女孩,因為腹痛來醫(yī)院,體格檢查發(fā)現(xiàn)腹部有明顯的壓痛和反跳痛,考慮存在外科情況,于是讓前臺的分診護士安排她到小兒外科就診。
然而分診護士說小孩情況還不明確,建議我先完善腹部彩超和X光檢查,如果確實是屬于外科情況再到小兒外科去。
作為一個兒科醫(yī)生,盡管讀書時候是有學過外科知識,實習那一年也有過外科的經(jīng)歷,不過對于具體的判斷和處理,也還是停留在比較基礎(chǔ)的水平。初步判斷可以,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并不能很好地把握程度。
比如這個孩子,以我的考慮,可能存在腸道方面的疾病,也可能有婦科方面的問題。前者可能性更大一點,那么就需要影像學檢查來排除,腹部彩超和X光要做,婦科彩超要做,腹部CT乃至CTA也要做??墒沁@些檢查,哪些是必須的,哪些是可以不用的,我就難以做到很有底氣的決定了。
分診護士大概是考慮到已經(jīng)排隊等待很長時間,擔心讓家屬重新去另外一個科室就診,會引爆負面的情緒,希望通過初步的檢查釋放一些緩解的空間。
可是那會面對亂哄哄的一堆家屬,看到護士如此隨意的分診,我能克制自己的情緒,不把責任推到她的身上就已經(jīng)很不錯,實在沒有心思去理會其他的更多。
事后想想,其實當時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畢竟家屬確實等了好幾個小時,雖然不屬于我的范疇,但是初步檢查一下,家屬和小孩的心情會好很多。
而且作為一名醫(yī)生,怎么說也不應該像個冰冷的機器,只是按照預先設(shè)置好程序辦事。略微帶點關(guān)懷的人文精神,多少會讓她們感到一些溫暖。
表面說,這是一個護士分診的問題,深一點,也是醫(yī)生應對突發(fā)情況的處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