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興漢使命

第108章 師徒交心

興漢使命 開先洞人 3651 2019-04-04 19:49:00

  盧植住進了平鄉(xiāng)縣城之中,劉曹袁三家,分別從三個方向,拱衛(wèi)北中郎將府的大營。

  興漢軍前出平鄉(xiāng)縣城之西,威脅任縣的張角部大軍。

  袁紹移駐平鄉(xiāng)城南,緊急接收了,袁家調(diào)配的四千五百名補充兵員之后,中軍校尉部的編制,再一次充實了起來。

  曹操則老老實實的,帶著典軍校尉部,駐守在平鄉(xiāng)縣城外。

  在東面的官道上,安營扎寨,防止廣宗城的張燕部追尾。

  盧植在平鄉(xiāng)城中設(shè)宴,款待盧門七郎中的四個。

  席間,他再一次定下了規(guī)矩——盧門中人,守望相助;背棄同門,絕不輕饒。

  袁紹得意,時不時的拿眼瞄著曹操。

  盧植問:“二郎,事情都已經(jīng)揭過了,你還是不肯放下嗎?”

  袁紹忙低頭請罪說:“恩師息怒,我知道錯了!”

  盧植見袁紹不服氣,于是就問他:“七郎愿意替孟德說項,你若是窮追不舍,置同門情義于何地呀?”

  袁紹不敢再多說,忙下跪請罪。

  連累曹操也跟著跪下,不僅向師傅請罪,還得向二師兄袁紹賠罪。

  盧植見兩人虛以委蛇,心中煩悶。

  天下亂了,人心也亂了。

  同門情誼,在誘惑面前居然比紙還薄。

  盧植揮了揮手,告訴座中四人:

  老夫老了,你們也長大了。

  盧門七郎,各有前程,天命難違,老夫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然而你們明爭暗斗也好,爾虞我詐也好,只要不讓老夫看見,也就罷了。

  要是老夫看見了,門規(guī)處置,絕不容情。

  盧植說完之后,就痛苦的閉上了眼睛。

  袁曹劉三人會意,忙起身告辭。

  就在劉正,即將退到門口的時候,盧植開口說:“七郎留下,為師有話要說。子家,帶七郎去書房?!?p>  劉正苦笑著,忙向兩位師兄告了罪,才跟著五師兄走了。

  劉正等了一刻鐘,盧植才走進書房。

  劉正忙起身見禮。

  盧植擺了擺手,示意他不要拘束。

  盧植的第一句話:南山城很宏偉,比洛陽城還大呀!

  劉正正襟危坐,心中卻是巨浪濤天。

  接下來便是盧師問,劉正答。

  盧師擔憂漢室命運,劉正表示無力回天。

  豪強世家的貪婪,永無止境。以漢室有限的土地,根本就沒有辦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除了不斷的自我削弱,和反復洗牌之外,已經(jīng)沒有了其他的選擇。

  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huán),洗牌之后的衰弱期,就給了不安分的鄰居們,蠢蠢欲動的機會。

  劉正覺得,漢室疆域內(nèi)的土地,是屬于漢室黎民百姓的。

  豪強世家不應(yīng)該巧取豪奪,否則百姓忍無可忍之后,就是災難的開始。

  劉正堅持認為:

  在漢室疆域之內(nèi),豪強世家不應(yīng)該擁有土地,否則就會有傷國本。

  至于出了漢室疆域,豪強世家有能力獲得多少土地,那才叫本事。

  盧植聽了劉正的話,覺得這個理念,才是徹徹底底的,解決漢室土地危機的根本性準則。

  窩里橫不算本事,開疆拓土才是豪強世家的能耐。

  然而豪強世家傳承久遠,怎么可能,心甘情愿的讓出祖宗基業(yè)呢?

  劉正從來都沒有考慮過,要和平解決這個問題呢?

