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傳瑯的叔叔就是聞名天下的詩人王仁裕。
王仁裕,字德輦,秦州長道縣人,生于唐僖宗廣明元年,一生與戰(zhàn)亂不休的五代十國相始終。出生的那年冬天,黃巢率軍攻入長安,唐僖宗倉皇南逃興元,舉國正是一片混亂。
幼時就失去父母,由兄嫂帶大,后來家道中落時,以放牧打柴為事。年二十五方才就學(xué),傳說是遇神仙剖其腸胃,浣洗于西江,見河灘有篆文碎石,便吞食入腹,使其悟性大增,隨后又發(fā)奮拜師求學(xué),終于凡諸義理,畢究精微,下筆成章。著賦二十余首,皆曲盡體物之妙辭。
隴西郡王李茂貞聞知他精通文詞,為人俊秀,招其入仕,為秦州節(jié)度判官。后兄弟三人皆在秦州節(jié)度衙門做事,兄長王仁溫,秦州觀察推官任上至仕,二哥王仁魯現(xiàn)為秦州倉曹參軍。二子傳琺,傳璞也在州縣做事,一家為官為吏,使王氏興盛一時。
清水河畔,白石崖邊,在綠春掩映之下,一處院落傳出朗朗讀書聲。二人駐馬步行,沿青石板小路拾級而上,忽聞似瑤琴之聲。二人拴馬于樹上,尋著琴聲入院,穿過院落,見一高臺之上一草亭之中,一人著白袍正背坐撫琴,琴聲時斷時續(xù),時不時的還夾雜著哀嘆之聲,二人不敢上前打擾,站在高臺石階之下,默然聽著琴聲。
楊嘯不懂音律,腦中苦苦搜尋著前世的記憶。時有狼叫般的曲目浮現(xiàn)出來。似精忠報國,大海之流的歌曲,只有貴妃醉酒的歌似有古風(fēng),不知不覺哼出聲:”愛恨就在一瞬間,舉杯對月情似天,愛恨兩茫茫,問君何時戀!”
忽覺肩頭被人一拍,忙回頭觀瞧,一中年書生正用手指噓著,示意不要驚動。
王傳瑯見是西席先生,忙施禮欲出聲,也被制止。這時琴聲停了下來,白袍撫琴之人起身轉(zhuǎn)頭走出草亭,正是傳瑯的叔叔,詩人王仁裕。沐著夕陽紅霞走下臺階,先是問那西席先生:”學(xué)生們可都散學(xué)了?”
西席先生迎上答:”已經(jīng)散學(xué)回家去了,吾來告知先生,家中有些許俗務(wù),回去處理一下,明早便回,不耽誤課業(yè)!”見王仁裕點頭同意才轉(zhuǎn)身走了。
王仁裕面色慈祥的看向二人道:”傳瑯??!給叔叔介紹一下這位小友吧!”王傳瑯打小敬畏叔叔,雖然叔叔在外為官不經(jīng)常在家,但整個州縣都傳他為神,自然都敬畏幾分。
傳瑯話未出口,楊嘯忙上前答道:”小子楊嘯,沙州人氏,仰慕先生清名,特來向先生討教,望先生不吝賜教!”幾句話一氣呵成文謅謅的,連自己都驚訝怎么出口的,王仁裕輕笑道:”楊嘯小友,請到陋室中一敘,請!”
然后轉(zhuǎn)身前面帶路,跨進月亮門兒入了院中,王傳瑯膽怯地向楊嘯伸了伸舌頭,伸手請楊嘯先行跟著。一間很是簡陋的屋,只有一床、一桌、一椅,別無他物。
王仁裕伸手請二人坐在床榻上,自己坐于椅中,摸了摸壺水尚溫,就給二人倒了茶水,打開桌上食盒取出些點心,放于二人面前道:”咱們邊吃邊談,你們說一說西域的見聞吧!老夫粗話五十有四,還未到西域一趟。聽說西域各國風(fēng)情迥異,說說讓我也開開眼界!”
