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幻

偉大的白日夢

心情日記1.28

偉大的白日夢 一只田園汪 3466 2022-01-28 14:43:07

  更新啦,今天就講講上次的故事。

  先說說皂莢樹的故事,這個蠻有意思的。

  高中的時候,學校和大學學習,也成立了不少類似社團的一些小社團。

  每周到了周三下午,根據(jù)自己報的社團就去指定的地方參加活動。

  期中期末考試的時候除外,因為時間被占了。

  每周時間也不長,就一下午。

  嗯...其實很多社團的類型我也都不太記得了,有印象的就剩下了三個。

  一個是文學類的,班級里很多女生參加的比較多,大概是讀書交流和新聞寫作。

  第二個是微視頻類的,這個微視頻高中的時候還是比較火的一個名詞的,微視頻社團,就是教你如何拍攝微視頻的,以及聯(lián)系一些能聯(lián)系的地方,參與拍攝一下。

  第三個是科技創(chuàng)新類的,這也是我第一次聽到科技創(chuàng)新這個事情,尤其是“創(chuàng)客”,當時第一次聽到的時候感覺很厲害的樣子。

  這三個類型里后兩個我參加過。

  文學類為什么沒試過呢?

  主要是當時對文學不感興趣,寫作更是讓我頭疼,每次寫作文都要苦思冥想,東湊一句西想一句,好不容易才把字數(shù)湊夠。

  聽他們參加過文學社團的同學聽說,還要寫讀書心得體會,偶爾還要交新聞寫作的作業(yè)。

  就勸退了。

  第二個是微視頻社團,到現(xiàn)在我還留著加過的老師的聯(lián)系方式。

  第一次參與活動的時候仍是記憶猶新,第一次社團活動在我們教學樓的階梯教室里舉行,來的同學很多,前半部分的座位都坐滿了。

  其中一個畫面是我前面做的幾個看起來有些非主流的兩三個女生很活躍,時常和老師開玩笑。

  第一次社團活動人很多,也很熱鬧,負責這個社團的老師看起來很年輕的感覺。

  現(xiàn)在想想就好像研究生剛畢業(yè)不久的感覺。

  這個老師給我們看了一下微視頻大賽的視頻,又講了一下微視頻做好了能參加什么樣規(guī)模的大賽,取得什么樣的獎項。

  結(jié)尾勉勵了大家,表示只要好好學,即使零基礎(chǔ)也能有所收獲。

  那時候見識也少,別說全國大賽了,人基本上都沒怎么出過市。

  看到老師描述的,加上放映的一個個精彩的短視頻,心里一下子就激動起來了,當時就感覺來對了。

  嗯...結(jié)果吧...就第一次社團活動人最多,后來一次比一次少,我印象里也沒參加過什么正規(guī)的培訓,拍攝微視頻好像也是讓我們自己想一想,自己想個點子拍一下,然后去篩選。

  后來也沒有什么參與感,我也沒再參加了,但我還記得,這個社團最后還是拍出來了一個短視頻,還貼在了學校的通告欄上。

  是別的公司資助的,和紅繩有關(guān)的一個短視頻。

  沒看過。

  這個社團就這樣飄過了。

  而最有參與感的其實是科技創(chuàng)新社團。

  科技創(chuàng)新社團相比于其他社團就正規(guī)多了,還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大房間,據(jù)說好像還是一個985大學和我們高中聯(lián)合修的。

