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那群孩子已當(dāng)?shù)?/h2>

第三十九章 最后一代轎夫

  一九九五年,還發(fā)生了很多事情,它似乎關(guān)鍵,也似乎不關(guān)鍵。

  這一年,電視上播放了幾部熱血沸騰的電視劇,其中就有《白眉大俠》,楊軍華對這部電視劇里的主角、配角都能一一道來,可見癡迷的程度。終于有一天,楊軍華要爆發(fā)了,站在高高的墻頭上,高喊“我是徐良”,向上一躥,雙臂大鵬展翅,而后重重地掉在了地上,再之后就是一聲慘叫。等豆腐楊趕到的時候,楊軍華已經(jīng)疼暈了過去,豆腐楊把他送到診所,診所不敢收,豆腐楊轉(zhuǎn)而去了鎮(zhèn)衛(wèi)生院。楊軍華算是命大呀,但是右腳卻留下了跛腳的后遺癥,走路時一瘸一瘸地。豆腐楊心里很清楚,這個兒子一輩子就算完了,別說有毛病的人,就算沒有毛病打光棍的也是一大把,將來誰愿意嫁給一個瘸子呢?還有前途問題,豆腐楊一直希望楊軍華長大之后能去當(dāng)兵,這也是為什么當(dāng)初取“軍華”這一名字的原因,退役之后轉(zhuǎn)業(yè),就順利地進入體制,但現(xiàn)在希望算是破滅了。楊軍華并沒有意識到跛腳的后果,畢竟年齡還小,后來跛腳習(xí)慣了也就無所謂了,偶爾來一句那部電視劇的經(jīng)典歌詞:情是什么樣的情?美女愛英雄!豆腐楊氣得直跺腳,一沖動便把電視機砸了,砸過之后也后悔了,細想之后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并不是電視機的錯,也不是楊軍華的錯,只怪自己天天忙生意,卻忽略了孩子的教育。有人曾經(jīng)講過一個故事,說是有一個少年因搶劫殺人被判了死刑,在行刑之前,法官問他有沒有什么愿望,他母親也沒有猶豫,直接就喂了他,然后說:當(dāng)初我小偷小摸的時候,你若能及時教育我,我怎么會落到搶劫殺人的地步?聽到這里,豆腐楊已經(jīng)意識到教育問題,楊軍華今天的后果不就是當(dāng)初自己沒有好好教育而造成的嗎?但是自己沒有什么文化,只會算個小賬,其實不只豆腐楊,這是很多人的尷尬,后來豆腐楊有事沒事都會往學(xué)校轉(zhuǎn)轉(zhuǎn),偶爾還會給老師帶一點豆腐,老師們也會把楊軍華的在學(xué)校的表現(xiàn)給豆腐楊說說。

  楊軍華確實進步很快,尤其是在小學(xué)四年級,但這也是后話。

  一九九五年,村里的中午時分和傍晚時分明顯要比以前熱鬧,有年輕人的家庭好多買了磁帶式錄音機,家里買好了好多盤磁帶,播放著流行歌曲,諸如《真的好想你》、《瀟灑走一回》、《中華民謠》、《阿蓮》、《花好月圓》、《纖夫的愛》、《祝你平安》等等,年輕人把聲音開到最大,錄音機唱著,他們跟唱,時間長了以至于那些老頭老太太都能哼上幾句。沒有錄音機的家庭,會打開電視機,電視機播放著這些歌曲的MV,其中有一首歌曲的MV是一個比基尼女郎,村民們都看得不好意思了,但年輕人很喜歡。MV最上面是流動字幕,寫著“某某結(jié)婚,好友某某獻上祝福,特點播某某歌曲”,有的村民說,時代真是變了,原來結(jié)婚只是送個匾額,現(xiàn)在送歌曲!其實變得不只是這些,連家里的裝飾畫都變了。年輕人把自己家里貼滿了明星照、電影連環(huán)畫,明星們很瀟灑,也很暴露;電影連環(huán)畫就是一張很大的畫面,上面有很多帶有電視情節(jié)的劇照,劇照下面是文字說明,在過年的時候,這些電影連環(huán)畫就貼在堂屋兩側(cè),甚是流行。

