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關(guān)的局勢,一如之前所預(yù)料的,混雜著各類微妙的氣息。就連姬靈也認為如果楊瑕能夠完美從東關(guān)下來,日后定能成大事。這樣的形勢,對于不善爭斗的渤海人來說,實在是太復(fù)雜了,特別是從軍之人,習(xí)慣了明刀明槍的對陣,暗流涌動這樣的詞匯,是他們難以想象和處理的。東關(guān),歸屬北營,公孫伍擁有一半的下層兵士,可是上層的將領(lǐng)卻不是自己的人,梁振和楊瑕,都已經(jīng)接受了太子的招撫,可是時間不長,誰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懷有其他的心思,楊瑕是楊家的大公子,雖說受盡了欺辱,早就離心離德,但楊家的身份讓楊璇也不得不攪入這亂局之中。東關(guān)的人,都把自己收裹得嚴嚴實實的,不敢多說一句,多做一事,大家都在擔(dān)心,身邊的人與自己不在一個陣營之中,一些無關(guān)緊要的話都有可能成為別人栽贓誣陷的證據(jù)。人心惶惶之下呈現(xiàn)出一種及其微妙的安靜。
這樣的安靜,似乎就是為下一場暴風(fēng)雨準備的。楊瑕的任職,為姬靈帶來了很多消息,本身是楊家的人,對于南營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又因為有著四品將軍的身份,可以參與北軍所有的軍務(wù),哪怕一句話也不說,哪怕公孫伍也在刻意的隱瞞,但是,最基本的消息和布置也是不可避免的。而這些消息,對于從來沒有接觸過邊尉營軍務(wù)的姬靈來說,也是巨大的財富。不僅如此,楊瑕還發(fā)現(xiàn)公孫伍的一個問題,那便是家族人丁不興。小妾續(xù)了不少,可唯獨只養(yǎng)了公孫都這么一個兒子,而且還是個傻兒子??沼幸簧硇U力,卻連自己的名字都寫不出。軍中的人都在傳言,是因為公孫伍早年征戰(zhàn)之時受過傷,因此生了公孫都之后便不靈光了,北營的將領(lǐng),大多都是公孫伍提拔的,對于他,自然是忠心耿耿,可是以后若把他們交給一個不識字莽夫,很多人心里還是有些意見的。所以,慢慢的也就都有了各自的心思。
許飛心想,人心不齊,便存在可以利用的空間。他一面讓楊瑕摸清楚主要將領(lǐng)的情況,最好能夠抓到些把柄,另一邊,請姬靈開始了下一步的行動。
之前姬靈允諾的一品軍侯,自從宴會之后,一直沒有消息。就在兩家嫌隙漸生之時,突然收到諭令:五日之后,校場論武定爵。而且還特意強調(diào)了,兩位老將軍年老,不宜爭斗,可由自己的兒子代替,贏了的就能授予一品軍侯府。雖然只是個虛職,但是爵同親王的榮耀是誰也無法抵抗的,渤海武將歷來不受重視,文臣之中,就連柳家都已經(jīng)出了好幾個郡王,兩個親王,武將親王卻是第一次。兩家都不愿落于人后,提前都做了充足的準備。
到了預(yù)定的日子,幾乎所有的武將都到了。眾人紛紛猜測議論,這兩家無論戰(zhàn)功權(quán)勢,幾乎沒有差別,太子該要如何評定。姬靈則沒有想那么多,簡單說了幾句,便提出了評定的方式:以武力定輸贏。兩家各派本家子嗣一人出戰(zhàn),勝者就是一品軍侯。按照姬靈的解釋,兩位老將軍戰(zhàn)功彪炳,實在難以定奪,況且以后渤海的軍務(wù),更要過多的倚重后輩,所以,考查后輩的能力最合適。這個理由,兩家都沒有疑義,只是楊璇認為,軍務(wù)不能只看武力,還要看兵法文采等各種綜合實力。他知道要論單打獨斗,三個兒子都不是公孫都的對手,只好在公孫都的腦袋上做文章。
