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三個故事應(yīng)該每一個都不會太長,如果不長的話就一起講完吧。
說到第一個故事,就得說一說我姥姥家附近的那一大堆土了。
我轉(zhuǎn)到姥姥家住之后,慢慢也認識了不少的玩伴,其中一個是鄰居家的男孩,就叫他蔣同學吧。
我姥姥家附近有條火車道,一條能用的,兩條荒廢的,而沿著火車道走一會,就能來到這個故事的主場景,大土堆了。
大土堆有兩堆,每堆都是圓臺的形狀,兩堆之間有一塊不大的平地,而每一堆高度大概有兩層樓高。
小時候在姥姥家不像在爺爺家,在爺爺家認識很多伙伴,也有很多玩法,感覺一天到晚都能不閑著,從東頭跑到西頭,即使在屋里也有自己發(fā)明的游戲可玩。
說到這,我又想去不少可以講的,先記下來,嗯,省的忘了。
1.小霸王游戲機
2.卡牌游戲(神奇寶貝、游戲王、自制)
3.玩具手槍,破壞玩具
4.廣場,動物園
5.魔術(shù)
嗯,大概這么多,接著講。
在姥姥家,因為認識的伙伴時間比較短,而且人數(shù)也不多,所以大部分時間我是和兩個鄰居玩的。
其中一個鄰居年齡打我們不少,所以玩的比我們先進一點。
就比如我們兩個還在外面跑來跑去的時候,他已經(jīng)開始玩穿越火線了,后來英雄聯(lián)盟火了又轉(zhuǎn)去玩聯(lián)盟。
對他印象很深的有三個場景。
第一個是我跑到他家看他玩穿越火線的幽靈模式,他特別喜歡玩這個模式,每次我去都在玩這個。
看多了也感覺挺有意思的,大概模式就是一對是跑起來能看清,但不動或者一定方式跳躍著走就能隱身,但只能用近戰(zhàn)武器,而且隨著離敵人越近,呼吸聲和腳步聲會越大。
另一隊是正常可以拿槍械的,和其他模式一樣,手雷,副武器加近戰(zhàn)武器。
除了幽靈的特點,其他基本上和爆破模式一樣,幽靈那隊負責規(guī)定時間內(nèi)安包并引爆,正常那隊負責全殲敵人或者拆包。
挺有意思的,而且幽靈有一個進階技能,“鬼跳”,大概就是和“大跳”一樣。
“大跳”是能跳更高的箱子,而“鬼跳”也是通過鍵盤不同按鍵配合,使得幽靈可以在盡可能減輕跳躍腳步聲的情況下快速不顯形前進,腳步聲會有,但相比直接跳躍會小很多。
這個模式挺有意思的。
就是有點難,畢竟正常對不僅能聽腳步聲,還有呼吸聲,再加上不會玩的容易顯形,顯形倒不是完全看到,只是能看清大概輪廓,但拿的是槍呢,只要打到也能有明顯變化。
反正挺有意思的,有的正常對的玩家就卡在一個角落,然后拿把機槍對著剩下兩個方向亂掃,想這樣就安全了,其實會玩的也能鬼跳過去。
嗯,簡而言之網(wǎng)癮少年,我在旁邊看的不亦樂乎。
第二個畫面是他家有顆挺大的無花果樹,無花果,你應(yīng)該吃過吧。
很甜,而且沒有種子。
當時每年他們家的無花果樹成熟都會給鄰居家分一些,就挺羨慕他家有的無花果樹的,挺好吃的。
第三個畫面是一個小實驗,物理小實驗。
他年紀比我們大,所以他上的年級也高,有天去他家玩,他拿了一個裝了很多清水的紙杯子,嗯....好像是插了一個吸管,有點忘記了。
一根豎直的吸管。
然后他自己拿了一根吸管,用這根吸管對著插在紙杯子里的那一根吸管口吹氣,結(jié)果就像噴霧器一樣紙杯里的水從直吸管自己流上來,并對著吹氣方向噴了出去。
嗯,對著我吹的,吹了我一臉。
當時感覺很厲害,不知道為什么會這樣,就是兩根吸管,還有一個水杯,也沒人擠它,水就像水霧一樣噴出來。
問他什么原理,他說是物理老師上課教的。
后來我在網(wǎng)上也看到這個實驗了,還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唉,說起這一個,我又想起一個物理原理的有意思的現(xiàn)象,不過這個還沒搞明白。
那是在我初中有天吃晚飯的時候,還在食堂外面,有個女生從窗戶探出頭,從二樓扔了個小紙片出來,一開始沒太在意,但隨著紙片落下,定睛一看,哦豁,這么神奇。
旋轉(zhuǎn)紙花唉。
就是和竹蜻蜓那種感覺一樣,一邊轉(zhuǎn)一邊落下來了,很好看。
落下來以后我撿起來看看是什么樣子的,發(fā)現(xiàn)就是一張形狀不一樣的紙片,大概形狀就是迪迦奧特曼里面那個變身器的形狀,不過上半部分中間撕了一下子。
感覺特別好看,就留下了,結(jié)果后來丟了。
自己在做就飛的不穩(wěn)定,不能一直旋轉(zhuǎn),有的甚至直接飄下來了。
就把大概形狀記住了。
完了,我感覺好像一個故事能講很久啊,那就下兩個故事一起講吧。
以上是其中一個鄰居,另外一個鄰居就是蔣同學了。
蔣同學印象最深的是他家養(yǎng)了只狗狗,散養(yǎng)的,白色的,這只狗經(jīng)常跟著我們倆“走南闖北”。
關(guān)于這條狗,后來還生了一只小狗,還有一個挺后悔的故事。
今天好多故事想起來了啊,我小時候也挺精彩呀。
完了,我換車了,這車我坐著玩手機暈車,先到這吧,今天有機會再更,不過馬上到家了,不知道能不能更了,要寒暄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