  興漢軍的存在,是武力解決,敢于反抗的豪強世家。

  興漢商會的存在,是從經(jīng)濟上讓豪強世家主動轉(zhuǎn)型。

  豪強世家只能單獨的有權(quán),有錢或者有勢。

  絕對不可能,成為綜合性的個體存在。

  耕讀傳家的祖訓,必須要更改為書香門第。

  讀書人不事耕作,就不能擁有土地,必須要另謀出路。

  否則衣食無憂的讀書人,最終變成了讀死書,害人害己,可就得不償失了。

  劉正想得很簡單,士農(nóng)工商軍。

  士不能霸占土地,工不能侵占土地,商不能買賣土地,軍不能依賴土地。

  只有把土地交給農(nóng)民,才是長治久安的根本。

  讓農(nóng)民種地得利,就能盤活全局。

  盧植聽了關(guān)于土地的配給之后,總算是明白了劉正的想法。

  只要土地不出問題,其他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

  盧植知道了劉正的想法,于是就問出了一個,他最關(guān)心的問題。

  劉正苦笑著回答,就憑這個“劉”字,他就不可能反漢,至于自立,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盧植勸劉正效法周公。

  劉正直接一句——祖宗之法,又該何去何從呢?

  盧植啞口無言。

  更何況劉正深知借雞生蛋,很有可能浪費了不少飼料,最后雞是人家的,蛋也被人家拿走了。

  反過來還會責怪,你的雞蛋上有雞屎。

  劉正決定另起爐灶,雞自己從山上抓,也自己喂。生出來的蛋,不管好壞,都是自己的,還不用欠別人家的人情。也不用擔心別人家,以各種各樣的名義,把自家的雞和蛋都拿走。

  盧植心想,劉正越來越強勢了,與當初的機靈相比,更多了幾分霸氣。

  盧植問:“七郎就這么容不下,豪強世家的嗎?”

  劉正認真的想了想,才回答說:“恩師既然問了,我也就如實回答?!?p>  劉正不反對,豪強世家的存在。

  然而對于擁有土地的,豪強世家,卻是一家都無法容忍。

  劉正的道理很簡單——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只有徹徹底底的,斬斷豪強世家的占地之心;才能保百姓,一片安身立命的土地。

  盧植又問:“盧家是范陽郡大族,沒有土地如何養(yǎng)活呀?”

  劉正說:“恩師,成家立業(yè)!既然如此,不如分家立業(yè)。抱團取暖固然好,然而人心難測。單單是一個嫡庶之爭,就會消耗掉多少力量呀!倒不如三十而立,凡族中人年滿三十歲,就必須要分家自立?!?p>  盧植猶豫了,千百年來,豪強世家的家主,就是土皇帝??梢砸娛坎话?,見官不跪;一言九鼎,言出法隨。

  這就是所謂的家規(guī),家主一言決生死,一念之間定前程。

  投機取巧,家族至上。

  這樣的理念一旦成長起來,就會肥了小家,壞了大家。

  好處是傳承永遠都不會斷絕,壞處是一直持續(xù)不斷的內(nèi)耗,永遠都不會有結(jié)束的一天。

  這就是一直以來都是絕處逢生,而不會出現(xiàn)更上一層樓的可能。

  至于持續(xù)不斷的繁榮,那簡直就是一個紙面上的理想。

  劉正認為,讓豪強世家,到漢室疆域之外,野蠻生長,才是永遠保持活力的真正辦法。

  至于是武力驅(qū)逐,還是利益誘惑,劉正的打算是雙管齊下。

  對于不愿意離開的,打你沒商量。

  盧植不是老頑固,他也覺得劉正的想法,有可取之處。

  至少是挽救大漢命運的,一種嘗試。

  至于忠君,以漢室的傳承規(guī)矩,憑借著這個“劉”字,劉正也能名正言順的,發(fā)出自己的聲音。

  當盧植再問起,如何處理,與漢帝及其子嗣的關(guān)系呢?

  劉正以為,漢威不容玷污,誰負了漢字大旗,誰就是千古罪人。

  劉正不想當保姆,只要當過一天,不管未來有多大的成就,都擺脫不了保姆的角色。

  奉天子以令不臣!這確實是一招妙棋。

  然而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躬下士時。

  周公無心問鼎天下,卻被流言驚嚇,吃不好,也睡不好。

  王莽禮賢下士,力除弊政,然而一朝奪位,卻成了亂國之臣,照樣落下了罵名。

  劉正自忖當不了周公,雖然他的處境和周公,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是他不會把自己的理想和命運,寄托在別人的身上。

