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東方世界,將習武之人的修為境界化分為八個等級,每個等級的武者都有相對應的境界特征,武學境界越高,武者修行越難,實力差距就越明顯。因此,除了功法高明或?qū)傩韵嗫送?,鮮有能越級挑戰(zhàn)者。
破風境,武者修行,當從體魄修煉,無論佛家道家,還是一般習武者,最初修煉都是從基本功練起。以各種修行方法強化肉殼,增強速度、力量、耐力和抗擊打能力。當拳頭盡全力轟出能產(chǎn)生拳風,便初步踏入了江湖武者的世界。
行罡,武學修行到破風境巔峰,不管是拳腳刀劍,揮動由于力量大,速度快,與空氣摩擦便能產(chǎn)生劃破空氣的風雷之聲。這時候肉體吸收天地元氣,逐漸衍生出一股無形的氣來,也就是罡氣,也叫做真氣、內(nèi)力。這時候就修行到了第二個境界。所謂行罡,就是運用真氣,這時候就需要武者開始研習功法,增加自己真氣的產(chǎn)生速度,以及學習真氣的使用竅門。
橫練,武者以丹田容納真氣,真氣在丹田行成氣旋,真氣積蓄多了便會液化形成元夜,最終固化成為元丹。但人的丹田空間有限,就得嘗試將真氣融入身體各處。橫練這一境界就是用真元不斷洗滌身體,去除雜質(zhì),使得身體從筋肉到五臟六腑,骨頭骨髓逐漸適應和元氣融合的感覺,為將真氣徹底融入全身做準備。
融體,毫無疑問,淬煉全身就是為融體打基礎,待得全身完全適應和元力融合后,就可以嘗試將肉身和真氣完全融合,以整個人體為丹田,追求更高的武學境界。融合時,先四肢,再到五臟六腑,后頭部大腦,最后是全身三百六十五個穴道,全身融合完畢,周身穴道共鳴,真氣生生不息,就能褪去凡胎肉體。
褪凡,進入褪凡境界后,全身上下與天地元力共鳴,修煉時肉身會自動提純天地元氣,壓縮提純后的元力,武者將稱成為真元。這時候就需要武者修煉穴竅,從大穴竅到**竅,進行真氣到真元的轉(zhuǎn)化,同時擴張穴竅。待得全身三百六十五穴竅真元盈滿,便有一劍斷山,一刀分海之能。目前江湖上行走的頂級高手就是這個境界。
斷山,人體穴竅被真元填滿,便有了親和天地元氣的特征。這時候與人對戰(zhàn)便能調(diào)動周圍的天地元氣為自己所用,甚至短時間內(nèi)榨干某一范圍空間內(nèi)的天地元氣。這個境界的修煉在于把全身上下修煉得跟天地元力百分百契合,先血,再筋肉,后骨,最后是髓。修煉到巔峰,便能一念斷臂再生,只要意識不滅,便能長存。
御空,所謂御空便是掌御空間,以跟天地元力百分百的鍥合度劃開空間,再以強橫的肉體力量抵抗空間亂流,進行空間穿梭,一念天涯。到了這一步,修行的側(cè)重點反而是意志,也就是心神,或者叫做靈魂。首先要把靈魂修煉得強大,才能在長時間的空間亂流沖刷下保持不滅。等到靈魂凝實得跟真人無異,就可以嘗試身魂合一,進入通神境界。所謂一念永生,萬古長存。
通神,通神者,通萬物之神,預未來之事,曉萬物本源。一動執(zhí)乾坤,一念掌陰陽,不可說,不可名,擁毀滅之力,享造化之功。
自有史以來,御空和通神的強者只存在于傳說中。譬如朝游北海,西宿南冥的莊子,逐日的夸父,射日的后羿,一個跟斗十萬八千里的孫行者,一念花開的佛陀,一氣化三清的太上……這些傳說中的大能應該都是御空境或者通神境。
每個境界又有最明顯的本領特征:一招一式伴有破風聲,就是破風境的標志,能以掌風吹滅蠟燭為初入破風。以拳風吹滅蠟燭為破風登堂,以指力之風吹滅蠟燭為破風化境。到了能以掌風擊穿一寸厚的普通木板,說明體內(nèi)開始有罡風產(chǎn)生,是為破風巔峰。
行罡的境界特征為:肉體開始產(chǎn)生真氣,能發(fā)出一寸長的真氣擊穿一米外的寸厚石板為初入。兩寸長真氣擊穿兩米外寸厚石板為登堂。五寸長真氣穿五米外石板為化境。一尺真氣穿十米石板則巔峰。行罡境可以以真氣附著在兵器上對敵,增加兵器強度。
初入橫練境界的標準是丹田氣旋擴大到極限,轉(zhuǎn)化出第一滴元液。修煉到一半氣旋轉(zhuǎn)化為元液則登堂。最后一縷真氣化為元液入化境。將元液體積修煉到充盈整個丹田就進入巔峰。橫練境為多數(shù)江湖門派精英的境界,能將真氣短暫融入兵器對敵,并以武器發(fā)出真氣,也可以將真氣暫時融入肉體某一部位,增加肉體強度。
判斷進入融體境界的標準是第一滴元液轉(zhuǎn)化成元丹,就為初入融體。元液全部轉(zhuǎn)化為元丹踏入登堂。元丹修煉壯大到充滿丹田入化境。由融體化境到巔峰可謂最難,待得全身由凡體轉(zhuǎn)化到靈體,就真正踏入到江湖絕世高手的行列,一步褪凡,從此縱橫江湖。融體境強者的最明顯標志——短暫踏空飛行,內(nèi)顯標志——開啟靈視。