  集市上和鎮(zhèn)上也像變了風(fēng)格,一夜之間開了好幾家音像店,這些音像店不僅賣磁帶、錄像帶,還開錄像廳。錄像廳是很多年輕人的娛樂場所,里面煙霧繚繞,讓人喘不過氣。這些錄像廳白天都很正規(guī),但到了晚上就有點放肆,以至于后來周邊的錄像廳被派出所都查封了。

  依然是這一年,程麗珍的父親木匠程帶著媳婦去了沿海大城市,說他憑借著“高超”的木匠手藝獲得了老板的青睞,轉(zhuǎn)包的活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需要媳婦去幫忙。臨走之前,將家里的土地托付給了他的兄弟,將程麗珍托付給了他的母親。他們走的那一天,程麗珍、她的父母都哭得像淚人似的,程麗珍的母親差點斷了去沿海的念頭,但為了生計,還是去了。走的時候說她去探探路,到那邊穩(wěn)定了就把幾個孩子接過去。就這樣,程麗珍成為了我們村最早的留守兒童。事實上,木匠程在所謂的沿海大城市過得并不如意,老板拖欠著工資不發(fā),而生活開銷又很大,但是都已經(jīng)出來了,又不好意思再回去,就這樣堅持到過年才回家,年底他們過得相當(dāng)拮據(jù),而木匠程依然堅持在外打工,他的媳婦直到程麗珍上了高中又外出了,這一次外出直到現(xiàn)在也沒有回過幾次村,日子是否如意尚不可知。幾年之后,他家的老房子早已倒塌,院子里的荒草已經(jīng)沒過頹廢的院墻。這依然是后話。

  還是這一年,張大成的父親鞋匠張仍舊在修鞋,有時到集市去擺攤修鞋,有時走街串巷,在集市上一般都是與樊愛民的剃頭攤相鄰,用他的話說:“樊愛民干的是頭頂?shù)幕?,我干的是腳底的活,臭鞋味不怕腦油味?!辈幻Φ臅r候,他們在一塊抽抽煙、吹吹牛。鞋匠張的生意今年似乎也好了一點,商品鞋和皮鞋多了,能收上價了。與大多數(shù)農(nóng)民相似,鞋匠張的手藝也不只修鞋一個,還有一個活就是抬花轎。古代稱之為“轎夫”,一頂花轎需要四個人抬,再加上一個輪流替換的,總共五個人,鞋匠張就是其中之一。在我們村,嗩吶、鐵炮、花轎,還有廚師,基本上成“婚慶一條龍”服務(wù),這也是那個時代的“區(qū)域特色產(chǎn)業(yè)鏈”吧。那個時候結(jié)婚還是相當(dāng)講究的,接親的時候需要有個小男孩壓轎,這是風(fēng)俗,代表來回都不空轎,到了地方,女方主家需要奉上紅包給男方家的客人,其中也包括鞋匠張他們,再請他們凈手,然后女方主家再奉上紅包請壓轎的小男孩下轎,只要男孩不使壞一個紅包就能下轎,若是使壞,可能需要三四個紅包才能下轎。男孩下轎之后,鞋匠張開始準備裝飾花轎,花轎里的座子是個木箱子,木箱子里有各種道具,稱之為“行頭”,各種造型的泥人都需要小心翼翼地插到轎頂上,還有那頂十分漂亮的鳳冠要放到女方主家的紅托盤里,然后蒙上紅布,四個轎桿也需要系上紅帶。不多時,新娘坐在太師椅上,袖子上別著繡花針、頭上戴鳳冠、蒙著紅蓋頭,被她的堂兄弟們抬出來,再抬到花轎里。抬花轎是個力氣活,好在有車之后省勁多了,新娘新郎兩個村離得近的話要一直抬著,中間不能放下,這是規(guī)矩;但是兩個村離得遠的,出了新娘的村,過了村口的橋,就把花轎連帶新娘一并抬上農(nóng)用三輪車或四輪車,快到新郎的村的時候,再從車上抬下來,繼續(xù)抬著進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轎車代替花轎,司機自然而然地代替了轎夫,鞋匠張也成了我們村最后一代轎夫。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