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四年之前我們村就已經發(fā)生了變化,它并不像南方的“一夜城”那樣迅速崛起,也說不上用“日新月異”來表達,對于祖輩生長于此的大多數村民來說根本無法察覺,只有少數人發(fā)現(xiàn)了并迎合這種變化。這一年,村里的三五個四十歲左右的男人外出打工,他們有的收麥時節(jié)已經回家了一次,到了過年的時節(jié)必然要返鄉(xiāng)。他們穿著依然邋遢,扛著大包小包,穿著棉靴和軍綠色棉衣,戴著“火車頭”回到了家,見到小孩還主動掏出糖果。這一批人上有老人贍養(yǎng),下有孩子上學或者要結婚,上學必然需要一筆錢,而孩子結婚更是大事。在那個年代的農村就已經流行了結婚要建房子,還有結婚前的彩禮、結婚時的宴請這些都需要錢,但這些錢僅僅依靠種地是無法掙到的,他們不像鞋匠張、木匠程、樊愛民有一門手藝,也沒有豆腐楊那樣的手藝和生意頭腦,只能出去打工,這就是我們村的第一代農民工。在村里閑聊的時候,他們不會告訴任何人在大城市里是如何辛勞,而是會講一些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經常逛超市、下館子等等,如果只是說說,或許只有我們這些小孩才會信,但是大人們也信了,因為他們確實富裕了,他們有的買了電視,有的打算蓋新房子,這就是富裕的證明。有很多人眼饞了,也有些人猶豫,似乎生活并不理會這些東西,它正逼迫著他們必須要選擇這條路,當一個本分的農民似乎已經不符合時代要求了。
這一年春節(jié),節(jié)日的氛圍很濃重,只是我們也變了。無論鞭炮有多長,響得有多慢,我們也不會再去撿炮了;無論兜里有無“大額”人民幣,我們也不會去買唐僧肉了;無論大街上小商小販如何竭力吆喝,我們也不那么熱心的圍上去了;無論小伙伴如何邀請,我們已經開始不再任性地玩耍了。這些事情我們不做,并不是因為我們真的長大了,而是有更小的小孩在做,他們依然喜歡撿炮、買唐僧肉、愛熱鬧、愛玩耍,只是我們不屑于與他們?yōu)槲榱T了。
一九九五年,我們村終于大變化了,不,應該說這里的人發(fā)生了變化。春節(jié)剛過,村里來了好多熟人,他們并不是來走親串友,而是招工,有招建筑工人的、有招服裝生產工人的、有招玩具生產工人的,在村里宣講,兩年成為“萬元戶”,即使干得不好三四年也能成為“萬元戶”。打工掙錢,成為“萬元戶”成了很多村民的夢想。這些熟人還說:管路費、包吃住,咱們這里實在太窮了,到沿海大城市里看看人家是咋生活的!這一年,我們村一下走出去十幾個,有無所事事的青年,有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而那些稍微年紀大、在家做生意的、手藝人以及有正經工作的人還依然留在村里。
這一年,劉桂芝學了剃頭,盡管這是一個不太光榮的手藝,但在學會之后,不僅能養(yǎng)家糊口,還稍有富余,至于能“余”多少恐怕也沒人知道,但肯定是達不到她的期望。我曾經說過劉桂芝比許多村民都要有文化,眼光自然看得更遠一些;而樊小義的父親樊愛民沒什么文化,卻一直希望樊小義將來能考上“商品糧”。劉桂芝不只一次說過,現(xiàn)在用錢的地方多,將來用錢的地方也不少,小義已經十歲了,還特意強調一下“虛歲已經十一歲了”,過不了幾年就要“說媒”,現(xiàn)在連院墻都沒有建起來,西屋還是土做的,這些都需要錢,還有彩禮錢、結婚錢、滿月酒錢。聽到此話的村民都哈哈大笑,說劉桂芝考慮地太遠,連孫子的滿月酒錢都考慮到了!而此時,樊愛民總會插嘴說道:“將來小義考上了大學,也需要錢啊?!贝迕駛円廊皇枪笮?,不過這次笑的不是“錢”的問題,笑樊愛民這次在“考上了大學”之前沒有加“要是”,似乎樊小義考上大學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了。樊愛民又接著說:“辛苦幾年吧,孩子考上“商品糧”就好了。”村民已經記不清這是樊愛民第多少次提‘商品糧’的事了。無論怎么笑,樊愛民夫婦都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這些年真的太窮了,有時候為了應急去找別人借五塊錢、十塊錢都要說半天好話,別人還未必會同意,每次遇到這種不如意的事情,劉桂芝總是會說“真是一分錢難倒英雄漢啊,秦瓊尚能賣馬,咱們家連馬都沒得賣”!此時,樊愛民總會對著樊小義說:“你可得給老子爭口氣!考上大學,啥事都解決了!”隨后,也會搬出陳年往事,說:“我的爺爺,也就是你老爺想當年作為軍官,騎著高頭大馬,棗紅色的大馬回村的時候,誰不高看一眼!”其實,這也是無法查證的事,村里人也沒人提起過樊小義的老爺是個軍官,反正這事不太可信。
一九九五年春,萬物復蘇,村里時不時來一些銷售雞苗和豬崽的小販,很多村民都買了。樊愛民在院子里砌個豬圈,養(yǎng)了三頭豬,樊愛民夫婦每天要外出剃頭,照料豬崽們的任務就交給了樊小義,養(yǎng)豬并不是一件難事,一天四頓按時喂養(yǎng),放學之后喂養(yǎng)就可以。但是,樊小義兄妹的飯怎么解決呢,確實是個難題,最早的時候,讓樊老太太照料,但是她自己身體就不好,后來陸續(xù)請了樊小義的姥姥、姑姥、姨姥、舅姥、姑奶、姨奶、舅奶,沒有一個待這時間長的,因為這些“姥”們和“奶”們也有自己的孫子孫女照看。最后實在不行了,樊小義干脆自己做飯,作為一個十歲的孩子做飯確實是一個挑戰(zhàn)。曾經有一次,放學之后,樊小義要做面條,那個時候并沒有和面機、壓面條機,只能自己和面。面硬了就加水,水加多了再加面,就是沒有“正好”的時候,就這樣,和了整整一盆面,最后也沒有做成面條,只能餓著肚子去上學。后來,樊小義學聰明了,中午不再做面條,有時候做稀飯、咸湯,然后吃點剩饅頭就湊合了一頓。要說咸湯,樊小義做的還是不錯的,畢竟他會洗面筋,這個曾經為了捉知了而學的技術終于有了更大的用途。上學的時候,我們依然會一起去,但樊小義再也沒有時間玩了,放學之后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慢悠悠地回家了。直到現(xiàn)在樊小義做的飯菜依然很好吃,他自我調侃說,自從考上大學之后,國家就少了一名優(yōu)秀的廚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