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車,湯鈴每天把車開回自家,在老小區(qū)那為數(shù)不多的空地上停妥,一進小區(qū)就會受到大伯大媽們的注目禮。湯大姐有一陣子感覺很自豪,很有光彩。你想啊,那時的車子保有量不多。加上女兒又是小一輩同齡的80后里第一個把車開回家的。不說這車怎么來,就是沖著能在小區(qū)空地里停一輛車子,看到有人在邊上看,就會很抬頭挺胸地說:“這是我們家湯鈴的車!”
由于湯鈴娘家是住在醫(yī)院家屬宿舍里的。那會兒房地產(chǎn)還沒興起呢,同小區(qū)都是本院職工或其子女居住的?;旧隙颊J識。住在6幢的陸阿婆每次碰到湯大姐,都會吧嘰吧嘰地說:“湯鈴這個小姑娘,小時候我就看出以后她會出塞的。”(杭州話,意為出驕人成績)
有一天湯鈴先去王祝單位接他一起回家,這話被他倆聽到啦。當時湯鈴覺得很臉紅。雖然有車開是很自豪的,但也沒那么夸張啊。而王祝聽了斜眼笑了:“肯定出塞了么,找了個那么好的老公。”(用著他那口還不是很標準的杭州話講)
當時湯鈴那位上海的大老板知道湯鈴買車后,很是高興。說:“湯鈴啊,你買車好啊,一個做業(yè)務的小姑娘,跑來跑去,刮風下雨的,有輛自己的車會很有優(yōu)越感的。先這車開著,有機會換輛好的。也好幫我們公司做做宣傳?!?p> 王祝一直是很鄙視湯鈴這位高干子弟的大老板的。雖然是個東北人,滿口東北話,但是可能因為討了個上海老婆。人也養(yǎng)成了上海人的小性子。對外什么事情都是要精打細算。但對自己又是很大手大腳的懂得享受。曾經(jīng)有一次中午一個人去大酒店吃中飯,只點了一個東坡肉,一盤炒菜心。這是什么?!奢侈啊!
是2006年的1月初。湯鈴自己接了單300噸的材料業(yè)務。那天下著雨,天氣又很陰冷。湯鈴是穿著她那件媽媽牌紅色羽絨服,腳上穿著雙adidas的白底紫條色的板鞋,撐著把粉紅色的三折傘。斜背了個米色的挎包。自己一個人從城里的公司轉了三輛公交,還要步行十五分鐘才碼頭開提單。湯鈴的背上,手臂上,大半件羽絨服都淋濕了。下午的雨又來得氣勢洶洶。當王祝得知他們公司連打車錢都不給報銷,湯鈴又說花得是上班時間,自己也不肯打車,因為從城里打過去要起碼得一只手那么多,不舍得。這個理由讓王祝很是火大。
晚上王?;氐綔徏摇?吹綔彴霛竦囊路?,基本濕透的板鞋。真想把湯鈴倒拎起來洗個腦。當他看到湯鈴那依舊紅紅的大鼻頭,還有兩塊紅紅的巴掌肉。一子就瀉了火,心疼的要命。上床后把湯鈴狠狠的教育了番。再抱在懷里嘆息到:“你那么拼命做啥啊,自己身體要緊啊?!?p> 湯鈴趕緊又親又安撫他,道:“我們老板決定讓我自己單做業(yè)務了,從外面調單子的,算我利潤三七開。那些稅不稅的先不跟我算。光底薪就有2500啦,做得多是我自己的。給我一年時間試練下?!?p> 湯鈴是個機靈愛動腦的女生。業(yè)務都是網(wǎng)上找或是打電話營銷。那會兒信息相對于現(xiàn)在還是很落后的。她有一次把A家的貨搬給B家。而這兩家竟然是在市場里對門的。而外地的客戶她除了上網(wǎng)站找以外,會找黃頁挨個打騷擾電話。每天給自己定好目標只打30個,只要有一個成功,她就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