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莊公二十二年,陳國的公子完因避禍逃到臨淄。如果公子完的后代沒有干出把齊國姜氏政權(quán)趕下臺、并取而代之的顛覆性的大事件,他的到來不過是一起普通的流亡事件而已。
事情的發(fā)生還要從魯桓公五年(BC707)說起。那年正月,陳桓公已經(jīng)病入膏肓。他的弟弟陳佗(字五父)在鄭國人的支持下謀殺了太子免。陳桓公頓感如五雷轟頂,結(jié)果突發(fā)精神病而離家出走,不久被人發(fā)現(xiàn)死于郊外;陳佗便順利地奪取了君位。
陳佗在蔡國娶妻。他的妻子時常假借探望父母的名義回蔡國去與老情人幽會。陳佗漸漸地知道了妻子的丑行(因為他也經(jīng)常溜到蔡國去亂搞),但是他并不在意;有時他甚至和妻子一同坐車到蔡國去,入境后兩人就分道揚鑣,各自行樂。
陳佗在蔡國干出了很多淫蕩無恥的事來。起初他只是用金錢收買墮落女人的肉體,后來發(fā)展到勾引一些平時還算本分的拜金女子。但是他對用金錢搞女人的方式漸漸感到厭倦,就采用下三濫或者暴力手段禍害人。
陳桓公有個兒子叫公子躍,是被害太子的同母兄弟。他怨恨陳佗謀殺自己的長兄,便與蔡人暗中設(shè)下一個圈套,借此除掉陳佗。
不久,一個蔡國的皮條客派人送消息給陳佗,說他最近物色到一個如同傳說中莊姜那樣美麗的女人;代價可能大一些(一條命而已),但是絕對物超所值。陳佗無法忍受如此致命的誘惑,立即帶上兩個隨從跟著來人出發(fā)了。
陳佗剛剛進入蔡國境內(nèi)便遭到陰謀者的伏擊,這幾個人頃刻間就丟了性命。陳佗死后,公子躍即位,是為陳厲公。
陳厲公二年,他的次子公子完(字敬仲)出生。陳厲公立六年去世,他的弟弟公子林廢掉厲公太子后即位,是為陳莊公。陳莊公立七年去世,他的弟弟公子杵臼又趕走了莊公太子奪取君位,是為陳宣公。
由于父輩與兄弟們的權(quán)力斗爭激烈而殘酷,公子完便把自己裝扮成一個禽獸無害的角色:他從不拉幫結(jié)派,也不招搖過市。他的行動軌跡僅限于家宅與官署之間,就這樣為自己賺了一個老實本分的好名聲。
公子完有著超敏銳的政治嗅覺,他只要嗅到宮廷中可能發(fā)生危險便會遠遠躲出去,直到確認情況恢復(fù)正常為止。幾次動亂下來,他的兄弟們死的死逃的逃,只有他還安然無恙。
公子完生活得雖然不太順心,卻十分安全。由于他總能在關(guān)鍵時刻避免災(zāi)禍,他的身邊便圍了一大群貴胄子弟,這使得他想過低調(diào)安靜的生活也不可能了。
陳宣公的太子名叫“御寇”,御寇特別喜歡這個與眾不同堂兄,總是請他飲酒打獵,還送給他很多禮物,公子完又不敢拒絕太子的情義。如此一來,公子完就被當(dāng)成太子幫的重要人物了。
太子失勢是從陳宣公的一個寵妾生下公子款(陳穆公)開始的。自從陳宣公把所有的愛都給予了公子款,御寇的地位便一落千丈。他的蒙難過程幾乎與衛(wèi)太子伋如出一轍(這也是列國太子走向死亡的通用模式),都是被女人用盡渾身解數(shù)慫恿君主害死的。
御寇被殺后,災(zāi)難雖然還沒有及于公子完之身,但是他怎么會放過任何一個逃避災(zāi)禍的機會呢?于是他就跑到齊國去了。
對于公子完的傳奇經(jīng)歷,齊桓公早有耳聞。經(jīng)過與公子完一番長談,齊桓公決定賜給他卿士的爵位。公子完說:“我一個羈旅之臣,得罪了寡君,不得不逃離陳國?,F(xiàn)在有幸得到您的收留,君侯賜予臣的恩惠已經(jīng)夠多了。臣怎么還可以貪圖高位、辱沒君主、廣招非議?如果您堅持,臣還不如自殺好了。
“《詩》說:‘翹翹車乘,招我以弓。豈不欲往?畏我友朋。’君只要將臣作為士來對待(君主舉弓以召喚士人),臣就知足了。”
