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驕記

第六十章 不謀合

驕記 烏瓏茶 2068 2018-01-11 19:15:00

  自清寧院出來,前往外書房路上,馬文池想著夜十一的話想得入神,不知不覺便走至前院翰齋。

  馮大已早到,廊下守在屋外的小廝們齊齊給馬文池見禮,馬爺聲彼起彼落,掀簾進屋,褪去灰鼠披風,交由跟進來的小廝收起,他一一見禮,禮畢坐下,便聽得夜大爺問他:

  “剛從大姐兒那兒出來?”

  馬文池坐在左下首二座,右下首坐著夜二爺,再下來二座便坐著馮大,他則正在夜大爺下座,側臉回道:

  “是,剛進府時,十一便讓阿茫到府門那兒等我,說是十一有話要同我說說,于是便先去了清寧院,沒想倒是讓國公爺、子智兄、子慧兄與馮兄弟久等?!?p>  久不久等的,夜大爺不在意,靜國公一聽是長孫女把馬文池給截了去,興起了好奇之心,夜二爺亦然,開口問:

  “大姐兒都說了些什么,馬兄弟可否說說?”

  自是能的,馬文池略去夜十一拿安有魚取笑他那一段,把夜十一于今年春闈揭榜結果的推測說了說,說完他果見到在場連同靜國公在內(nèi)四人,皆一臉詫異,這番情景猶如鏡子,照出他剛聽到夜十一侃侃而談推測時,他自已的那副模樣。

  靜國公終歸年長,所經(jīng)風浪最多,經(jīng)驗之談不少,于每屆秋闈春闈揭榜結果也都在他意料之中,少有他意料之外的結果發(fā)生,誠如去歲馬文池這匹秋闈黑馬,便成了他意料之外的事件之一,于長孫女對春闈結果的推測,他倒是甚認同,也越發(fā)覺得他家長孫女實在不凡,這般小便能自主考官本身文章偏好入手分析,實則聰慧。

  夜大爺夜二爺也是十分意外,見靜國公詫異之色只一閃而過,爾后是撫著短須面露滿意之色,兄弟倆便知夜十一的推測甚合父親之意,甚至有可能是不謀而合。

  于靜國公夜大爺夜二爺父子三人,馬文池早詫異過了,馮大此刻則難以形容已身感受,坐在座上難掩激動神色,想著這京中豪門貴女就是不同,饒是他湖廣貴女再多,也難有幾人像夜十一這般年紀便能將春闈結果解析得這般透徹準確,沒錯,他也覺得夜十一的推測實在有理!

  靜國公首在詫異中開口:“大姐兒說此屆一甲進士定在馬侄兒、大哥兒、莫家九郎、習家小二郎中得出,可有言誰最有可能得二甲首魁?”

  一聲馬侄兒,頓時讓馬文池心中一個激靈,便是表面不顯,得靜國公這般看重親近,他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澎湃,忙回道:

  “十一倒是未曾斷言,只道翰林院院使池學士乃主考官,更偏喜于樸實無華、論之有實的文章,她未看過莫九爺、習二少爺?shù)奈恼拢豢催^小侄與馮兄弟的,說……”

  言之未盡,靜國公早是老人精,夜大爺夜二爺亦深知馬文池馮大兩人文風,雖皆屬池學士偏喜一類,較之馬文池,馮大略稍遜些,連應先生看過一回馬文池的文章,都說一甲無疑。

  頓時安靜了下來,馮大也不蠢,陷于激動中反應也快:

  “馬兄不必顧忌,小弟文章不如馬兄,此乃事實,連應先生都同小弟實言,馬兄文采實在小弟之上!”

  “倒是愚兄著相了?!瘪R文池略笑,再往下道回靜國公的話:“十一說馮兄弟略遜于小侄,倘同進一甲,馮兄弟在小侄之后,莫九爺與習二少爺則不知,讓小侄到翰齋來不必客氣,盡可問問國公爺,說此間中事兒,國公爺最是清楚?!?p>  瞬時四雙眼睛同看向靜國公。

  靜國公哈哈笑了兩聲:“這丫頭!”

  夜二爺委屈道:“我也甚知莫坤與習中溱的文風,十一怎么不提提我?”

  夜大爺也頗為受傷:“虧得我知這丫頭甚關心她師父春闈之事,還特意去同人打聽這兩人的文章學問,沒想這丫頭倒好,一翻翻兩個,越過我與她二叔,直接到父親那兒了!”

  知是夜大爺夜二爺在玩笑兒,話畢屋里齊齊哄笑。

  爾后靜國公道:“莫家九郎文章也偏池學士所喜,只是與馬侄兒大哥兒略有不同,早年莫老閣老便評說莫家九郎文章立意不錯,只行文字間華藻不實,如今有無長進,長進多少,還真不好說,結果還得看揭榜之日。至于習家小二郎么……”

  金陵莫老閣老大名兒,馬文池自沒有不知的,評說更無庸置疑,他聽之一半,不禁問道:

  “莫非習二少爺?shù)奈恼乱鄬偃A詞麗藻之類?”

  靜國公點了點頭:“貴州習家歷代出人杰,實為百年仕族,時至習小二郎這一輩,族人難免心高氣傲,子弟更是恃才傲物,為人處事甚缺張弛有度,文如其人,過猶不及,先時習小二郎折桂文章,我便調閱過,華藻抒意有余,言之有物不足。想當年習首輔亦是一甲進士,本有望為會元,就因此點而退居第三,成為探花郎,后習首輔深知已身所缺,此后經(jīng)年,洗盡沿華,人如菊,事緩圓,方真正成就一代人杰。”

  馬文池馮大聽罷,同時離座,行至中間,向上首座的靜國公雙雙深揖下去:

  “小侄(侄孫)受教了!”

  夜大爺夜二爺亦離座起身:“兒亦受教?!?p>  靜國公示意四人坐下:“習首輔乃習小二郎嫡親的曾叔祖父,已之所憾,必不會讓習小二郎重蹈,在京備考期間,春闈主考官人選一定,我便聽聞習小二郎被習首輔拘于身邊親自指點文章,想來必有斬獲?!?p>  馬文池不由道:“聽十一說,副主考官乃都察院湯左都御史,湯左都御史且不論其偏喜文風,湯家與習家通家之好,皆屬朝廷中立一派?!?p>  靜國公聽之,笑而不語,夜大爺見狀道:

  “還真如大姐兒所言,再不濟,也是二甲首魁?”

  夜二爺身為吏部左侍郎,較之夜大爺,更深諳朝中錯綜關系之要,同只笑不語。

  馬文池馮大則更直面感受到了朝廷黨派之別,豪門與豪門之間的權爭勢斗,他們一出身寒門一以商出仕,皆無根基,倘無夜家人脈所依仗,他們文章做得再好,約莫也有金沉大海之憂。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