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太平館,只是光緒年間一個賣煎牛排的檔口,創(chuàng)始人徐老高本是洋行廚師,因出品常被挑剔的老外吐槽,憤而下海創(chuàng)業(yè)。到民國初期,太平館已是小有名氣的西餐廳,周總理婚后也曾在此設(shè)宴?,F(xiàn)今廣州的太平館依舊保留著“總理套餐”、“總理夫人套餐”兩個招牌菜。
2011年,阿枝結(jié)婚剛滿兩年,她與先生一起到廣州游玩,當時他們住北京路一帶,正好在歷史悠久的太平館附近,我便挑了此店招待他們。
太平館在北京路步行街上,餐廳很大,路的兩邊各有兩個店面,我們六點多抵達,室內(nèi)已坐滿,只能在戶外用餐。不過我還是好奇入內(nèi)參觀了一番,烏黑發(fā)亮,有著金色花紋的木質(zhì)樓梯、類似教堂的彩色玻璃天花板、頗有幾分民國老別墅的感覺。
室外則是鋪著綠白兩色的格紋桌布的圓桌,豎著黑色的陽傘,照明是復古的暖黃燈光,我給他們夫婦點的正是“總理套餐”、“總理夫人套餐”。
“總理套餐”的主菜是一只乳鴿,配有一份炒飯,烤乳鴿是廣州人的拿手活,阿枝老公特地掰下一只肥美的鴿子腿給我,皮脆味濃,確實是不錯,但怎么看都和“西餐”掛不上鉤,也難怪徐老高的菜會被洋人們指指點點,實在太中式化了。至于夫人套餐,就有點啼笑皆非,木墊鐵板,神似豪客來,配菜居然是大塊的紅白蘿卜與馬鈴薯,看阿枝的表情,顯然也是沒有驚喜的,不過彼時的周總理還不是總理,西餐在國內(nèi)也是新鮮事物,說不定,我們吃到的就是和總理夫婦當年品嘗的食物。
飯后,阿枝建議再走走,讓我有些意外。一直以來,我都認為女性婚后,都是與家庭為主的,何況我與她先生素不相識,他們應當希望早些道別才是。之后我們?nèi)藷o聊在街上買了彩票刮著玩,又到阿枝下榻的旅館喝了茶,見時候不早,我才起身告辭?;厝サ穆飞?,我有點踹踹不安,因為擔心自己會不會逗留太久,影響了阿枝的二人世界。
但之后的每一年,只要我回故鄉(xiāng),阿枝總會與其先生一同招待我吃飯,讓我十分感動,大約在我過去的人生里,有太多朋友婚后便疏于往來了,朋友結(jié)婚,成了告別的同名詞,所以阿枝的例外,才讓我覺得格外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