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亂世棟梁

第八章 咣當

亂世棟梁 米糕羊 2581 2020-02-15 10:00:00

  翌日下午,郡署后廚一隅,開飯時間,拿著大勺的廚娘一聲吼,院門打開,院外等著吃夕食的小吏們蜂擁而入。

  人人手拿碗筷,宛若餓虎撲羊,嗷嗷叫著撲向前方、排隊。

  如今開飯,誰排在前面,誰就能打到足夠的飯菜。

  若是排隊排到后面了,輪到自己時,就是少得可憐的飯,以及菜渣,甚至沒有飯菜。

  洶涌的虎群...人群之中,李笠也奮力向前撲,奈何未成年的軀體瘦弱了些,很快就被擠出隊伍,然后一個趔趄倒下。

  還好碗沒摔破,然而竹筷已脫手,滾到數步之外。

  他抱著碗想爬起身,卻被人擠倒,再次爬起來時,李笠驚悚地發(fā)現小吏們排隊都排出長龍,龍尾巴已經到院外了。

  ‘我還是個孩子啊!都不讓讓的?’

  李笠心中咒罵,一手拿著碗,一手拍著身上塵土,然后彎腰去撿那竹筷。

  將竹筷在衣襟上抹了抹,嘟嘟囔囔往隊伍尾部走去。

  服吏役的吏戶,從事著最卑微的“吏職”,所以又稱小人吏。

  和水產打交道(捕魚、養(yǎng)魚等)的是魚梁吏,又有守草場的是守草叢吏、守橘子園的是守橘子吏等等。

  小人吏是沒有俸祿的,因為服這種吏役,本身就是百姓為官府“服務”的形式,不過官府若能負擔,一般情況下會包吃住。

  但宿舍破敗,位置有限,臥具得自己備好,人多就只能擠著睡。

  小吏也可以在郡廨后廚吃飯,但后廚只會準備一定量的飯菜,人少就吃多些,人多就吃少些。

  在官府服吏役的小人吏們,睡的是冬冷夏熱的宿舍,吃的是味道怪怪的粗食,有個頭痛腦熱,自己解決。

  睡不好、吃不好,但有地方睡、有飯吃,已經是不錯的待遇了。

  李笠排在隊尾,饑腸轆轆,為了轉移注意力,只能東想西想。

  這年頭,對于尋常百姓而言,沒有一日三餐的說法,大家平日都是一日兩餐,也就是“朝食”、“夕食”,上午一頓,下午一頓。

  夕食吃不飽,挨餓到明早。

  所以不怪大家打飯如同打仗,這真是弱肉強食,若不舍得花錢在外面買食物吃,就得在這里排隊,不拼命排靠前的位置,肚子就吃不飽。

  畢竟吃飽肚子是頭等大事...

  想著想著,李笠忽然靈光一閃:有了,我可以在吃的上面做文章!

  他看過科普,說古代要到北宋時,才會出現“炒菜”這一烹飪技術,而炒菜鐵鍋,也是同一

  時期推廣的。

  考慮到一項技術的發(fā)展需要時間,那么“炒菜”的起源大概在唐代。

  李笠知道如今是南北朝時期,唐朝還沒出現,那就意味著,這個時代肯定沒有“炒菜”這種廚藝。

  ‘說到炒菜,我也會幾個菜式的喲!’

  他越想越高興,又想起來,自己看過的小說里,就有主角回到古代后,用“炒菜”征服達官顯貴的胃,從此走上人生巔峰的勵志故事。

  想到這里,李笠信心滿滿,仿佛肚子也沒那么餓了。

  烹飪方面的創(chuàng)意,可以賣給城里的酒肆、食肆,也就是賣菜譜,沒有人會做但又好吃的那種,變現快。

  等到他好不容易來到飯桶、菜盆面前,看著幾近于空蕩蕩的飯桶,僅有殘存菜渣的菜盆,李笠的好心情瞬間跌落。

  打飯菜的廚娘,和吳氏差不多年紀,大概也有如李笠般年紀的兒子,所以看著李笠的目光滿是憐憫,拿著個飯勺在桶里不停刮,以便多刮一些飯給李笠。

  被人當成弱者,李笠心中無奈,然而他如今就是一個十三歲的“總角”,身材擺在這里。

  ‘但我很快就會發(fā)財的?!?p>  李笠如是想,端著碗轉到一邊去吃,吃著吃著,心里有了計較:玻璃燒不出來,干脆賣菜譜,這次妥妥的賺一筆,把債還了!