由融體巔峰踏入到褪凡境界可謂水到渠成,只需慢慢修煉到人體三百六十穴竅被真氣填滿,產(chǎn)生共鳴,第一縷真氣向真元轉(zhuǎn)化,則初入褪凡。十二主穴轉(zhuǎn)化真元擴張完畢入登堂。任督二脈修完入化境。經(jīng)外奇穴修完踏上巔峰。靈體親和天地,凸顯出褪凡強者獨特標志——無限飛行能力。
斷山,褪凡強者褪去凡體,親和天地元力,而斷山是把靈體修行向天地靠攏。只要全身有一點血肉能與元力百分百契合——能以真元重塑部分身體。哪怕是一滴血,便算初入斷山。等到血液修行完畢,就入登堂境,這時全身血氣如海,也就是說,這時候已經(jīng)不會流血而死了。然后是筋肉,骨和髓的修煉進度對應化境和巔峰。斷山強者的標志:大范圍調(diào)動天地元力,延緩衰老,增加壽命,巔峰能斷臂再生。
御空,小境界劃分標準:能進行短暫空間穿梭為初入。全身巨象化,也稱法天象地,法相,為登堂。靈魂凝練如真人,達化境。若能分出實體分身則攀巔峰。境界標志:空間穿梭,法相,靈魂分身,實體分身。
通神小境界劃分標準,未知。境界特征,未知。
諸多武學境界中行罡境對于修行者來說最為重要。因為肉殼吸收天地元氣產(chǎn)生真氣,一般的修煉方式對于天地元氣的吸收速度微乎其微,武者需要借助功法來修行,這時候家境的優(yōu)劣就提現(xiàn)出來了。
好的功法能幫助武者快速吸納天地元氣,加快修行速度。江湖上將功法由優(yōu)到劣分為五個等級:神話、傳說、璀璨、珍寶、傳承。每個等級的功法又被分為五品,這種分級由上古流傳下來,至今已有五千多年歷史。
然而不知是不是因為歷史出現(xiàn)了斷代,兩千年來,傳世的功法僅僅璀璨、珍寶和傳承三種品級,傳說級功法上古年間尚有記載,神話級功法就真的只是神話而已。修煉一途,本就是不斷突破人體極限,尋求未知的大道至理,因此神話級功法的說法和通神境界便保留下來,代表修煉者的一種向往。
人體產(chǎn)生的真氣又分七種屬性,陰、陽和代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每種屬性的特性又有區(qū)別:陰屬性真氣詭譎多變,陽屬性霸道陽剛,金屬性鋒銳無匹,木屬性生生不息,水屬性棉柔無極,火屬性暴烈極端,土屬性厚重堅實。
五行屬性各有所長,并無優(yōu)劣之分,陰陽屬性比較罕見,陰屬性兼具木、水、土三種屬性特性,陽屬性則并有金、火屬性之能。多數(shù)武者一生只能修行與自身屬性相合的功法,若是強行改修其他屬性的功法,輕則內(nèi)力盡失,重則爆體而亡。
輔助提高修行的叫做功法,記載行罡方法的則為秘籍。如果家境優(yōu)渥,有好的修行功法和行罡秘籍,踏入行罡境后修行則事半功倍,戰(zhàn)斗力也強。
如果啥都沒有,那就拼命吧!功法秘籍后面再攢資源換,沙場拼幾年,用血和淚換取功勛,換身份地位?;蛘呃耸幗再Y質(zhì)博取大宗門的資源傾斜。在不濟博運氣吧,說不定誤入山洞,就能發(fā)現(xiàn)天材地寶,獲得不世高手的武學傳承呢!
此外,修武一道,看意志,講緣法。楓一鳴一無所有踏入江湖,憑機緣獲得赤煉老鬼百年功力的醍醐灌頂。奈何走火入魔,性命堪憂,死馬當活馬醫(yī),冒死修煉與天生陰屬性相沖的陽屬性功法摩羅心法,反倒因禍得福。再崛起后又淪為廢人,大起大落之間,誰又真正了解其中的生死與心酸?
從融體化境到融體巔峰,武者修煉的另一個分水嶺。
根骨好奇佳的修者,天生親近天地元力,不僅前期修煉速度快,由凡體轉(zhuǎn)化靈體時幾乎沒有瓶頸,并且消耗的時間極短,少則數(shù)日便可完成。根骨不好的人,哪怕有稀世功法,也會被天地元力抗拒,不能融合轉(zhuǎn)化。
其中一種解決辦法就是服用天材地寶,改善體質(zhì),用這樣的辦法強行沖關,不僅消耗大量資源,也為修行設置了上限,多半止步斷山。
另一種辦法就是靠時間去磨,散去功力重修。因為丹田盈滿,強行修煉只會讓自己爆體而亡。重修可以靠真氣不斷打磨肉殼,增加與天地元力的親和度,前提是有足夠的生命去耗。
天下武者修煉到融體化境,不能一下沖關者,多半走第二條路。一來打磨道心,畢竟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變回弱者重頭再來實屬不易。二來天材地寶數(shù)量太少,極難獲取,除了財富還要有機緣,重修基礎扎實,破境后說不定便能一飛沖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