可是姬靈和公孫伍都覺得沒有問題,正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對兵法和文采的評價,難免會參雜很多個人的情感,難以做到絕對公平,只有武力才是實打?qū)嵉?。楊璇只好硬著頭皮,先派小兒子楊項出戰(zhàn)。果然,還沒有對過十招,就被扔下臺來。
公孫都大吼一聲:“廢物,都是廢物。你們是三個一起來,小爺都不懼。哈哈哈”
士可殺不可辱,只不過公孫都是想不明白這個道理的。他只會由著自己的性子來。公孫伍心下覺著有些不妥,可是一想到,如果自己成了一品軍侯,那地位自然會超過楊璇,又何必怕他,心里也坦然了許多。被扔下臺的楊項,一臉的憤怒,灰著臉,被人攙扶著,走了回去。楊家受到了侮辱,而且還是來自于一個智障,哪怕姬靈直接把一品軍侯的名頭給了公孫伍,也比現(xiàn)在強??粗珜O都又傻又囂張的樣子,心里更是難以接受。偏偏這時,太子又開口:“校場比武,難免會有些失誤,如果一局定輸贏,恐怕對楊老將軍不公,既然楊家有三個兒子,那便三局兩勝,五日之后,再比一場?!奔ъ`刻意的把‘三個兒子’說重了一些,是給楊家找些理由??墒窃捯魟偮湎?,公孫都又開口吼道:“三個又怎樣,一百個我也能把他們打趴下。下次你們?nèi)齻€一起上,省的小爺費事,廢物,都是廢物。哈哈哈!”
這話傳到楊家人的耳中,十分刺耳,卻又是無可奈何?;氐搅思抑?,楊璇少見的對三個兒子發(fā)了脾氣?!捌饺詹凰歼M取,今日受盡侮辱。這從今以后,楊家的顏面何存??!”楊信和楊項都低著頭,不敢說話,特別是楊信,下一場該他上場,難道還要再受這樣的侮辱嗎?楊璇離開之后,楊信和楊項都是一副愁眉苦臉的樣子。事關(guān)家族榮辱,誰也不敢多話。
“難道我們就只能讓人欺負嗎?”楊瑕說道。
“打不過那有如何?你是老大,要不你去出戰(zhàn)?”楊信一臉的不屑。
楊瑕倒是也不生氣,說道:“我畢竟是庶出,以后還是要靠兩位弟弟?!?p> “知道就好”
“我是在想,公孫家就一個公孫都,如果比武之時出現(xiàn)意外,那公孫家也就完了?!?p> “此話怎講?”楊項問道。
“兩位弟弟,公孫都無腦自大,下一場比試,如果二弟使些手段,直接要了他的命……?!?p> “可是,那二哥不也……”后面的話沒說,大家都知道其中的意思。只是楊瑕接著說:“即使二弟有些麻煩,我們家還有三弟。二弟立了大功,父親肯定不會不管的??墒枪珜O家,失了獨苗,就再也沒有翻身的機會了?!?p> “不錯,不錯。三弟,下次比試,你就不要再去了,由大哥陪我。我要和他來個魚死網(wǎng)破?!睕]有過多的考慮,楊信就認同了楊瑕的說法,在他眼里,不管是他還是楊信做軍侯,都好過拱手讓人。楊項有些疑慮,可是也沒有明說,之后便各自散了。
可是就在比武的前一日,公孫都卻被人刺死在了酒樓里。當(dāng)時人多眼雜,大家都看到了,動手之人就是楊項。案件涉及到兩大將軍府,柳敬不敢定奪,直接轉(zhuǎn)手就交給了姬靈。姬靈接到消息,長長的舒了一口氣。
公孫都之所以被殺,那是因為楊項回府之后,有人向他建議:“如果楊信在校場上殺了公孫都,那么楊信就會受到重處,就算公孫都死去,可他自己已經(jīng)敗了一陣,楊家最終受益的人只會是沒有敗績而且還深得太子重視的四品將軍楊瑕。所以最好的辦法便是不讓公孫都上校場,如果事情敗露,也可以說是自己不堪折辱,才失手殺了人,即使自己償命,家里還有楊信,公孫家無人出戰(zhàn),只能算敗。最后一品軍侯還是楊家的,楊信沒有敗績,功勛也就不會落到楊瑕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