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秋沒想再為王小姑娘這些過往的事去問喬九,看對方每次遇到自己的表情就知道,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她不想再添麻煩。
不過好奇心總還在的,現(xiàn)在小六娘說起喬九的八卦消息,她也想聽一耳朵,看能不能解開“自己”跳江的秘密。
小六娘小心翼翼的看著王三秋的臉色,她跟小六想的一樣,以三秋以往的性子,是不可能喜歡喬九的,什么因為喬九跳江,那只是別人胡說的。
王大財也不相信三秋會為一個男人跳江,所以出事后他沒有去找喬九的麻煩,并且這樣的話傳出去也不好聽,人還活著就好,事也就忍下了!
王三秋不動聲色的聽著,幫小六娘疊著已經(jīng)干透的薄物,又趁著太陽沒有下山,將其他的再翻曬一下。
“聽說,上街口方家的那個春妮喜歡喬九,經(jīng)常去鋪子上守著,被她娘罵回去幾次?!毙×锷衩刭赓獾恼f著,她要走家串戶的收貨送貨,聽到的消息不少。
這個消息王三秋早就知道,送荷包穿新衣她都親眼看見,她還出過主意要春妮送上床去,當然是玩笑話,她沒敢說出來。
“喜歡他的人不少吧!我跟小六哥在街口看見很多人都去攤子外守著。”王三秋啪啪的拍打著被套上的折痕。
“那些都只是去給各家男人買肉的堂客,在那里站著說話也算不上啥,可春妮……她也過頭了,前幾天跑到人家后院不出來,還是被她哥拎著胳膊拖回去的。身為姑娘家,即便再喜歡一個男人,人家不愿意,怎么能這樣做呢?再找相好的那也得對方自己同意。”小六娘口里有些酸,她知道自己小兒子的心思。
她也讓人去探過方家的口氣,人家回話說趙家太窮,上面還有兩個哥哥沒有成親,小六又是小個子,春妮也沒有看上。
趙小六是她的幺兒子,自小身體單薄,也是最讓她疼愛的,不過被人拒絕她也無可奈何。
“方家上月已經(jīng)托人給春妮許了人家,聽說是縣里的有錢人,現(xiàn)在方家就收了聘禮,也不能過砍青節(jié)了,正準備嫁妝呢!”
王三秋點點頭,難怪春妮娘在布店里,可能是選布料做嫁衣服吧!
“可是春妮不答應,她心里想的是嫁給喬九,看樣子方家以后是要逼著女兒嫁了!”小六娘搖頭道。
雖然大余渡這片大山區(qū)的女兒家,沒有什么足不出戶笑不露齒這些書中才有的講究,而且可以自己挑選夫婿,平時給看上眼的人送些定情信物什么的也很正常,但真正能決定婚事的還得是父母。
也許寵愛孩子的家庭會多考慮女兒的心情,顯然,方春妮的愿望不能得到家里的支持。
其中的原因是喬九的脾性過于孤僻,無根無本的,在這個鎮(zhèn)上沒有朋友,也沒有親人,沒有家產(chǎn),不會有人家同意嫁女兒給他。
若是王大財……只要女兒喜歡,也許會同意的。
可“自己”為他跳水,這事成了無法解釋的謎。
見王三秋臉色不好,小六娘忙安慰道:“你爹只有你一個女兒,以后的婚事肯定會要你自己滿意的?!?p> 對以后的婚事,王三秋壓根還沒有考慮過,現(xiàn)在只想舒舒服服的窩在小院子啥也不想。
今年就要滿十八歲,也是王小姑娘想嫁人的時間,考慮到“自己”不好的名聲,王三秋心里無比踏實,不會有人來提親的,她也不會給別人送繡花荷包。
見小六娘除了說說方春妮,也說不出喬九的什么八卦,王三秋就岔開話題:“小六哥在縣里做得怎樣了?可習慣?”
趙小六已經(jīng)走了半個月,聽小六娘說是在一家茶樓里當小伙計,一個月除了吃住,還能攢下二百文的工錢,這樣好的活計還是找熟識的人介紹,多少人都想搶著干。
“他就是一個猴急脾氣,剛開始做,肯定要受些搓磨,出門在外哪里比得上自己家里。”小六娘很滿足。
“嗯!小六哥人機靈,一定會討東家和客人喜歡,不會受氣的。”王三秋隨口夸贊道,不過她心里可不這樣想。
可惜自家的生意還不夠好,不然趙小六就可以留下來,不用跑那么遠掙錢了!雖然小六是男孩,對她來說也多一個伴。
王三秋心里有些遺憾,她以為在縣城里能多掙些錢,就沒敢挽留趙小六幫自家,沒想到才二百文,還丟下劉媽一個人在家里,說來說去,還是自家的鋪子太差,自己膽子小了!
自家兒子被夸獎了,當娘的肯定歡喜的。小六娘又說起縣城里的繁華和生活的不易,王三秋只是聽著,這些……她可能比誰都清楚。
回到自己家里,王大財已經(jīng)從鍋里舀出一大盆已經(jīng)加工好,明天要賣的涼粉糊糊涼在一邊,正忙著切土豆。
他們現(xiàn)在就要提前切絲浸在水里,漂去淀粉,明天早上只需要熗炒出鍋。
天井邊的水桶邊,一些新鮮的時令青菜和已經(jīng)過季的蘿卜胡亂的放在一起,這是晚上要吃的。
從賣涼粉開始,王三秋就琢磨過,自己在現(xiàn)代也只是想著多打幾份工的上班族,真正做飯的時間不多,只會一些家常菜。
不是幾分鐘就能殺魚宰鴨,隨便就能做出佛跳墻的大廚好手,也做不來山珍海味,只知道一些經(jīng)濟實惠的東西。
是不是也如同其他穿越人士一樣,請來掌勺的師傅做一些能上臺面的當?shù)夭?,再結(jié)合自己知道的一些奇奇怪怪的吃法,開各種酒樓,沖出這小山鎮(zhèn),走向府城,京城!
經(jīng)過這段時間來觀察,她打消了這沖動的想法。
一則大余渡這里雖然有水路旱路連接著府城縣城,但不是必經(jīng)要道,又身處群山萬壑地區(qū),交通不敢恭維。
到最近八十里外的縣城,順風順水坐船得大半天,還不定時。
若走山路要快些,但要經(jīng)過幾處山寨,半路如果遇上劫道圖財?shù)囊膊皇窍『笔隆?p> 這些因素都限制了大余渡的經(jīng)濟發(fā)展。
鎮(zhèn)上的人喝兩文錢的茶,吃十文錢的飯還勉強能拿出手,能為一頓飯?zhí)蜕弦粌摄y子的,那就沒有多少能行的。
大余渡上像王家這樣的小飯館有七八家,可上得臺面的只有萬家客棧,那里也是縣城來鎮(zhèn)公廳辦事的官吏落腳場所,想要出頭就會跟萬家對上。
王三秋自認還沒有頭鐵到去跟一個有官府背景,又是土生土長的老店拼。
更何況自己名聲不好,王大財性格懦弱,也沒有可靠的人手幫忙,往大的方面做有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