王傳瑯正有一肚子的話要說,終于逮住個機會,就滔滔不絕地從瓜州,甘州,涼州,吐蕃,黨項,回鶻等等人物風(fēng)情,雪山草原,平民盜匪,說了一通,外邊夜色已深。
王仁裕也不打斷他的述說,起身挑亮油燈,便坐下靜聽。楊嘯也不時地插言敘述,二人是越說越激動,尤其是說到黨項馬賊截斷商路劫財害命,更是義憤填膺,當(dāng)說到李彝超預(yù)謀取涼州之地,便嘎然而止!
因崔叔交待過,不能將中衛(wèi)堡寨襲擊李彝超之事說出去,更怕給秦州百姓帶來禍患。王傳瑯知道自己說漏嘴了,就倒向床榻假寐,可能是因為連日勞累,一沾上枕頭就睡著了。
王仁裕聽得是神色大變,也感覺到了楊嘯身上帶著的隱隱殺氣。聽聞途中兇險皆是楊嘯出手化解,更是對他刮目相看。聽言楊嘯此行是回鄉(xiāng)祭祖,神色之間略為驚奇,于是就仔仔細細端詳了一會兒,問道:”小友是真得姓楊嗎?莫非…小友非…楊姓,是…姓李?”
楊嘯頓時大驚道:”先生怎知?”
王仁裕見他不否認,便知他來歷,坦言道:”老夫隨王思同留守西京時,偶見一副巨作,為十三太保的肖像,是當(dāng)時著名畫師荊浩所作。傳言晉王每見此畫便會涕淚橫流,說是冤殺了十三太保李存孝,畫作之上似有斑斑淚痕之跡。晉王死后,那畫師便帶畫作從此流落民間,又傳言明宗李嗣源曾尋此畫而未得。老夫只是偶然見過一次,但那神武之氣令老夫記憶深刻。今見小友眉眼之間,似曾相識,心中生疑,故有此一問,莫非小友便是那李存孝之后?”
楊嘯大奇道:”果有此畫?不知現(xiàn)在何處,何人之手?”王仁裕搖搖頭:”不知何人所藏,但若是有緣,定會相見!”
王仁裕仰望著小窗外的黑夜,眼中霧靄輕蒙,嘆了口氣道:”想那十三太保當(dāng)年何等的勇武,終其一生未嘗敗績,跟隨晉王日奪八寨,夜搶三關(guān),單槍匹馬殺敗黃賊大軍,更有十八騎奪取長安,直追得黃賊上天無路,入地?zé)o門,被迫自刎于狼虎谷中。鐵槍王彥章自視天下無敵,也在他馬前走不了幾合,如此英雄人物,卻被奸人誣陷,慘遭五馬分尸,真是天妒英才,英雄末路啊!”嘆罷面對楊嘯:”不知英雄之后怎會流落于沙洲偏僻荒漠之地?”
楊嘯正自沉思,聽問他身世經(jīng)歷,也是輕嘆一聲,把從奶奶處,聽聞的只言片語,在腦中整理了一遍回道:”我只聽奶奶講過,祖父乃中原名將,并不曾告訴我許多,只是奶奶臨終遺書,才知我是李存孝之后。我自小父母雙亡,無有庇護,奶奶含辛茹苦將我養(yǎng)大。十歲起入草原放牧,修習(xí)家學(xué),與羊群為伍,與野狼爭斗,不知不覺間六年過去。奶奶看我懂些事兒了,就讓我與崔叔隨商隊,回中原尋祖覓親,如今仍不知祖籍哪里,鄉(xiāng)親何在?”
竟然還有那么一幅畫,能辨認楊嘯的身世,可那幅畫現(xiàn)在在何處你?
柯伊伯帶頑石
王仁裕:五代文學(xué)家,生于唐僖宗廣明元年(公元880年)、秦州上邽(甘肅天水)人的王仁裕(字德葷),王仁裕二十六歲時,為李茂貞屬下秦州節(jié)度使李繼祟幕僚——秦州節(jié)度判官。在前蜀、后唐、后晉、后漢為官,官及翰林學(xué)士、戶部尚書、兵部尚書、太子少保的仕宦生涯,同時也開始了他勤勉治學(xué)、賦詩作文的創(chuàng)作歷程,“有詩萬余首,勒成百卷”(《舊五代史·王仁裕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