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子午春秋

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文王遷都

子午春秋 云垂天地間 2214 2019-08-26 16:30:00

  楚文王于魯莊公四年即位,他是王后鄧曼的第二個兒子,卻不是諸兄弟們中最年長的。楚文王的哥哥們輕視他的年齡,弟弟們嫉妒他的幸運,大臣們各懷心事;楚國的局勢表面上看波瀾不驚,實際上暗流涌動。

  楚國定都丹陽三百余年,古老與龐大的家族全都盤踞于此,彼此關(guān)系錯綜復(fù)雜。楚武王在世時想要把都城遷到郢,一方面符合國家擴張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包含擺脫舊貴族控制的意思。

  他的圖謀很快被識破了,結(jié)果遷都計劃遭到強烈抵制。但是楚武王用他的鐵腕鎮(zhèn)壓了反對者。因此,在他活著的時候計劃還可以正常實施;現(xiàn)在他去世了,保守勢力便又開始興風(fēng)作浪了。

  楚文王面對難局顯得手足無措。鄧曼說:“先王統(tǒng)治楚國五十一年,國內(nèi)所有勢力都已經(jīng)達到平衡。如今他去世了,平衡被打破,人們要重新劃分勢力范圍,當然都想為自己多爭取些利益。因此,舊臣對抗新君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你如果挺不過這一關(guān),就不配成為楚國的新王?!?p>  楚文王若有所思,他把最親密的朋友召進王宮,幾個人關(guān)在寢室里密謀了好幾天。幾日后,當楚文王從寢門里出來時便一掃往日的頹廢,顯得自信滿滿。他要通過團結(jié)若敖氏來鞏固王權(quán)、打擊政敵。

  當時楚國最高的官職是莫敖,令尹屈居第二。楚文王首先找到令尹斗祁,許諾把令尹的職位提升到莫敖之上,使令尹成為楚國最高行政長官。他的做法雖然得罪了莫敖屈重,卻換來勢力更為強大的若敖氏的鼎力支持。他繼續(xù)把大量的利益分給支持者和中間派,看得其他人又是心痛,又是眼紅。楚文王有個信念:如果能夠坐穩(wěn)王位,楚國所有的利益都是自己的;否則的話,自己甚至連一副棺材板也不會得到。

  頑固派勢力依然強大,但是楚文王已經(jīng)不再懼怕了;他掌握的力量已經(jīng)完全可以從對手的身體上碾壓過去。但是楚文王并不希望以血腥的殺戮做為他統(tǒng)治的開始,他把所大臣召進王廷說:“諸位首先是楚國人,然后才是楚國的官員和封君。遷都的命令在先王時期就已經(jīng)公布了,有些人反對,認為損害了自己的利益,這很正常。

  “但是,某個人如果把自己的利益置于國家之上,他為什么不自己去成立一個國家呢?那樣就可以明目張膽地和楚國對著干,而不是找各種連自己都不相信的高尚借口(比如對國有百害而無一利)來反對遷都了!

  “不谷告訴你們:楚國遷都之后,疆域要比現(xiàn)在大十倍、二十倍。擴大的部分,豈能為君王獨享?楚國立國至今,有哪一位君主專土地之利,侵國民之財?國家所得還不都是國人功臣的?我不會勉強仍然堅持己見的人,也不準備懲罰他。不過有人如果還是只想保有現(xiàn)在的一點利益,那就把官、爵讓給服從王命的人吧!也可以帶著自己的追隨者和財產(chǎn)滾出楚國;等到在戰(zhàn)場上兵戎相見之時,不谷就不會背上殺死同胞的罪名了!”

  隨后,斗祁和其他重臣依次進行了措辭嚴厲的發(fā)言。斗祁說:“國王的仁慈是建立在某人被定罪以后才能顯現(xiàn)出來的,那么現(xiàn)在就讓王看看:到底誰在反對,誰是國家的罪人吧!然后那些人就可以領(lǐng)教國王的仁慈了!”

  這時正殿大門被打開了,目的就是為了讓在場者看到外面的情況:司?。ㄋ痉ü伲狈街T侯稱“司寇”)一身戎裝、手持大鉞立在門外,身后是全副武裝的行刑隊,這些人對著里面怒目而視。反對者們嚇破了膽,他們徹底失去了對抗的勇氣,因而乖乖地服從命令了。

  楚文王元年,楚國把都城從丹陽東遷至郢,江漢諸侯無不驚呼“楚禍至矣!”

  楚文王即位初期不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窮兵黷武的暴君形象,他采取了比較溫和的外交政策。楚人對華夏文化仰慕已久,遷都使得楚國與華夏國家的交流變得十分便利。楚文王于是派出大批使者到各個國家去,希望互通往來,然后根據(jù)反饋來決定對各國的外交策略。陳、蔡、魯、鄭對楚人的到來做出謹慎地歡迎;宋國人反應(yīng)比較冷淡,但是也沒有失禮;齊國則表現(xiàn)出一副對待蠻邦來朝的、高高在上的贊許姿態(tài)。

  派往鄭國的使者在返程途中經(jīng)過櫟邑時,受到鄭厲公的盛情款待。鄭厲公十年來一直縮在這座鄭國南部的大城市里、與同樣縮在新鄭里的子儀搞對抗。鄭厲公希望借楚人之力再次奪取君權(quán)。

  楚文王則非常樂意把鄭國的水攪渾,他裝出一副調(diào)停人的模樣,打著斡旋的旗號在暗中煽風(fēng)拱火。后來陰謀敗露了,子儀一怒之下斷絕了與楚國的來往,楚文王便公開向櫟邑派出大量的工匠和軍事人員,幫助厲公搞政變。楚文王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鄭厲公的兒子太子捷(即后來的鄭文公)。

  但是楚國的外交活動并非一帆風(fēng)順——使者在申國就遭到了殘酷的對待。

  周平王與鄭莊公母系都來自申國,申國依仗與這兩個國家的關(guān)系曾盛極一時;但是隨著兩位君主去世,申國失去了政治靠山,結(jié)果就慢慢衰落下去。

  現(xiàn)任申侯是個目中無人的自大狂。他在接見楚國使者時說:“寡人聽說周王當年封建申伯時曾說:‘磨礪你們的武器,喂飽你們的戰(zhàn)馬,隨時準備與楚國人戰(zhàn)斗?!瘮?shù)世君主,無不牢記先王的叮囑?,F(xiàn)在你們居然主動把自己送到虎口里面,真是無知無畏。寡人念你們只是使節(jié),不會加以傷害。你們回去轉(zhuǎn)告蠻主,寡人決不會再容忍一個荊蠻踏上申國的土地,使者和商人都不可以!”

  楚使針鋒相對地回應(yīng)道:“沒錯?。≈苡耐踹€告誡你家先君說:‘不谷要你去勾結(jié)犬戎,攻陷鎬京、毀滅宗周、殺害不谷?!遣皇沁@樣說的???”

  使者的桀驁不遜立即就受到了嚴厲地懲罰,申國人不但打斷了他的腿,還把他拖到城北去看大門,并且禁止他面向南方。使團成員都被賣為奴隸,財產(chǎn)被申侯奪走。

  被賣為奴隸的人都被一個叫彭仲爽的申國大夫買走了,那些人后來又被他安全送回楚國。有幾個職業(yè)告密者覺得這是他們脫貧致富的好機會,立即跑到申侯面前控訴彭仲爽,給彭仲爽羅織的罪名是“惡意藐視最高尊嚴”和“通敵”。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