齊桓公就給了他一個大夫的位子,命他掌管齊國的輕工業(yè)。公子完便改稱“陳氏”或“田氏”(陳、田屬于一聲之轉(zhuǎn))。
但是,如果古籍所載情況是真實的,那么田完的內(nèi)心則沒表面上看起來那么單純坦蕩,他應(yīng)當(dāng)是懷著極其陰險、不可告人的目的才來到齊國的。
原來當(dāng)年公子完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王室的一位史官造訪陳國。這位史官是位《周易》大家,陳厲公就請他為公子完筮上一卦。
占卜的結(jié)果得到“觀”(坤下、巽上)變?yōu)椤胺瘛保ɡは?、乾上)卦。周史解釋說:“經(jīng)說:‘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這恐怕是代陳氏掌管國家的意思吧?但是這個國家不是陳國,應(yīng)當(dāng)為他國;而且也不是公子擁有,應(yīng)當(dāng)是他的子孫擁有。
“‘光’是從遠方他物發(fā)出照耀過來的;‘坤’指土;‘巽’指風(fēng);‘乾’指天。風(fēng)變?yōu)樘欤煌翛]有變;否卦的二爻至四爻未變、仍為山,則山于土之上。草木、禽獸、寶藏生于山上,蒙受天光照耀,所以稱‘觀國之光’;客人送來的玉帛堆滿了庭院,天地最美好的禮物都聚集起來,所以稱‘利用賓于王’。
“從觀卦來看,公子不會自己得國,但是他在天上可以看到子孫掌國。風(fēng)行而阻于土,所以說應(yīng)當(dāng)在異國。如果為異國,當(dāng)屬姜姓之國。姜姓是太岳之后,山岳足可以配天。但媯姓不會同時擁有兩個國家,陳國衰落之日,便是陳氏在齊國興起之時!”
后來公子完到了娶妻的年齡,他的上司——大夫懿仲想要把女兒嫁給他,懿仲和妻子一起占卜這場婚姻的兇吉。他的妻子捧起被鉆燒開裂的龜甲,盯著它仔仔細細地觀察了一番,然后特別興奮地叫道:“大吉!這就所謂:‘鳳凰于飛,和鳴鏘鏘。有媯之后,將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與京!’”
以上兩個預(yù)言到春秋末期全都應(yīng)驗了。在楚國第二次滅亡陳國后,公子完的五世孫陳無宇成為齊國上大夫(相當(dāng)于廣義的卿),陳氏在齊國開始興起;七世孫田常殺齊簡公,齊國公室由姜姓改為田氏。
但本人卻不相信上述那些記載的真實性。本人認為這些所謂的預(yù)言都是田完的后人捏造出來的;他們編造這個宿命論的目的是強迫姜姓貴族們相信:陳田代姜本是上天的意愿。這種套路與周武王克商后宣揚的‘上天假周人之手革除商命’如出一轍。
否則以當(dāng)時世人的大嘴巴,竟然能夠全體做到守口如瓶;為了幫助陳氏干掉齊國,竟然沒有泄露如此八卦乘以八卦的大新聞,簡直就是個奇跡。陳氏生活在齊國的五代人的時間里,這個秘密竟然保護的如此之嚴密,以至于齊國公室一點信息也沒有得到,簡直就是匪夷所思。但是五世之后,陳氏已如日中天,又有誰敢打包票說,那些所謂的“預(yù)言”不是在田完時期做出來的呢?
陳完是個嚴守《周禮》、有原則、有節(jié)制的人,他在齊國仍然過著“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日子。有一天中午,陳完在家中宴請齊桓公,兩個人都喝得非常愉快,時間不知不覺溜走。太陽偏西時,陳完起身送客。
齊桓公沒有盡興,他要求點上火燭將宴會繼續(xù)下去。但是陳完說,他只對白天進行宴會進行了占卜,卻沒有對掌燈以后進行占卜;因為不知兇吉,所以他不敢挽留齊桓公。
后世君子說:“酒以成禮,但不過度,這便是義;以君成禮,但不放縱,這便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