  他更不愿意做王莽,從上而下進行改革。

  上面的人嘔心瀝血,下面的人陽奉陰違。一鍋好米,全做成了夾生飯,弄得大家都沒法吃,直接倒灶重做。

  興漢軍必須從小到大,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出全新的道路來。

  這樣才可以避免夾生飯的悲劇。

  南山城已經(jīng)建立起來了,就不可能依附于別人。

  劉正看著盧植,知道他一心忠于漢帝。

  然而自己已經(jīng)全盤托出,就必須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劉正決定興漢,就是要走上,一條與豪強世家為敵的道路。

  這條路秦始皇走過,霸王項羽也走過,他們都失敗了。

  高祖皇帝約法三章,兒孫后代全成了豪強世家的玩具。

  圣武皇帝殺子如殺雞,中興大帝砍臣似屠狗。

  然而你方唱罷我登場,天子姓劉便是,這才有了天子輪流做,臣子定更替。外戚宦官輪流當?shù)?,不斷吞噬強漢的威嚴。

  劉正回到興漢軍大營之后,忙傳令秘衛(wèi),加強對范陽郡盧家的滲透。

  他很想知道,自己的這位恩師,是忠于漢帝多一些呢?

  還是愛盧家多一些呢?

  防人之心不可無,劉正可以對盧植,說出自己的理想,就是為了獲取盧門的支持。

  然而劉正,又不可能完全把希望,寄托在盧植的寵愛之上。

  秘密控制盧家,就是劉正捆綁盧植的手段。

  洛陽城中的水太深了,沒有明面上的盧植掩護,他玩不轉(zhuǎn)的。

  至于劉正真正的謀劃,他是不可能告知任何人的。

  袁家已經(jīng)對界橋城,虎視眈眈了,公孫家也對平原方向,感起了興趣。

  至于劉虞,人不怎么樣,胃口卻不小,想一口吞下南山城。只可惜他一沒兵,二沒錢。

  賈詡隨便一個計劃,就夠幽州牧大人忙活兩三個月,根本就沒有精力照顧南山城。

  劉正知道,隨著黃巾軍的覆滅,凡是自忖有能力和野心的人,都應(yīng)該有所行動了。

  天下人都討厭賣官鬻爵,然而他們卻故意忽略了一個問題——凡是有錢買官的人,都是豪強世家。

  豪強世家不納稅,漢帝哪來的收入。

  辛辛苦苦攢了兩代人,打了十個月的仗,人活著,錢沒了。

  剿滅黃巾軍的收獲,沒有聽說有上交的呀,反而求一道免稅的旨意。

  讓冀州的豪強世家,不過數(shù)年的休養(yǎng)生息,又變成了天下之望。

  更是讓黑山之軍,擁有軍民百萬之眾。

  為什么免了稅,反而讓百姓流離失所呢?

  多年之后,劉正據(jù)守河北之后,才找到了答案——原來各州牧口中的免稅,僅僅是免除豪強世家的買官錢。

  至于普通的人,該交的稅還得交,甚至只多不少。

  這也是冀州黃巾軍之亂,平定以后,黑山之中的黃巾軍,越聚越多的主要原因。

  然而此刻的劉正,卻在謀劃著一件大事。

  他打算讓左中郎將皇甫嵩,主政冀州。

  至于盧植,只能在洛陽城中,替劉正保駕護航。

  這倒不是劉正尊重歷史,而是洛陽城一步三陷阱,沒有盧植,劉正心里沒有底。

  左豐得到了,洛陽城情報部的好處,正在上下活動,替皇甫嵩游說功勞。

  估計等到,冀州黃巾軍覆滅之后,就會有結(jié)果了。

  郭嘉問:“校尉大人,你真有把握——盧師愛家勝過愛漢帝嗎?”

  劉正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答非所問——漢帝嗜酒如命。

  郭嘉瞬間就明白了,劉正的意思是說,只要哄好了漢帝,平安的渡過三年,以后的日子,就不用看別人的臉色了。

  郭嘉忙向幽州和徐州寫信,向洛陽城方向調(diào)運貢酒,以備不時之需。

  至于他為什么會取名貢酒,其實是自信南山城的酒,一定可以成為貢酒。

  反正劉正,是這樣向釀酒師們解釋的,郭嘉也信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