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武俠

血劍酆都

第五十章 武林大會(十二)

血劍酆都 金口書生 2697 2018-07-30 20:25:00

  就在武林大會正如火如荼的時候,本應是這場大會的重要角色之一的雷慶安卻出現(xiàn)在了奉賢城內(nèi)一處酒樓之中。

  在這酒樓里,本來住著許多江湖上的俠客,只不過現(xiàn)在這些人都跑去參加武林大會了,所以顯得酒樓里有些冷清。

  此時此刻,酒樓里唯一的聲音來源于一個說書人口中的《七義傳》。

  這人受邀來此,只答應講一段一十五天的《七義傳》,而今天正好講到了最后一天。只可惜這《七義傳》的大結(jié)局,終究沒有武林大會誘人,是以臺下僅有一位觀眾。

  這處酒樓,便是劉家花了大價錢包下的茗薇樓。

  那臺上說書之人,自然是劉家重金禮聘來的“書圣”上官晴。

  而坐在臺下的,卻是雷家長子,雷慶安。

  雷慶安并不喜歡聽書,也沒聽過《七義傳》的前十四章。只是今早父親突然告訴他,來此找這么個說書人,雷慶安就來了。

  而到了茗薇樓,上官晴卻執(zhí)意要先說完整段《七義傳》,并讓雷慶安在臺下聽著。

  反正酒樓里除了掌柜的和店小二,就沒有旁人,雷慶安也不怕被人知道自己來了這。于是他干脆老老實實地坐在了臺下,聽著上官晴把這故事講完。

  《七義傳》講的是七個兄弟的故事,這七兄弟武功高強、團結(jié)一心、義氣深厚、到處行俠仗義,很是符合平日里愛聽書的江湖人的胃口。

  可是雷慶安卻對這個故事嗤之以鼻,因為他知道,江湖并非如此。

  前面十四章里,七兄弟幫助了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里有販夫走卒,有書生秀才,也有久負盛名的江湖俠客。

  而到了第十五章,七兄弟終于遇上了難題,前十四章受過他們幫助的人紛紛回來報恩,最后的結(jié)局當然是皆大歡喜。

  這些事情聽在雷慶安的耳里,只會讓他覺得幼稚——如果好人永遠都有好報,壞人真的會得到該有的懲罰,還有誰會愿意當壞人呢?

  當然了,雷慶安還沒有愚蠢到去跟書里的事情較勁。

  “你終于講完了?”見上官晴拍過驚堂木,雷慶安松了一口氣,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上官晴卻沒有回答雷慶安的這句廢話,而是看向窗外武林大會的方向,自言自語道:“唉,書說得再好,終究沒有這百年一遇的盛會吸引人?!?p>  “這不是廢話么!”雷慶安一笑,話語間不無自豪:“這好歹是由我雷家牽頭的大會,咱們北武林里凡是有點頭臉的都在這城里。你書說得再好聽,無非是多花些銀子罷了,可這武林大會一旦錯過,才叫后悔都來不及了!”

  “也罷,愿賭服輸,我就幫你們一個忙。”上官晴嘆息一聲,從懷中掏出一個信封遞給雷慶安道:“你父親此時應該已經(jīng)回到了雷府,你把它交給你父親,之后他自然會告訴你要做什么?!?p>  “我父親為何會在家里?”雷慶安半信半疑道:“武林大會那邊若沒了我父親,又該讓誰來主持大局?”

  “你回到雷府,自然知道我所言非假?!鄙瞎偾绨研欧庥踩M雷慶安的手里,之后便拿起一早準備好的行囊,走出了茗薇樓。

  與此同時,莫離禪終于在常忠旺的手里奪回了兵刃,兩人重新戰(zhàn)在一處。

  但見擂臺之上,一人刀如霹靂,招招逼命。而另一人拂塵如水,式式封攔。莫離禪雖有心一雪前恥,無奈實力不濟,一柄鋼刀只在常忠旺身前三尺,卻再也近不得身。

  “怎么,三年過去,你的刀法就這點長進?”常忠旺為顯尚有余力,時不時還說兩句話來刺激莫離禪。

  有些人可能疑惑,為何常忠旺身為修道之人,卻總在口舌之上與人爭鋒?

