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村口的戰(zhàn)士們,趁著兩位指揮員在說話的工夫,都紛紛涌到了自動雪橇前,好奇地打量著這種新式的雪上交通工具。
正在和亞庫普說話的林華,忽然聽到自動雪橇的機槍手在大聲地說:“……是我軍最新研制成功的NKL-26裝甲自動雪橇,是一種采用雙人車組的雪上機動平臺,車體為全封閉木制結(jié)構(gòu)設(shè)計,整體呈箱形,前后分為駕駛艙和載員艙兩部分。車頂帶護盾可以做300度環(huán)向射擊的7.62毫米機槍,由坐在后排的成員操作。
車體的四周是以彈簧獨立懸掛的滑撬,滑撬組件分別由撬體、支撐桿、轉(zhuǎn)軸以及彈簧懸掛裝置構(gòu)成,前后兩組滑撬可實現(xiàn)差動轉(zhuǎn)向。撬體橫截面為獨特的T型,由堅固的硬鋁制成……”
“上尉同志,”站在林華身邊的萬尼亞顯然也聽到機槍手所說的話,他好奇地問:“我剛剛看到你們的自動雪橇跑得挺快的,不知時速是多少,每次最遠的航程有多遠?”
萬尼亞所問的問題,也正好是林華想問的,他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亞庫普,等待對方說出自己想知道的答案。亞庫普笑了笑,開口說道:“這種自動雪橇在滿油狀態(tài)下,時速可以達到25~35公里,最大行程為160公里?!?p> 聽說這種雪橇居然能在雪地上跑出這樣的時速,萬尼亞的興致更高了:“上尉同志,這種自動雪橇的駕駛難道高不高啊?”
亞庫普沒有立即回答萬尼亞的這個問題,而是笑著對他和林華說道:“你們跟我來!”
圍在自動雪橇周圍的戰(zhàn)士們,見友軍的指揮員帶著自己的連排長走過來,連忙為他們讓開了一條通道。亞庫普走到了駕駛室旁,伸手打開了車門,指著駕駛臺向林華他們介紹說:“自動雪橇使用和汽車完全一樣的方向盤,這是點火開關(guān)、啟動機按鈕、燃油壓力表……前撬剎車、后撬剎車……”
林華看到駕駛臺上每個按鈕的旁邊,都標注著名稱,哪怕一個不會駕駛車輛的人,只要他識字在里面看上一會兒,也能對自動雪橇的駕駛有個感性的認識。
亞庫普坐進了駕駛室,為林華他們做進一步的講解:“據(jù)說在設(shè)計時,機械與裝甲車輛管理局的領(lǐng)導(dǎo),考慮到這種車輛要在嚴酷的氣候條件下作戰(zhàn),因此特別要求NKL-26裝甲自動雪橇,能在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下隨時啟動。為此,工程師們特意為自動雪橇額外加裝了蓄電池、啟動機以及低溫啟動預(yù)熱器,這樣一來,我們就能夠像駕駛普通汽車那樣,在駕駛室內(nèi)將點火開關(guān)轉(zhuǎn)到起動位置,便能輕松地將引擎發(fā)動起來?!?p> 林華等亞庫普說完后,用手指敲擊了一下車身,有些擔心地問:“上尉同志,整個車身都是木頭做的,那在戰(zhàn)斗中,不是很容易被敵人擊毀嗎?”
對于林華的擔心,亞庫普笑著解釋說:“中尉同志,在駕駛室的正面,有一塊呈六十度傾斜的10毫米裝甲鋼板,為雪橇提供了一定的裝甲防護能力,能最大限度地為雪橇內(nèi)的乘員提供必要的保護?!?p> 在了解了自動雪橇的整體性能后,雖然眾人都對這種雪橇贊不絕口,但林華卻覺得這種自動雪橇還有很多不足之處:比如說載重量太小,難以用于物資和兵員的運輸;還有車體的裝甲太薄,除了用于偵察外,根本無法用于進攻戰(zhàn)斗。
正當眾人在研究這輛自動雪橇?xí)r,忽然遠處又傳來了雪橇引擎的巨大轟鳴聲。沒等林華搞清楚聲音來自何方,便聽到坐在后面的機槍手大聲地說:“上尉同志,是連里其它的自動雪橇開過來了?!?p> 沒過多久,另外十四輛自動雪橇停在了村外。一名軍官模樣的人下了車,走到了亞庫普的面前,向他報告說:“連長同志,根據(jù)空中的偵察,在西面十五公里遠的地方,發(fā)現(xiàn)了德軍的一支部隊,約有兩百余人,正在想沃洛克拉姆斯克方向前進。上級命令我們連對這股敵人實施襲擊,想辦法將他們擊潰。”
“明白了,副連長同志。”亞庫普聽完對方的報告后,點了點頭,對他說:“讓戰(zhàn)士們先休息十分鐘,然后我們就出發(fā)?!?p> 站在一旁的林華,聽說自動雪橇連的任務(wù),是去襲一支正在前往沃洛克拉姆斯克的敵人部隊,不禁靈機一動,他連忙問亞庫普:“上尉同志,我想問問您,四個撬板上能站人嗎?”
