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青塞

東北家宴

青塞 王淳彥 1166 2019-05-07 10:53:34

  春節(jié)來了,我們一家人都要到爺爺家過年,老老小小二十幾口人把爺爺家的四個房間擠得滿滿的。當(dāng)我和爸爸媽媽趕到的時候,包餃子大戰(zhàn)已經(jīng)開始啦!

  由于要吃飯的人太多,包餃子的案板就鋪在床上,老姑和三嬸在拌餡,今天的餃子餡有三種:酸菜羊肉餡,這是爺爺最愛吃的;白菜豬肉餡,這是小孩子們最愛吃的,我也很喜歡;韭菜雞蛋蝦仁餡,大姑父不吃肉,因此要給他專門準(zhǔn)備這一種。奶奶見我來了,就說:“燕兒,交給你個光榮的任務(wù)——扒蒜、搗蒜泥!”我說:“好嘞!”于是脫下棉襖,把毛衣袖口一挽,就開始扒蒜。沒多大工夫,一大碗顆粒飽滿、光潔如玉的大蒜瓣就扒好啦!放進(jìn)嘴小肚大的醬紫色的“蒜臼子”里,用木頭蒜槌“篤篤篤”地?fù)v碎成蒜泥,搗好一缸再搗下一缸。正當(dāng)我忙乎得不亦樂乎的時候,有人大喊一聲:“開始包餃子啦!”于是,各家主力從幾個房間里出來,匯聚在大案板前。二嬸和四嬸集中精力和面、揉面棍、揪劑子,我和幾個小孩兒把團(tuán)好的劑子用小手壓成像飛碟一樣的圓面餅,然后蘸上干面推給下面負(fù)責(zé)搟餃子皮的二姑。這包餃子最見功夫的一個工序就是搟餃子皮,餃子皮要軟硬適中,面軟了下鍋一煮餃子就塌腰;面硬了,餃子煮不熟嚼不爛。餃子皮中間厚四邊薄,中間厚是防止餃子漏餡,四邊薄吃起來口感才能好。餃子下到湯鍋里煮的時候還要看面皮是否光滑透亮,厚的地方包得住大餡兒,薄的地方透得出餡料的影子,尤其是要透過餃子皮隱隱約約地看見紅肉丸的身影,那才行。這么重要的活得交給大師傅。我們家包餃子的“超人”是我二姑。二姑是位長腿細(xì)腰、瓜子臉、大眼睛的東北美人,干活講究個“沙楞、利索、脆”!她把烏黑的秀發(fā)緊緊地盤成一個圓髻,雙手各拿一根搟面杖,左右開弓,一根搟面杖下能同時搟四五張面皮兒。只見搟面杖前后滾動,左右騰挪,一個個大小均勻、薄厚適中、軟硬適度的餃子皮被“唰唰唰”地?fù){了出來,我們幾個人不斷地往搟面杖下面補(bǔ)干面,把搟好的餃子皮一疊一疊地分給包餃子的人。

  我們家包餃子的人手很多,大約有十幾個,老老少少齊上陣,三五個人圍住一個盛餃子餡的大瓷盆開始有條不紊地包起來。有的人擅長包元寶餃子,有的人擅長包麥穗餃子,有的人擅長捏向日葵餃子,還有的人擅長做三角包。每包一會兒,就有人往餃子皮里填進(jìn)去“心愿”:填進(jìn)花生米是祝福步步高升,填進(jìn)糖塊是祝福甜甜蜜蜜,填進(jìn)大棗是祝福早生貴子……包好的餃子像扇面一樣擺在鋪上了干面的高粱桿蓋簾上,被端到后院凍上,等到除夕夜的鐘聲響起的時候再下鍋煮。這凍餃子的活,老叔最愛干,因?yàn)榭梢皂槺惴艓讉€“二踢腳”再回來。

  這時候,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已經(jīng)開始了,大部分家人一邊包餃子,一邊樂呵呵地欣賞晚會的表演,姜昆的相聲、潘長江的小品、李谷一的歌唱……那叫精彩!爺爺帶著幾個大男人在走廊里卸羊肉,媽媽帶著幾個姑嫂在廚房里炸澆汁鯉魚,一幫不干活的小孩兒坐在地上欻嘎啦哈,這個年就熱熱鬧鬧地過起來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