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眼間已過半月,劉秀已經(jīng)適應(yīng)了這種生活,每天除了母親外,他還會見到其他的幾個面孔,那是他的兩個哥哥和兩個姐姐,大哥劉演,二哥劉仲,大姐劉黃,二姐劉元,因為天生得眉清目秀,甚是俊朗,所以哥哥姐姐也很是喜歡,經(jīng)常會抱著他,捧著他,甚至連睡覺的時候都會摟在身邊,在劉秀看來,他倒還算比較受歡迎的,只是他們整天都是這樣,讓本想著可以借此機會好好休整的他,好似個玩具一般被幾個人擺弄著。
翌日,劉欽忙完公務(wù)回家后,夫人樊氏趕忙相迎,替丈夫解下外衣后,她忽然對劉欽道,“老爺,您是不是還忘了件事情?”
疲于公務(wù)的劉欽顯得有些困倦,聲音很低沉,“家里還有什么事情是夫人不能處理的嗎?”聞言,樊氏頓時扭頭回到床邊坐了下來。
平日里很少與妻子吵架的劉欽臉上也有些不高興,邁步來到樊氏的跟前,剛要開口,忽見正在呼呼大睡的孩子,他不禁恍然,趕忙向樊氏道歉。
沒錯,雖然孩子已經(jīng)生下來了,但是還沒有個名字,雖說劉欽對孩子很是寵愛,但這次卻著實忘記了這件事情。
說到這件事情,劉欽不禁雙手背后,低頭思索。半晌過去,他也沒有想出來,于是他邁步來到門口,朝院子里正嬉戲玩耍的四個孩子看了片刻,再度陷入深思;
在他的心中,這個孩子出生之時雖然帶有怪狀,但畢竟經(jīng)人占卜,而且這孩子相貌俊朗,眉清目秀,將來想必定會有所作為,這名字自然也不能含糊……
思考間,樊氏有些看不下去,來到身后,“老爺,還是先吃飯吧,過一會兒再想也不遲!”
已經(jīng)很是疲憊的劉欽點點頭,轉(zhuǎn)身回到屋內(nèi)。
坐在桌前,樊氏邊為他盛飯邊高興的說,“今天李嬸讓家人給送來了一袋大米,聽說今年地里的收成不錯,顆粒……”話未說完,忽聽得院內(nèi)有人喊著,“爹,娘快來看??!”
劉欽和樊氏都聞聲看去,但見他們的四個孩子正圍在一起,不知道在做些什么。
劉欽起身便去查看,只見的栽滿景天的花池旁邊竟然長出三株小米來,每株都是一根莖九穗,這可是他從未見過,書上也未曾記載過的,想來定是時隔數(shù)年后莊稼即將再度抽穗揚花,是有良好收作的預(yù)兆,于是劉欽靈光一閃,便為這新生的孩子叫劉秀,字文叔。
因為劉秀的名字與他自己的相同,所以他現(xiàn)在還是嬰兒但是人們說話他還是聽的十分清楚,只是無法表達(dá)出來,在別人看來也只不過是牙牙學(xué)語。當(dāng)然,他依舊沒有忘記曾經(jīng)的自己已經(jīng)因為渡劫失敗而死亡,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感覺到體內(nèi)還會有氣息涌動,似乎法術(shù)倒是并沒有就此而徹底消除,于是他趁著無人之時,自己偷偷的回想以前的一些心法,但是,如今這副身軀沒有經(jīng)過任何的修行,偶爾能夠施展一些小法術(shù),但是卻很不穩(wěn)定,時有時無,時好時壞,所以,他大多偷偷來練習(xí),從來不在人前展示。
時光荏苒,短短數(shù)年過去,劉秀已經(jīng)忘記了曾經(jīng)的自己,真正的成為這個普通的劉秀,他很享受跟家人在一起時的快樂,當(dāng)然,從前那個不拘禮數(shù),想要自由自在的他,如今也變得成熟穩(wěn)重,小小年紀(jì)就懂得待人禮敬有佳,深受劉欽和樊氏的喜愛。
然而美好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元始三年,由于常年勞于公務(wù),劉欽身體每況愈下,在由濟陽縣調(diào)離南頓縣后不久,便在任上去世,而他們兄妹六人也失去了依靠。
此時的還只有九歲的劉秀帶著四歲的妹妹劉伯姬同其他哥哥姐姐一同在家照顧因父親過世而悲痛欲絕,身染重病的母親。幸運的是,就在全家人無可奈何之際,遠(yuǎn)在南陽郡蔡陽縣的叔父劉良得知了消息,不顧路途遙遠(yuǎn),專程趕了過來。怎奈此時家中的情況已經(jīng)是糟糕至極,劉秀和五個兄弟姐妹都是無依無靠。
