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風云際會話武當

指法成,出谷尋劍

風云際會話武當 江湖夜雨v 2054 2019-03-20 19:16:36

  自古以來,江湖各門各派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技法招式浩如煙海,不知凡幾。

  單以指法而論就有“大力金剛指”,“無相劫指”,“拈花指”等名震天下的絕技,又有“龍爪手”,“鷹爪手”等也是修煉指爪的江湖絕學(xué)。

  凡這般武功大多都是通過外物,將手掌指爪,練得堅愈金剛,銳不可擋。又如拈花指這般內(nèi)力大成時,飛花摘葉即可傷人。

  前者攻敵之時,以指爪加于敵身,輕者筋斷骨折,重則便一命嗚呼了。即便練到摘花飛葉皆可傷人的地步,也須借助花葉等外物傷敵?!兑魂栔浮放c這些功法卻都大不相同。

  修煉《一陽指》時需要先以真氣沖開手少陰,手少陽三焦經(jīng)脈。打通雙臂之處共計60余處穴位,可以將內(nèi)力運于指間。

  待內(nèi)力修為有成時,對敵之即,便是相隔數(shù)丈之外,遙遙一指,就可凌空殺傷敵人。

  此功法易學(xué)難精,更忌勇猛精進,須以真氣緩緩溫養(yǎng)拓寬經(jīng)脈。

  《一陽指》功法,原是大理段氏家傳功法。段氏原本為大理皇族,但大多卻心慕佛法,曾不止一位帝王在尚且壯年時就主動退位讓賢,入寺清修。

  皇位交替,難免有些血腥爭執(zhí),然而這些皇室貴胄,對于家國臣民自有一番關(guān)愛,于普通百姓更有慈悲。凡入寺修行后,能恪守己心。

  慈悲之心日盛,所修內(nèi)力也中正平和,少有去江湖爭勝的,故此功法名聲不顯。

  及致后來,一燈大師憑借此功,名列天下無五絕之中,才為江湖人物所熟知。

  相比之下,少林寺眾僧圖謀江湖神功利器,多與武林中爭強好勝,接受元廷封賞,左右江湖大局。實難看出還有一分出家人的淡泊慈悲。

  自此之后張無忌每日打坐練功兩個時辰休習(xí)一陽指,其余時間便修煉劍法拳腳,“武當繞指柔劍”,“神門十三劍”,“武當長拳”,“七傷拳”。

  如此白云悠悠又是一年。張無忌已經(jīng)二十歲了,此時身姿挺拔,膚色白皙,面龐紅潤,雙目大而有神。鼻梁挺翹,由于長年修真練氣,全身并無一處肌肉隆起,端的是俊秀非常。

  這一年來,憑借《九陽神功》之便,將《一陽指》修煉到三品境界,若想練到一品,怕還要五六年不停修煉。因為內(nèi)功實在是火候到了,所修煉拳法均已圓滿。

  只是劍法方面還要加強,自流落江湖以來,也從未與人放手對敵,更沒有見識過什么高深厲害的劍法招式,獨自摸索修煉,難免進境緩慢。

  想到留在此處,在無意義,不如去江湖上走動一番。尋一把趁手的利劍。

  張無忌在這座山谷中已經(jīng)生活了三年多,雖然沒人相陪,可也是他自回到中原以來過的最舒心安靜的幾年,要離開了,一時間竟有些舍不得。

  想到自己機緣巧合落到此地,獲得九陽神功治愈寒毒,實乃是受了前人遺澤,如今《九陽真經(jīng)》已經(jīng)損毀,自己就把一陽指留在洞中,以待后來的有緣人。

  這一陽指的最后一頁,竟是一張絹布對折而成,將定書的線拆開,取出絹布再度縫好。

  打開絹布,張無忌一眼便認出,這應(yīng)該是九陰真經(jīng)的梵文總綱。自己也全然不認識梵文,將它收入懷中,留下一本一陽指和一柄長劍,再次打量了一下山洞,便縱身一躍,出了峽谷。

  張無忌這一路走來如游學(xué)一般,經(jīng)青海,四川進入到湖北境內(nèi)。這一路上只見元兵肆虐,一些所謂的義兵也燒殺搶劫,百姓流離失所,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苦不堪言。

  便是一些江湖小門小戶,也都惶惶不可終日,紛紛做了元廷的鷹犬。有明教所屬的反元勢力正在濠州與元兵殺的難解難分,正值天下大亂之際。

  進入湖北境內(nèi),張無忌并未回武當,買了匹快馬一路向襄陽去。不幾日便來的襄陽城外,騎在馬上遠遠看著襄陽的城墻,想到大約100年前,襄陽大俠郭靖帶領(lǐng)天下武林同道在此駐守襄陽。

  欽佩之情,油然而生。想郭靖不過庸人之姿,卻勤奮好學(xué),意志堅定。蓋因能心無旁騖,終成一代武學(xué)大家。并且用一生踐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體現(xiàn)了江湖兒女的豪情壯志和俠義胸懷。

  張無忌受幼時影響,對于推翻元朝,恢復(fù)漢家統(tǒng)治難有什么熱情。但也不妨礙他來此憑悼,祭奠一番。

  張無忌也懶得進城,在城外瞻仰一番,便調(diào)轉(zhuǎn)馬頭去尋找獨孤劍谷了。當年神雕大俠斷臂落難于此,遇到谷中神雕照顧,因服食了一種異蛇蛇膽,僅僅兩三月間便內(nèi)力大進,擠身當時頂尖高手之列。

  張無忌此時內(nèi)功凝練,內(nèi)力之雄厚已天下少有,以他身懷絕頂醫(yī)術(shù)的常識,自然知道這種奇異蛇膽對自己難有效用。他此行而來主要尋劍,以及借鑒一番劍冢遺刻。

  當然,若真遇到此蛇,自然要采摘幾枚蛇膽,將來尋找一些天材地寶,當可練出幾顆靈丹寶藥。

  張無忌多年來都生活在深山峽谷里,對于山脈走勢,峽谷溪流最是熟悉,加上今時內(nèi)功深厚,感知敏銳,便是十數(shù)丈外風吹草動也能發(fā)現(xiàn)。不一會兒便尋著那種金色異蛇,心知所找方向沒錯。

  仔細觀看此蛇,長相竟有幾分威嚴感覺,渾身暗金色鱗甲,頭生肉冠,身軀長過一米,比一般山間毒蛇都大。不知是單此蛇長的雄壯,還是品種都是如此。

  內(nèi)力透指而出,金蛇毫無反抗之力,頃刻間身首異處,蛇身在地上扭動幾下便安靜下來。張無忌做了一個竹筒,里面放了兩片樹葉,將蛇膽取出放了進去。待找到谷中劍冢之時,已經(jīng)摘取30余枚蛇膽。

  此處山谷致上次有人而來,至今怕也已過百年,谷中藤蔓重生,苔蘚遍布。只一塊崖壁上有刻字痕跡,神雕也早已不知蹤跡。

  折了根樹枝清掃一番,小心的將崖壁上的苔蘚灰塵清理下來。石壁表面風吹雨淋,已經(jīng)有些疏松,上面刻字也有些模糊,怕是再過些年便不著痕跡了。那還有什么劍氣凌利,可以借鑒的地方!不由得大失所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