“可以!”亞庫普雖然不知林華這么問的原因,但他還是如實地回答說:“但撬板上站了人,會直接影響到自動雪橇的行駛速度?!?p> 得知撬板上能站人,林華心里暗松一口氣,接著對亞庫普說:“上尉同志,我有個大膽的想法:讓我們的戰(zhàn)士站在撬板上,隨你們一起趕往沃洛克拉姆斯克?!?p> 對于林華提出的這個請求,亞庫普有些為難地說:“中尉同志,您剛剛應(yīng)該聽到我的副連長所說的話,我們是去襲擊前往沃洛克拉姆斯克方向的敵人,帶上了你們,自動雪橇的機動性會下降。”
“放心吧,”聽完亞庫普的擔憂,林華笑著對他說:“上級給你們的命令,是襲擊敵人,并想法將他們擊潰,雖然你們有十幾挺機槍,但要想完成這樣的任務(wù),還是有一定的難度。但假如帶上我們,情況就不一樣了。”
“怎么不一樣???”亞庫普不解地問道。
“您帶上我們?nèi)プ汾s敵人。”林華見亞庫普一臉迷茫的樣子,便向他解釋說:“等追上敵人后,自動雪橇先在行進中,用機槍對敵人進行掃射。等敵人潰不成軍時,我再帶著戰(zhàn)士跳下雪橇,去消滅那些四散奔逃的敵人?!?p> 亞庫普在考慮林華的提議時,他的副連長就迫不及待的說:“連長同志,我覺得這位中尉的提議很不錯。您也知道,由于自動雪橇的螺旋槳體積太大,以至于根本無法在狹窄的林間小道或灌木叢中行駛。在這種時候,有一支步兵來協(xié)助我們,想必能更好地完成上級交給我們的任務(wù)?!?p> 聽自己的副連長這么說,亞庫普也不再猶豫,他立即對林華說道:“好吧,中尉同志,讓你的戰(zhàn)士上來吧。”
由于自動雪橇連只有15輛雪橇,無法將伊斯特拉連的全體戰(zhàn)士帶上,于是林華便命令謝廖沙、巴維爾、阿西婭和傷員們留在村莊里,而自己則帶著59名指戰(zhàn)員,去配合自動雪橇連消滅敵人。
看到戰(zhàn)士們都站上了撬板,亞庫普便下達了出發(fā)的命令。雪橇一啟動,撲面而來的寒風(fēng),讓站在撬板上的林華,感覺自己的臉如刀割般的疼痛。他慌忙低下頭,緊緊地抱著支撐架,避免自己在雪橇的高速行駛中被顛下去。
四十分鐘以后,前方出現(xiàn)了正在雪地中行軍的敵人。等一進入射程,駕駛著自動雪橇沖在最前面的亞庫普,用手敲了敲隔板,示意機槍手可以射擊了。機槍手聽到了信號,立即扣動了扳機,沖著前方的德國兵開始射擊。
因為雪橇車之間沒有聯(lián)絡(luò)的電臺,也不可能像坦克那樣,有專人打旗語發(fā)信號,因此連長所在雪橇車的射擊聲,就是開火的命令??吹竭B長開火了,緊隨其后的14輛自動雪橇上的機槍,也開始射擊。
密集的子彈,將敵人身邊的積雪,打得如何噴泉般飛濺起來。不少德國兵還沒搞明白怎么回事,身上就爆出了一團團血霧,隨后一頭栽倒在雪地里。剩下的人不是拔腿朝遠處的森林逃去,便是就地臥倒,躲避蘇軍的機槍掃射。
自動雪橇的速度減慢了,這是亞庫普事先和林華約好的出擊信號。林華一咬牙,從撬板上跳了下去,因為保持一個姿勢的時間太久,他的手腳都有點不靈活了。向前沖了好幾步,才勉強恢復(fù)正常。伊斯特拉連的戰(zhàn)士們,也紛紛跳下撬板,端著武器沖四散的敵人撲了上去。
林華見敵人雖然在四散奔逃,但人數(shù)卻遠比自己的戰(zhàn)士多,就算加上自動雪橇上的機槍配合,要想消滅他們,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在開槍打倒一個德國兵之后,扯開嗓子喊道:“亨德霍赫!亨德霍赫!”
安德烈這些老部下,聽到林華的喊聲,一面繼續(xù)沖向德國人,一面也有樣學(xué)樣地喊了起來:“亨德霍赫!”沒過多久,整個戰(zhàn)場上都響起了同樣的喊聲。
有些遭到蘇軍火力壓制,而趴在雪地里無法動彈的德國兵,聽到林華他們的喊聲,連忙扔下了武器,蹲在地上舉起了雙手。而那些企圖逃往森林的德國兵,又被迂回過去的自動雪橇截住了去路,走投無路之下,只能學(xué)著自己的同伴,乖乖地扔下武器投降。
整場戰(zhàn)斗只進行了不到十分鐘,這支兩百多人的德軍部隊便全軍覆滅。經(jīng)過戰(zhàn)斗清點,219名德國兵,除了六十多個被打死的,剩下的人都當了俘虜。而蘇軍這邊除了幾名伊斯特拉連的戰(zhàn)士跳下撬板時,不小心崴了腳外,就再也沒有任何傷亡。
涂抹記憶
感謝書友科茲洛夫老司機的打賞支持! 感謝投推薦票、收藏支持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