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宋吹

第七百三十六章 武林大會五十八

宋吹 花花和尚老道 2213 2022-10-17 09:00:00

  這里的華山派可不是武俠小說里的華山派,是道教嫡系隱仙派的一個分支。

  老子西出函谷關,尹喜辭官不做,入關傳道。而之后所以拜在尹喜門下的學生們,便稱呼自己為“隱仙派”,隱為態(tài)度,仙為追求,隱仙派由此得名。

  遠在秦漢時期便有道教隱仙派高人隱居于華山,因此華山也流傳了許多與道教有關的傳說,最著名的莫過于希夷先生!

  陳摶(871年11月25日—989年8月25日),字圖南,號扶搖子,賜號“白云先生”、“希夷先生”,端拱二年(989年)七月,去世于華山張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歲。

  在趙宋,希夷先生絕對是個家喻戶曉的人物,不但上了《資治通鑒》及《長編》,就連《宋史·陳摶傳》都單獨列傳了,這可是十分罕見的,只要稍微有點歷史知識的就知道,想在史書里單獨列傳是多么的困難,很多名臣將相都沒這個資格啊。

  陳摶老祖的前半生雖然精彩,但也就是相比較于普通人而言,真正被神話還得歸功于高梁河車神趙光義。

  斧聲燭影之后,趙二登上了皇位,正統(tǒng)性受到了質疑,這很困擾趙二啊。

  就在這個時候,坊間突然流傳起了一個傳聞引起了趙二的注意。

  五代十國,軍閥割據(jù),戰(zhàn)亂不休,民不聊生。趙匡胤的母親杜氏也和眾人一起逃荒,她把兩個孩子分別放在筐子里,挑在肩上一路行走。結果遇見了一位道士,而這位道士眼力不是一般的好,一眼就看出這婦人挑的兩孩子與眾不同,吃驚的說出“誰說世上無天子,此時天子一擔挑!”的預言。這在當時杜氏聽了肯定是覺得無稽之談,并不以為意。不過隨著趙二的上位,這個預言成真了!

  其實這個傳聞是個典型的馬后炮,漏洞百出。

  首先,趙大和趙二足足差了12歲,就算是趙二剛出生,趙大也已經(jīng)12歲了,12歲的半大小伙還需要挑著走嗎?

  其次,趙大不是平民出身,高祖趙朓,在唐朝官至幽都(今北京)縣令;曾祖趙珽,于唐朝任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歷任營、薊、涿三州刺史;父親更是后周護圣都指揮使趙弘殷;妥妥的官宦世家,還是有兵權的那種。這樣的家庭條件,什么時候得輪到與難民一起逃荒啊,還得是主母杜氏親自挑著小孩??!

  這樣的傳聞別說上層不信了,就連在坊間反應也就是一般,但是趙二卻如獲至寶。

  古人信天命,只要做實了這個傳聞,那么趙二繼位的正統(tǒng)性也就有了,這是天意,上天早有安排,我和我哥哥趙大都是天子!

  為了做實這個傳聞,趙二想到了陳摶。

  唐僖宗文德元年(888年),陳摶受皇帝召見,賜號“清虛處士”。后唐長興三年(932年),陳摶去京城洛陽應考進士,名落孫山。后唐清泰二年(935年),隱居武當山九石巖。

  后晉天福二年(937年),返古蜀,拜邛州天慶觀都威儀何昌一學鎖鼻術。著有《胎息訣》、《指玄篇》等專著。

  后晉天福四年(939年),游峨眉山講學,號“峨眉真人”。著有《觀空篇》等。并拜麻衣道者為師,從事《易》學研究,著有《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易龍圖序》、《太極陰陽說》、《太極圖》和《先天方圓圖》等,現(xiàn)流傳的著作托名者居多。

  后晉天福十二年(947年),陳摶同麻衣道者隱居華山云臺觀。常游歷于華山、武當山之間。后周顯德三年(956年),受后周世宗柴榮召見,任命“諫議大夫”,不仕,賜號“白云先生”。

  陳摶幾次得皇帝召見許以高官厚祿卻不動心,向道之心堅定如斯為民間所樂道,在坊間擁有著強大的號召力及影響力,被百姓視為陸地神仙,就是在道家內(nèi)部也是備受推崇!

  如同后世一樣,普通人說句話信者寥寥,但是擁有眾多粉絲的大V說句話,信者云從!陳摶正是那個時代的大V。

  趙二選中陳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理由,那就是陳摶不好名利,一心潛修,不會翅膀硬了就給自己找麻煩!

  于是在趙二親自上場開始了造神運動。

  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宋太宗趙光義召見了陳摶,隨后便從宮里傳出了當年正是陳摶看到了逃荒的杜氏母子三人,并說出了那句“誰說世上無天子,此時天子一擔挑!”預言!如今官家坐上了皇位,想起陳摶老祖的預言,方知這是活神仙啊!

  皇帝都親自下場背書了,陳摶還能怎么樣呢?只能不承認也不否認,在他人眼里卻是愈發(fā)神秘。

  道家本來沒事都喜歡自己造神,如今還有皇帝背書,又怎么會錯過如此良機,道家高人集體出動,利用自己在坊間的影響力,大肆宣揚陳摶老祖種種神秘的往事,并且指出陳摶老祖泄露天機(天子一擔挑!),只能隱居不出來躲避劫數(shù)。。。

  有了皇帝和道家的雙重背書,陳摶老祖徹底燃爆了整個大宋,也從側面證實了趙二繼位的正統(tǒng)性,老神仙當年就已經(jīng)看出來了,說明這是上天的安排,有什么正統(tǒng)性能大過上天的安排?

  陳摶很識時務,盡管名聲響徹神州大地,依舊隱居華山,不問世事!

  面對陳摶的識時務,趙二很滿意,于是在太平興國九年(984年),陳摶再次來朝覲,趙二更加以厚禮待之。

  趙二還對宰相宋琪等人說:“陳摶獨善其身,不為勢態(tài)利益所干擾,才是真正的方外之士啊。陳摶在華山居住已經(jīng)四十多年,估計年齡將近一百歲了。他經(jīng)歷五代離亂之世,慶幸現(xiàn)在天下太平,所以來朝廷進覲我,他的看法很值得一聽?!?p>  陳摶回答:“我是一個山野隱士,對當下的世道沒有什么用處,我也不知道神仙煉丹化成金銀之事、吐納養(yǎng)生之理,無此類方術可以傳授。假使能讓白日沖天,對當今世道又有什么好處呢?現(xiàn)在圣上龍顏秀異,有天人一樣的外表,博古通今,深究治亂,真是有道德仁義圣明的君主。現(xiàn)在正是君臣上下同心同德,興起改革以使天下太平的時候,勤行修煉的功勞也不及此。”

  趙二對陳摶更加滿意了,同年,下詔賜號希夷先生,并賜給一套紫衣,挽留他住在朝宮,命令官吏擴增修葺他所居住的云臺觀,多次與陳摶和唱詩賦,幾個月后才放他回山。

  端拱二年(989年)七月,陳摶去世于華山張超谷,享年一百一十八歲。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