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的時候,如果作為13歲的前身林安俊,也許不會發(fā)覺。但是作為閱歷豐富的堯遠。因為社會經驗豐富,卻敏感的發(fā)覺。
吃飯的時間,雖然一大家子人都默不作聲,可是爸爸媽媽和姐姐們吃飯速度很慢。好像都有默契一樣,有意的要讓林安俊多吃些。
正是因為有了這個發(fā)現(xiàn)。也許作為林安駿這個13歲的半大小子,不會有什么想法??勺鳛閳蜻h就不能不多想些,本來堯遠還想再吃些饅頭的。
可是此時他也沒有心情,去添飯的想法了。于是堯遠果斷的放下了筷子,下桌!
還禮貌的對還在桌上吃飯的其他人說:“我吃飽了!爸、媽、姐,你們慢吃?!?p> “爸,我想去外面逛一逛,順便消消食?!眻蜻h對著父親,笑著說。
對于林安俊這么快就吃飽了,還禮貌地對大家進行問候。作為媽媽的王妮。倒沒多想,為什么兒子突然之間,就這么禮貌起來。
她只覺得兒子沒以前的飯量大,于是開口勸了堯遠道,“你再多吃一點!你病才剛好!多吃點,才能讓身體更壯實”。
“不吃了,吃飽了,你們慢吃?。??!眻蜻h回答道。說著就往屋外走。
這方世界是一個高能世界。早課結束,進家門的第一看見兩個姐姐。堯遠就發(fā)現(xiàn)她的兩個姐姐,相貌長的酷似母親,兩個姐姐長相未必有多好看,當然肯定也不丑,與地球世界的美女比較,十分滿分可以打7.5分。
但作為女性,她們身體發(fā)育的可真的好看,如果打個分數(shù)可以打9.5分。林秀18歲,就已有至少一米七五的身高,林朵16歲也有不下一米七的身高。
而林安駿自己,別看只有13歲,可是身高也有一米六多。二姐林秀已經和鄰村的一戶人家,講好了親事。明年就會嫁過去。
父親作為家里的頂梁柱,堯遠不知道父親的武道修為如何。但在地球上那些練武的,光靠吃這些碳水化合物的糧食,根本無法補充體內的肉身的消耗。
那些寺廟里的和尚,都知道對于寺廟的武僧,除了一日三餐外,還要放開對他們的葷食戒律,以彌補練武產生的身體損耗!
可是在這一天只吃兩頓飯的高武世界,父親能做武術指導,在村里的武道排名應該不低。可是早食卻比自己吃的還要少,這些情況然堯遠內心很難過。
雖然父母姐姐們,誰也沒有和自己這個做弟弟的講什么,說明缺糧已經是持續(xù)一段時間了。
由小看大,由表及里??梢娏旨仪f缺糧問題已非常嚴重了。雖然每次吃飯食的時候,并沒有餓到自己這個家中最小的弟弟。
但這是親情,是小范圍里,親人們省吃儉用,為最小的家里成員,營造安樂窩,是不忍他過早見到外面殘忍的真實。這對堯遠長遠狀況改變,沒有任何幫助。
林安駿只是家里的老小。在家里還不能頂門立戶。而作為家里本應當支柱的父親,吃的那點食物估計只是父親,每天的基本身體消耗。能量供給不足,還談什么沖擊更高的修為。
在地球上,一個普通人都知道“窮文富武”的道理。
而一頓早食,原本和和氣氣的一大家子人的默不作聲,掩飾問題。才凸顯問題的嚴重。說明,缺糧不是一家一戶的事情,這是林家莊的普遍危機。而且短時間沒有什么解決辦法。
如果是13歲懵懂的林安駿,可能不會多想。但習慣多思多想的堯遠,看見了問題,卻不能說,又不知道如何解決問題,實在是憋得有些難受。所以,他想出門轉轉。
不得不說前身的林安駿,對練習武技非常的執(zhí)著。一有空就來練武場練武,當然,在林家莊里如林安駿這種武癡并不少。
林家莊十多歲的半大小子們,已經不像十歲前的孩童,按部就班的由莊子上統(tǒng)一安排教授。他們在莊子上已經是預備力量,已經是家里的重要勞動力,所以基本都是自己安排自己的修煉。
雖然早上沒來得及練習武技?,F(xiàn)在堯遠來到練武場邊,想要把這些天沒練的武技熟悉熟悉。
一路上和相熟的七大姑八大姨的,打聲招呼。在練武場上看到幾個相熟的小伙伴,在做練習前的準備,彼此也只是點頭打個招呼。
堯遠找了個沒什么人的角落,脫了外套把衣物安置好。練習武技在這個世界里,是非常神圣和認真的事情,事關生死,沒人在這個問題上輕忽。
剛剛魂穿到林安俊身體里的堯遠,知道多說多錯的道理。剛好這段時間大家都知道,他大病才好,所以也沒人過來找他聊天。作為堯遠的林安駿,更不會主動跑去,別人聊天去。
根據(jù)林安俊的記憶,林家莊十歲前的孩子,都是練習“莽牛拳”,這種拳法是大夏國朝廷在平民中推廣的。練習“莽牛拳”能讓十歲前的孩童,體魄強大。
有些底蘊強的家族會練習更高明的基礎功法。但不可否認“莽牛拳”,在大夏國確實是流傳最廣的基礎拳法,其給孩子們打根基的作用,是得到廣泛認可的一種拳法。
準備停當后。
堯遠終于親自上手,獨自慢慢打起了,村子里教授的那套叫滾石拳的基礎拳法,這套拳法是為十歲后的孩子們準備的拳法。如果要想再獲得其他武技,或更高級的功法,就得用功勛,到家族里去換了。
滾石拳顧名思義。拳法武動起來要像滾落石頭。這種拳法倒沒有什么難的,就是鼓動全身的力氣,一拳又一拳,將把全身的力氣聚于拳上,滾滾向前,要像股滾滾落石一樣,一往無前,有我無他的氣勢。
而要想發(fā)揮出全身的力量,腳下的步法是關鍵,如何配合前沖之力,讓全身的勁道能夠,最大無損失的傳導到,全力沖出的拳頭之上。腳下的步伐就得不斷調整,雙腳或左、或右、或前......
作為一個初次接觸武術的菜鳥。打起“滾石拳”來,堯遠是很有感覺的。也許是堯遠幾十年的見識。起初堯遠順著林安駿的記憶,打了“滾石拳”可是幾遍之后,堯遠就覺得不對。
“滾石”因該是這種拳的氣勢外像,而如何將全身的力量,整理統(tǒng)一起來,把力量發(fā)揮傳遞到揮動拳頭上,才是這套拳法的內涵。
林安駿作為一個孩子,刻苦是足夠的。但他練拳時一味的剛猛,一往無前。完全無視“滾石拳”修煉過程中,對人體的負荷,對神經反應的鍛煉。
在這種看是狂暴的肉體力量輸出下,其實肌肉的訓練不全面。只有在狂暴的拳風中,不斷讓讓肉體主導力量的輸出,讓力量在身體的絕對控制下輸出,這個過程才能鍛煉身體的肌肉和神經的掌控力。這才應該是林安駿這個年齡階段,要求練習“滾石拳”的目的。
哈!
哈?。?p> 哈?。?!
正在堯遠越打越起勁......
也許是堯遠魂力強大,“滾石拳”的練習中,他可以在一遍遍的修正自己的動作誤差。肉身在運動中,堯遠覺得肉身有很大的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