  。。。。。。

  數日后,下午,鄱陽城南“常來”食肆里人聲喧囂,客人們大口喝酒、大口吃菜,大堂里空位越來

  越少,店伙計們忙著傳菜、上菜,忙得不亦樂乎。

  門口,出現了兩個少年,其人所穿衣褲打著許多補丁,各自背著個包裹,手里還提著提籃,渾身上下散發(fā)著一股特殊的氣息。

  貧窮的氣息。

  當中一人十分淡定,卻是魚梁小吏李笠,另一個少年有些局促,看著眼前富麗堂皇(相對而言)的食肆,一副底氣不足的模樣。

  此人正是李笠的同村伙伴武祥,武祥從沒去過像樣的食肆,因為那里不是窮人來的地方。

  一頓飯菜,就能把一家人的積蓄吃光,他哪里敢進來。

  至于梁森,在城外鄱水為李笠打漁,以便完成定額。

  食肆里的伙計很快注意到這兩位來客,一名小伙計趕緊迎上來,雖然他一看這兩位的打扮就知道是窮鬼,心中鄙夷,卻依舊笑容可親:

  “兩位貴客,里面請!”

  來者皆是客,伙計熱情地領著兩人入座,又問要點什么菜。

  武祥從沒見過如此大場面,局促不安的坐著,有些緊張的看著李笠,而李笠依舊很淡定,示意武祥和自己一樣,把包裹取下,放在身邊。

  小伙計耐心的在一旁候著。

  李笠不急著要對方報菜譜,他之前打聽過,鄱陽城里的酒肆、食肆應該沒有“炒”出來的菜,所以...

  關鍵時刻到了,李笠正要說話,卻見一名上菜的伙計端著菜從旁邊經過,他無意中瞥了一眼,發(fā)現托盤上放著一個銅鐺。

  鐺是一種炊具,也可以當做盛食物的餐具,其模樣和后世的圓形平底鍋類似(無長柄),深度較淺,有雙耳。

  而眼前這銅鐺里,里面盛著熱騰騰的炒雞蛋。

  后世家常菜里,再常見不過的炒雞蛋。

  那一瞬間,李笠只覺難以置信,原本想要跟伙計說的話,瞬間說不出來,腦海里飄過一連串問題:

  炒、炒雞蛋?炒?炒!

  這年頭有炒雞蛋了?

  不是說炒菜要到北宋才有么?怎么回事?這炒雞蛋誰炒的?

  莫非是點外賣送的么?

  李笠腦袋發(fā)脹,心中吶喊:

  小說里的發(fā)財秘籍不靠譜??!

  說燒沙子能做玻璃,結果我燒出來的是什么玩意?

  說北宋才有炒菜,那這炒雞蛋怎么回事?

  我還想靠炒菜賺錢的??!

  一旁的武祥,見著李笠如此模樣,只道發(fā)小內急想出恭,卻又不知李笠到底要不要緊,而那小伙計見著李笠如此模樣,心中納悶。

  轉頭一看,恍然大悟,再看向李笠,心中愈發(fā)鄙夷:你莫不是連這菜都沒吃過吧?

  鄙夷歸鄙夷,伙計依舊滿面春風:“客人莫不是看中這‘香煎雞子’了?小店的‘香煎雞子’用銅鐺煎了直接上菜,風味十足!”

  雞子即雞蛋,李笠聽對方這么一說,回過神來:“這是香煎....煎雞蛋?”

  見小伙計點點頭,他又問一次:“是煎雞蛋,不是炒雞蛋?”

  小伙計聞言有些無語,腹誹這家伙莫非沒怎么見過雞,問:“草雞?哪來的草雞喲?!?p>  那一瞬間,李笠居然有絕處逢生、喜極而泣的感覺,想起如今鐺的用途主要是煎,又想想煎和炒其實有些像。

  再看著上菜伙計端著銅鐺往一旁走,心中一塊石頭落了地:原來是煎雞蛋,不是炒雞蛋,真是嚇一跳。

  但他被這么一嚇,覺得自己之前的方案不穩(wěn)妥,所以必須隨機應變,改用另一套發(fā)財方案。

  “實不相瞞...”李笠說著話,一手去解放在食案上的包裹,心中醞釀著說辭。

  卻聽“咣當”一聲,一把尖刀從包裹里滑落,掉在地上。

  小伙計早就懷疑這倆寒酸小子有問題,如今見著對方失手掉了一把尖刀,瞳孔一縮,毫不猶豫轉身就跑,然后叫起來:

  “有賊人持械行兇?。?!”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