看到眼前這種狀況,劉良不由得心中一酸,想不到本來好好的家庭突遭變故竟然一夜之間落寞至此。于是,他先差人給樊家送去書信,將重病的樊氏接回家中修養(yǎng),隨后經(jīng)過與樊家的溝通,由他將劉秀和他的五個兄弟姐妹都帶到自己家中撫養(yǎng)。至此,原本還算有些地位的他們,從此變成了平民。
與其他兄弟姐妹不同,劉秀雖然也對父親的死很是悲痛,但畢竟眼下有人肯對自己施以援手,那就要好生的活著,雖然他現(xiàn)在還是個孩子身,但是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生死的他懂得只要還活著,就必須要及堅強;
回到家中,劉良讓妻子做了些飯菜給他們吃,但是兄妹六人中只有劉秀拿起碗筷吃起了起來,其他人似乎都顯得十分的拘謹(jǐn),當(dāng)然,是因為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而且又和并不是經(jīng)常接觸的人在一起,所以如此表現(xiàn)自然也是再所難免的。
“你們不要擔(dān)心,以后叔父這里就是你們的家,叔父會好好照顧你們的!”劉良自然是說到做到,兄妹六人被他照顧的很好,仿佛是親生子女般,并且任何事情都是公平對待,不偏不倚。然而畢竟劉良家中人口驟增,收入開支自然逐漸拮據(jù)。
三個月后的一天,大姐劉黃忽然找到了劉秀。
正在房間練字的劉秀趕忙將她迎了進(jìn)來,“大姐有什么事嗎?”
大姐劉黃是兄妹6人中除劉秀外最懂事的,她經(jīng)常會幫嬸嬸做家務(wù)和一些瑣碎的事情,以便于幫助減少家中開銷。
“我聽叔父和嬸嬸的談話,他們說明天母親就會來接了!”劉黃趕忙將聽到的事情告訴給劉秀。
聞言,劉秀心中不覺暗自撇嘴;好不容易不用過了幾個月舒服的日子,這下子又要回到從前了。不過細(xì)想這對他來說也沒什么,畢竟生前的他可是非常喜歡那種世外桃源的生活,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日子也曾是他一直向往的。
第二天,果然樊氏前來接他們兄妹六人,險些一病不起的她,再見到時,顯然比從前消瘦了許多。這次她前來便是將孩子們接到宛南的白水村那里去居住,畢竟劉良只是個縣令,每個月的俸祿也不多,自家的生活且勉強維持,再加上兄妹六人那自然很是拮據(jù)。
帶著許多的不舍,樊氏同兄妹六人一起前往了宛南的白水村,那里也是劉家的房產(chǎn),還有些許幾個仆人,到了那里,一家人靠在田間耕種為生,日子算不上清貧,倒也算逍遙自在。
很快兄妹六人便長大,年長的大哥劉演和二姐劉元也都在劉良的幫助下很早便成了親,許了人家,生活過的還算富足,而曾經(jīng)年少可愛的劉秀也已經(jīng)變成身體健碩,英俊瀟灑的美少年,他平日里始終勤于耕作,且性格內(nèi)斂,兄妹六人中,他是最深得樊氏喜歡的。相比之下,劉秀的大哥劉演和二哥劉仲就顯得大相徑庭;劉演為人出手大方,為廣交天下英豪,可不惜散盡家財,而二哥劉仲為人還算老實,但缺乏主見,每次只要劉演稍作說詞,他便立刻跟隨,因此兄弟二人經(jīng)常受到母親的責(zé)罵和懲罰,不過他們依舊沒有任何的改變。
這一日正值秋收季節(jié),劉秀同往常一樣到田間地頭去收割莊稼,下午時分,忽然不遠(yuǎn)處傳來一陣吵鬧之聲,聞聲看去,那便是前來探望他們的叔父劉良正提著劉演和劉仲的二人往這邊趕來??吹竭@個場面,他頓時笑了起來。
既然被叔父強行拉了過來,那自然是要裝裝樣子的,劉演和劉仲都只是在劉良監(jiān)視二人的時候才會認(rèn)真的工作,否則,要么是東張西望,要么是坐下來休息,可謂是尋找各種偷懶的方式,而劉秀則是在哪里頭也不抬的專心干活。
過了一會兒,劉演和劉仲跑了過來,滿臉嫌棄的看著劉秀。
“瞧瞧你整天就知道做這些農(nóng)活,就如我大漢高祖皇帝的弟弟劉喜一般,將來還怎么做出一番大事業(yè)來?”劉演嘲笑起劉秀來。
劉秀卻不以為然,“這是老百姓的口糧,也是人們生存的保障,如果沒有它們,還有力氣施展你們的宏圖大業(y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