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言,劉玄轉(zhuǎn)頭看向劉演,臉上登時露出喜色,“大司馬這是何意?。靠炜煺埰?!”話畢趕忙伸手前去攙扶劉演。
此刻劉演怎能起身,他連忙邊叩頭邊道,“陛下,是臣管家不嚴(yán),還望陛下能看在臣為國家社稷盡忠竭力的份上,饒過劉稷一條性命,如果可以,臣愿意辭去大司馬之職,布衣還鄉(xiāng),日后家中兒女永世不得前往長安!”
想不到劉演為了同族兄弟竟然可以放棄自己的一切,這番情義自然是他人無法企及的,這也讓劉玄十分感動。
“伯升大哥你不必多言,此事是我一人所為,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跟伯升大哥你毫無關(guān)系,也跟劉家人沒有任何關(guān)系!”言罷,立即又對劉玄喝道,“皇帝老小子,你要是有種就立即砍了我劉稷的腦袋,拿我來威脅我伯升大哥算什么本事?”
其實劉玄本是看在劉演的份上已經(jīng)動了惻隱之心,然朱鮪、王匡等人豈能給他機會。
“陛下,此人一而再,再而三的對陛下出言不遜,加之又是抗旨不尊,如此大逆不道之人,陛下怎能將其留在身邊?那豈不是養(yǎng)虎為患?”朱鮪趕忙給劉玄暗示,畢竟他已然看出劉玄的心思。
聽此言,留言立即轉(zhuǎn)頭看向朱鮪等人,“素聞我劉演與幾位大人不曾有過任何恩怨,你們?yōu)楹问冀K苦苦相逼?難道非要講我們逼上絕路嗎?”
王匡笑道,“大司徒此話我等可不敢茍同,你我皆是同朝為官,這苦苦相逼可是從何說起???”說完,幾人頓時得意的大笑起來。
劉演本想將他們種種行為揭露出來,怎奈沒有確鑿證據(jù),就算公諸于世也會被人說成誣告。
處在其中的劉玄此刻雖說心有所動,然當(dāng)下形式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fā),他清楚若是自己優(yōu)柔寡斷,恐怕皇位不保,便立即心一橫,“大司徒不必多言,這劉稷并非一次冒犯與朕,若朕再不將其繩之以法,恐怕日后還有何人尊重朕?”話到此處,手一揮,禁衛(wèi)再次上前,就連朱鮪、王匡所帶的士兵也都立即亮出兵刃來。
見此狀,劉演已知此事無法挽回,立即拔出隨身佩劍,怒道,“今日就算是我劉演死,也不會讓你們動劉稷一根汗毛!”隨后,在這監(jiān)牢之中,劉演與眾禁衛(wèi)和士兵打在一處,怎奈寡不敵眾,最終劉演同劉稷共同死于亂刀之下……
“大哥……大哥……”深夜,正于中軍大帳之中熟睡的劉秀忽然被一陣惡夢驚醒,他在夢中夢到了他的大哥慘死。
醒來后,他額頭的冷汗始終不退,心中那種不祥的預(yù)感更加的強烈。
翌日,忽然有姐夫鄧晨的書信前來,劉秀趕忙將書信打開一瞧,待閱讀完畢,他險些昏了過去,幸好有軍中副將及其他將士趕忙攙扶。
沒錯,他的夢境果然成真,大哥劉演已然身死,而其姐夫等人也是相繼被莫須有的罪名奪去爵位與官職。
如此這般,猶如晴天霹靂,著實讓劉秀難以接受。然其深知此番大哥劉演被害的真兇是何人,只是眼下自己羽翼未豐,加之這朱鮪、王匡等人勢力龐大,就算是自己帶著劉演的眾將反出宛城,那也無法挽回大哥被殺之事以及當(dāng)下于他們十分不利的局勢。究竟未來的路該如何去走,劉秀此時的心中已然有些茫然。
經(jīng)過三天三夜的不眠不休后,劉秀終于思考清楚,想出了一條絕佳之策;既然前方戰(zhàn)事毫無進展,那劉秀正好也可以借此機會返回宛城向劉演謝罪,這樣一來,只要劉家人一息尚存,便會有翻身報仇之日。
返回宛城,劉秀哪里不曾前去,只是一進城中便立即前往皇宮請罪。
“啟奏陛下,微臣久久不能攻下父城等地,致使前方將士備受煎熬,乃臣之過也,還望陛下降旨,以治臣不利之罪!”劉秀趕忙叩首。
劉玄聽言倒是不禁笑道,“愛卿不必自責(zé),這勝敗乃兵家常事,不必在乎這一時成敗,朕知道你是個將才!”話畢,立即起身來到劉秀跟前親手將其扶起。
“劉秀啊,關(guān)于你大哥之事……”劉玄立即欲試探劉秀。
劉秀聞言趕忙道,“我大哥他雖然為人秉性淳厚,但卻為人過于偏聽偏信,且有私心過重,故有此番結(jié)果,是他自己所為,臣再次叩謝陛下善待我劉家眾人,微臣此生愿為陛下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劉秀趕忙再拜。
想不到劉秀此番竟然沒有絲毫埋怨劉玄之意,這不禁讓他心中倍感慚愧,不過這劉玄始終身處于劉演與朱鮪等人之間,受兩方利益之要挾,故疑心自然是十分嚴(yán)重,縱使劉秀這般說來他仍然還是不曾相信,于是便派詔獄暗中監(jiān)視他。
當(dāng)然這一點劉秀也是十分清楚,雖說他大哥劉演已死,但他既然已在劉玄面前表明態(tài)度,那便不能改變,即使服喪期間,劉秀都未曾前去為劉演守靈,只是一個人獨自在家中整日看書、觀花、賞月、飲酒等,至于劉演的部將他也都不曾前去接觸,許多人因劉演被害后欲投其帳下,怎料他竟然閉門不見客,也不曾與任何人接觸,這樣一來,著實讓劉玄相信了他是與其大哥是不同的。
“想不到這劉秀果然跟他大哥不同,看來是朕多慮了!”劉玄得知劉秀在家閉門不出的消息后甚是高興,趕忙命常侍前去傳旨。
“太常偏將軍劉秀接旨!”隨著傳旨太監(jiān)一聲高喝,劉秀趕忙上前叩拜接旨。
“太常偏將軍劉秀志慮忠純,膽識過人,又擅兵事,實乃國之棟梁,朕深感欣慰,故特封為武信侯,以示嘉獎,望卿日后更加勤勉,多加為國分憂,為朕分憂,欽此!”想不到劉秀這一個閉門不出竟然如此輕易的便換來了一個侯爺之位,著實讓人羨慕不已。當(dāng)然,他的這一舉動讓那些劉氏宗親都倍感失望,在他們眼中,劉演死后,劉秀是為了活命才投靠皇帝,人人都說他是不忠不義之徒,許多人都在背后不住的唾罵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