  其實道門分支不同,所求之道亦是不同。比如道真一脈,畢生追求全在一個“真”上,入此門者只要本心所向,無不可為之事。而越是遵從本心,武功進境也就越是一日千里。

  所以道真一脈在收徒的時候,十分重視弟子的本性。若是奸惡之輩,就算入了道真之門也會在本性顯露之初就被廢去武功。

  畢竟別的門派可以通過后天教誨來讓徒弟改邪歸正,而道真一脈卻只能讓“邪”的更“邪”,“正”的更“正”。

  至于常忠旺,說破了天也就是性格上有那么一點點的小缺陷,完全無法遮掩他在武學一道上的天賦。

  不顧常忠旺的嘲諷,莫離禪又加三分力道,一柄樸刀都因為內(nèi)力太熾而隱隱發(fā)紅,刀身也因為承受不住莫離禪的內(nèi)力而漸露融化之像。

  “嘿,你這種打法,沒等我怎么樣,自己的刀就先受不了了!”常忠旺拂塵一擺擋住這一刀,又出言“提醒”了一句。

  “不用你廢話,我自然知道!”莫離禪性子何等暴躁,被常忠旺一而再,再而三的嘲諷早就按捺不住心中怒火。這會也顧不上別的,直接出聲回敬了一句。

  然而氣息一泄,莫離禪攻勢當即為之一頓,常忠旺嘲諷數(shù)句,也正是在等這么一個可乘之機。

  道真一脈首重內(nèi)功,其次是輕功,而這兩者在擂臺交鋒時均不占優(yōu)勢。若想取勝,常忠旺最好的選擇其實是運用輕功游斗,待莫離禪被耗得慘了,自然能夠鎖定勝局。

  可惜常忠旺非但想贏,還想贏得漂亮,所以一直欲圖仗著深厚的內(nèi)力將莫離禪徹底壓制。無奈莫離禪的霹靂刀法太過兇猛,常忠旺非但沒能壓制住對手,反而連還擊的機會都不太多。

  是以常忠旺在言語上不斷挑釁,性格使然是一部分原因,可同時也是在引誘莫離禪出聲換氣,便如現(xiàn)在。

  習武之人,氣息雖然比普通人悠長許多,但也如常人一般需要呼吸。而呼吸之時,全身上下的肌肉都會松懈一瞬,這一個瞬間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破綻”。

  雖然所有的內(nèi)功里都有呼吸換氣的法門,來彌補這一“破綻”,但也僅僅是聊勝于無罷了。

  抓住了莫離禪的破綻,常忠旺得理不饒人,手上拂塵忽然化作一條長鞭,使一招追風趕月來打莫離禪的胸口。

  莫離禪落了圈套,無奈只能勉力招架,可樸刀扭轉(zhuǎn)不便,竟被一鞭將刀打飛了出去!

  常忠旺右手使拂塵打飛了莫離禪的樸刀,左手早就跟上一掌,嘴里輕斥一聲:“著!”

  然而,就在常忠旺左手印上莫離禪的同時,胸口竟也一陣灼燒似的疼痛。低頭一看,卻原來莫離禪的左手幾乎在同一時間也按在了常忠旺的身上。

  “這三年來,我的刀法的確沒有長進。”莫離禪唇上見紅,嘴角卻帶著一絲微笑:“可我用這三年的時間,多練了一手焚天掌法!”

  常忠旺胸口疼痛難忍,才知道中計的乃是自己。好在先前他一發(fā)綿掌也打在莫離禪的心頭,知道對方絕不比自己好受。

  這二人內(nèi)功一陰一陽,一剛一柔,正好互相克制。常忠旺中掌之后第一反應便是趕緊后退三步,用內(nèi)力化解胸口的剛猛掌氣,以免留下暗疾。

  在常忠旺想來,莫離禪的做法多半與自己相同。

  可惜莫離禪終究不像常忠旺這般惜命,強忍心口寒意,莫離禪再出兩掌,搶攻常忠旺。

  就在剛才,莫離禪為引常忠旺入彀,假意丟了兵刃。此時正好以一雙肉掌搶進了常忠旺胸口空門。道者右手拂塵終歸不是短兵刃,在貼身肉搏之中反而不占優(yōu)勢。

  但見常忠旺僅以一只左手應對莫離禪的雙掌,三招過后已是不敵。若非肩負雷家以及宗門的重托,常忠旺早就動了投降認負的心思。

  畢竟一場比武之勝敗,與他日后的的江湖路乃至性命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武功雖高,奈何對手勢猛,面對莫離禪豁命般的幾掌,常忠旺只有退避之心,卻無反擊之意。

  看到擂臺之上,勝負逐漸逆轉(zhuǎn),剛才在臺下夸夸而談看客們總算是沒了聲音。尤其是那位賽諸葛,老老實實地坐在原地眼觀鼻,鼻觀心,就好像從來沒說過話一樣。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