  還有塊聯(lián)合的銅牌掛在門口,不過不太確定是哪個大學了,因為那時候也不懂大學名字的含義,沒去記。

  參與這個社團也是在微電影之后了,總要報一個社團的,而我比較感興趣的當時好像也就只有這個沒怎么聽過的科技創(chuàng)新社團了。

  參加社團以后,第一次不太記得了,但有一次是專門領(lǐng)著我們來到那個大屋子,介紹了一下這個大屋子的來由。

  而后我們幾個人坐在一個寬寬的木桌子的兩列,最前面是一套投影儀和電腦,老師放著ppt來講一講往年的師兄師姐們獲得的一些成績。

  嗯,和微電影差不多,那時候也沒見過投影儀,雖然教室也是信息化的了,但畢竟要坐在和平常教室設(shè)置一樣的課桌前,沒有很大的感覺。

  而一個小角落,一臺投影儀,一張干凈整潔的實木桌子,幾個人圍坐在桌子前。

  這種氛圍確實沒體會過,有些大學一些會議室的感覺。

  感覺挺新奇的。

  后來的社團活動主要是參觀,參觀不同的科學小儀器。

  記憶最清楚的是一個加點水會一直搗食物的塑料鴨子,前后來回晃來晃去。

  還給我們演示了稀有氣體通電以后的現(xiàn)象,好像是擊穿氣體的現(xiàn)象。

  稀有氣體放在一根透明的玻璃管里,玻璃管是密封的,兩端可以加電。

  不同的稀有氣體擊穿后顏色不一樣,只記住這個結(jié)論,具體什么顏色完全不記得了,哈哈哈哈哈。

  很多次活動都是參觀,因為那個房間真的很大,大概是一層樓把各個房間打通的感覺,所以有很多儀器可以看。

  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進行科學實驗的社團。

  這個社團和之前的社團一樣,隨著時間推移,來的人一次比一次少。

  主要是同學的新鮮感過了,有的偷偷用這個時間在校園里自己玩去了,有的則是體驗其他社團去了。

  我這次倒是沒換,因為感覺還蠻有意思的,雖然只是參觀。

  就一直來,后來次數(shù)多了,留下了幾個固定的人,這幾個人就被老師記住了,還分配了一下任務。

  比如管理每次社團活動的開門關(guān)門,或者到后來不僅僅是參觀的時候負責一下部分工作。

  是的,后來不僅僅是參觀了,也開始科技創(chuàng)新了。

  后來想想,老師這種做法還是挺有道理的,能把因為體驗新鮮感而來人篩走,而留下有興趣的人,也保證工作可以更積極的完成。

  這個科技創(chuàng)新還是挺出乎我意料的。

  估計你看了也會出乎意料。

  那個房間里有機械人部分,還有軌道車部分。

  機械人嘛,大學普遍很火的,各種奇奇怪怪功能的機械人。

  我們社團的是籃球機械人,還有格斗機械人。

  嗯...就是會投籃球,而且要保證它的精準度,以及機械人互相打架,看誰厲害。

  軌道車就是一個正方形區(qū)域里,地面上有感應的東西,放在上面的車可以識別并按照規(guī)定的軌道跑來跑去。

  有點類似送快遞的那個機械車。

  我還以為我們老師要讓我們做的也是這種很火的類型。

  沒想到啊,真沒想到。

  是研究皂莢樹的種子。

  不知道你知不知道什么是皂莢樹,老實說我在這個科技創(chuàng)新之前完全不知道...

  感覺都是樹,無非是樹葉長得不一樣,或者高度不一樣而已。

  結(jié)果我們老師給我們講了兩個關(guān)于皂莢樹的故事,讓我一下子對皂莢樹有了興趣。

  第一個。

  我們高中是新高中,老校區(qū)在另一個地方,在建新校區(qū)的時候要綠花,就買了好多樹移植過來,包括很多樹齡比較大的樹。

  結(jié)果種下去之后基本都枯萎了,包括那幾顆比較貴的老樹。

  唯一活下來的的幾棵,就是皂莢樹,基本全活了。

  而且老師跟我們講,皂莢樹不招蟲子,因為好像有毒,皂莢樹還全都是刺。

  至于要研究的皂莢樹種子,那就更不得了了。

  說到這,他拿出幾顆皂莢樹的種子給我們看。

  不知道提起種子,你會想起什么樣的種子。

  種子的感覺在你印象里是什么樣子的?

  我當時沒接觸皂莢樹的時候提到種子,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橘子種子...因為每次都要吐。

  因此我對種子的感覺一直就是軟,種土里澆水加上溫度適宜就會發(fā)芽。

  拿出種子的老師給我上了一課。

  皂莢樹的種子特別硬。

  他當時和一個東西對比了,忘記了,只記得是很硬的東西,好像是金剛石。

  后來他拿了一把錘子,就給我們演示使勁砸種子,結(jié)果種子崩飛了,撿起來一點變化都沒有。

  砸完,他還拿出了一個自己做的黑色板子。

  用手砸了砸。

  說是用這個種子和塑料做成的,很硬,而且有種香香的味道。

  他還說,皂莢樹的什么東西可以抗癌,皂莢樹很有用。

  但皂莢樹的種子不和其他種子一樣,種下去加水加合適的溫度就發(fā)芽,而是沒有一個固定的規(guī)律,有時候即使很合適的條件它也不發(fā)芽,不合適的條件它反而出來了。

  就導致沒辦法大規(guī)模批量種,來獲得這種抗癌物質(zhì)。

  第二個故事。

  他說據(jù)說耶穌那個年代裝圣經(jīng)的盒子就是皂莢樹木頭做成的。

  雖然那時候不懂什么是圣經(jīng),只知道挺出名的,但感覺也很厲害。

  當時聽完就覺得皂莢樹不簡單呀,一下子起了興趣。

  所以大概的科創(chuàng)目標就是研究種子發(fā)芽規(guī)律。

  正好我們教學樓旁邊就有皂莢樹,就下課過去看了看,確實長得樹枝都是刺,掉下來的種夾我拿了一個。

  回去扣出來幾個種子,仔細看了看,發(fā)現(xiàn)種子表面紋路特別有美感,你可以有機會看一看。

  后來就慢慢試一試,其實說是試,也沒有什么素材。

  只是依靠有的東西試一試。

  啊,說到這又有一個額外的故事。

  雞蛋的故事。

  一天早上買雞蛋,買到一個特別大個的雞蛋。

  特別大。

  當時還拍照的,把雞蛋立起來放在大盒益達口香糖旁邊,有四分之三個盒子那么高,抓在手里四個指頭方向基本是豎直向上的。

  雙黃蛋,特大的雙黃蛋。

  后來我最后戀戀不舍吃掉的時候特意小心翼翼的剝殼,留下了完整的半個雞蛋殼帶到了教室。

  再后來正好讓我們除草,除一種可以吃的野菜,不過開花就不能吃了,忘記名字了,小白花,那年滿校園都是小白花。

  讓我們拔草。

  拔著拔著我看到一株徑長得特別直的,花也好看,就把徑從中間折斷連帶著上面的花帶回去了。

  但不管它很快就會失水蔫了,當時放了一會會就蔫了。

  正好有個雞蛋殼,就立在鉛筆盒和一堆書的縫隙里,把特大蛋殼澆點水,把花放到里面倚著蛋殼了。

  過了一夜回來再看發(fā)現(xiàn)不蔫了。

  保持了一個周多,就立了一個周,有的老師路過看到了還逗逗花。

  再后來吃了個大橙子,橙子皮留下來了,碰到要驗證種子,就把種子放在一個瓶蓋里,加點水,然后拿一大塊橙子皮蓋在瓶蓋上,想試試酸環(huán)境。

  瓶蓋也放在雞蛋殼旁邊。

  于是...不知道為什么,雞蛋殼水被感染酸化了,花就徹底蔫了,換水也沒用了。

  被迫扔掉了...

  結(jié)果種子沒變化...

  后來這個事情就扔一邊去了忘記了。

  但皂莢樹一直還記得。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