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白毛審案
不要感到奇怪,一年級的小學生用什么筆的都有,有用鉛筆的、有用圓珠筆的、有用鋼筆的,時髦一點的有用自動鉛筆。值得一提的圓珠筆,最流行的是擰開筆桿漏出一把刀,同學總是拿著這把刀比劃來比劃去,應(yīng)該是處于安全考慮吧,后來連供銷社都不再銷售了。也有買不起筆的,有個同學三四歲的時候父母就離婚了,父親去了邊疆,母親再婚,爺爺去世,他由奶奶撫養(yǎng),整個家庭也沒有什么經(jīng)濟來源,他的奶奶就靠撿破爛把他養(yǎng)大、供他上學,他的鉛筆也丟過,但是丟了之后就沒有再買,要知道那時候的名牌鉛筆才兩毛錢一支,普通的鉛筆也就一毛錢。如果老師在課堂上布置了作業(yè),他要等到別人寫好之后借鉛筆再寫。如果是老師布置了課后作業(yè),到第二天他肯定是沒有完成。所以,他總是被罰站。他一年級沒有念完就不上了,他們村的同學說他的父親接他去了邊疆。時間久了,已經(jīng)記不得他叫什么名字了,除了那些事之外,還記得他臉黑黑的、身材瘦瘦的,褲子上還有補丁,而那雙鞋一直破個洞。還有一個女同學,叫翠花,不要笑,那時候農(nóng)村小姑娘的名字大多都很俗氣。家里很窮,那個時候她家因為“超生”被罰的一干二凈,所以她十歲才上小學一年級,跟他的弟弟一起上的學,兩個人共用一支筆。一年級沒讀完就輟學了,她說她想上學,家里實在供不起,只能在弟弟和她之間二選一,所以她就不上了,但是不上學又能干什么呢,千求萬求,父母才讓她又回到了學校。我之所以能記住她,是因為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她才回到學校,重新上了一年級。二年級讀完了,她又輟學了,只是這一次是她自愿輟學。她這個年齡仿佛錯過了上學的好時光,無論她的內(nèi)心有多么強大,也受不了同學們異樣的眼光,也受不了同村人的非議。那一年,她十四歲。經(jīng)老鄉(xiāng)介紹,她去了沿海,找了一份做服裝的生計。命運總是很幽默,但是生活向來很嚴肅。
楊軍華的“英雄牌”鋼筆丟了,豆腐楊跑到學校向白毛告了狀。本來丟東西是個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有家長過來告狀這還是第一次。白毛對小偷小摸這種事實在難以忍受,頓時火冒三丈。如果你學習不好,甚至不好好學習,在他看來都是小事,唯有品德,再小的事也是大事。白毛氣得嘴唇發(fā)紫、臉面通紅,在他那滿頭白發(fā)襯托下,肩膀上扛著的不像是一個腦袋,倒像即將落山的太陽。他站在講桌前,手緊緊捏著黑板擦,然后狠狠地拍在桌子上,“咣”,桌子上殘留的灰塵與黑板擦上殘留的粉筆末瞬間騰起,就像手榴彈爆炸后掀起的塵土,夾雜著手榴彈的煙霧和火藥氣味四處擴散。我們這些小朋友們頓時感覺氛圍緊張地要命,似乎都要窒息。如果要是把哪位同學暴打一頓,可能也沒有這么緊張,畢竟都是挨過揍的人。
很顯然這一次不是挨揍就能解決的問題,肯定要出大事了!
白毛狂吼:“誰偷了楊軍華的鋼筆?!?p> 下邊一邊寂靜,靜得連喘氣的聲音都沒有,平時調(diào)皮搗蛋的孩子們嚇得發(fā)抖。
“到底是誰偷了楊軍華的鋼筆,快點站起來?”白毛繼續(xù)狂吼,“不站起來是吧,好啊,這么小就有能耐了!把書包里的東西都倒出來,我一個一個地搜?!?p> 白毛認為,只有像豆腐楊這樣的個體戶才能買得起名牌鋼筆。我們都把書包里的東西倒了出來,白毛挨著查驗,還時不時地抖抖書包以確保里面沒有任何東西。這不算什么,還時不時地搜身呢。當搜到一位同學的時候,這位同學身體一直在發(fā)抖,最后在他身上搜到了一只“英雄牌”鋼筆。白毛叫來楊軍華,說:“看看這個跟你丟的是不是一樣?”
楊軍華點點了頭,然后鄙視地說:“你這個小偷!”
那位同學說:“這是我在地上撿的。”
“好啊,你還不承認?”白毛更加惱怒。快步走到教室外邊,十秒之后,再進來的時候,只見他手上提著一塊大青磚,這下連楊軍華也害怕了。
白毛揚起青磚,繼續(xù)狂吼:“到底是不是你偷的?”
那位同學已經(jīng)嚇得變成了口吃:“是……我……撿的?!?p> 白毛還在狂吼,“我這輩子最恨小偷,更恨做了壞事還不敢承認的人。家里可以窮,但是不能偷。從小就敢偷,長大了就敢殺人放火。從小不學好,長大了就是社會敗類,你今天要是不承認,我就……”“咣”的一聲,青磚拍在桌子上,整個教室在都在震動。
那位同學“哇”地哭出了聲,上下牙齒也在不停地發(fā)出碰撞的聲音,已經(jīng)說不清話,我們隱約地聽到他說“是……我……偷的……”
有些膽小的同學也被嚇哭了,但連聲都不敢出。
白毛繼續(xù)吼:“把筆還給楊軍華,明天讓你爹來找我,不來找我就開除你?!?p> 第二天,他爹沒有來,他也沒有再來。聽他同村的人說,他去了外婆的村上了學。時間久了,已經(jīng)記不得他叫什么名字了。
后來,樊小義總想與我討論這件事情,我懶得理他。楊軍華也向我提起這件事情,我也懶得理他。
從那之后,我們班里幾乎再也沒有丟過東西,即使偶爾丟了,也只是“丟了”,沒人說是被偷了。也是從那之后,我們這群頑皮的小朋友在課堂上再也沒有亂哄哄,無論數(shù)學課還是語文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