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立于小清池畔觀看眾人采摘蓮藕的素修等來了入宮的詔令。
來者是那天闖入荷風水榭,將她帶到皇帝面前的老宦,素修得知,那老宦名叫黃有柏,在皇帝跟前侍奉多年。
詔令的內(nèi)容是皇帝體恤貴妃愛才之心,特意召素修入宮,陪伴貴妃幾日,兩人可以切磋技藝,互引為知音。
在黃有柏的再三提醒下,素修讓靈犀和沐真帶上古琴,相隨入宮。
素修在幾天前就從李曜那里得到了不比去向太子妃等辭行的消息,所以簡單收拾以后便帶著靈犀和沐真,跟著黃有柏等四五人,緩步出東宮。
離開東宮的這段路,素修走得比來時要快,眼睛只注視著腳下的路,沒有再去多看周圍一眼,一點留戀都沒有。
今日去的地方,才是她在楚國時就想去的地方,燕國的皇帝才是她的目標。
但這一切都因為李曜的出現(xiàn),徹底打破,她不是沒有恨他,但在紛擾的亂世中,她的情感實在算不上什么,沒有人重視她,李曜同樣輕視她,輕易就可以將她踩在腳底,她不能反抗。
那么,離開東宮,許會迎來新的機會,她或許可以繼續(xù)被打亂的計劃。
帶著重重思緒,素修坐上了東宮門前早已準備好的車駕,隨著駿馬的嘶鳴,車輛徐徐行進著,朝著燕國最尊貴的地方——代表著至高皇權(quán)的大明宮。
東宮與大明宮相隔很近,沒有走多久,就已經(jīng)進入宮城之中,沿著長長的御道,從高門丹鳳門旁邊的建福門進入宮內(nèi),也正是在此處,素修等人被要求下車接受檢查,完畢后方可乘坐輦車進入紫宸殿后的后宮區(qū)。
素修坐上了內(nèi)宦們準備好的輦車,靈犀和沐真二人跟在輦車后步行,懷中的古琴也被小內(nèi)宦熱情地接了過去。
抬輦車的四位內(nèi)宦身子板比較健壯,走起路來跟風一樣,靈犀和沐真跟在后面有些許吃力。
素修按耐下復雜緊張的心情,轉(zhuǎn)眼四周看看,調(diào)節(jié)情緒。
楚燕兩國在建造宮殿這方面上如出一轍,燕國的大明宮完全是照搬楚國的大明宮,燕國的大明宮仍然完好,楚國的大明宮早已經(jīng)成為戰(zhàn)火中的灰燼,新營造的大安宮因為財力不夠,要比燕國的大明宮小些。
素修看著壯闊輝煌的宮殿,腳下是白玉鋪就的通暢御道,旁邊是威嚴壯觀,睥睨天下的含元殿,日光照耀著躍躍欲飛的翔鸞閣和棲鳳閣,穿過夾道,依次是宣政殿和紫宸殿,形式較之楚國不一,融入了本地的風格,但無論哪座宮殿都令人不間斷的感受著這座大明宮的巍峨氣勢。
素修想起在戰(zhàn)亂中被焚毀的葉陽行宮,滿是凄涼,國力不強,連座宮殿都無法保住。燕國巍峨壯麗的大明宮和楚國多年未修繕,破破爛爛的大安宮形成鮮明的對比,從宮殿到軍隊,燕國無一不是在碾壓楚國,燕國曾經(jīng)是楚國的臣國,但下起狠手來,比哪一國都重。
據(jù)黃有柏說,此行先去拜見李貴妃,李貴妃喜歡在梨園內(nèi)聽曲看舞,故選在梨園相見。
素修心下一沉,沒想到野蠻的燕人也會喜歡樂曲,還在宮里組了樂工隊伍,將楚國早就有的“梨園”二字挪來己用,有附庸風雅之嫌啊。
早在楚國時,她就聽說這位李貴妃因為能歌善舞,無人能及,被皇帝封為貴妃,當年群臣激憤,鬧了半個月的休朝,以此來反對皇帝的決定。
但最終沒有一個人撼動了皇帝的意志,都乖乖按時回來上朝辦公,李貴妃仍然是貴妃。
十幾年過去,貴妃仍在,朝臣恐怕?lián)Q了一撥又一撥了吧。
燕國大明宮內(nèi)的所謂梨園是開辟在太液池附近的一個小園子,沒有設(shè)置大門,栽了許多梨樹來當門,此時雖已經(jīng)過了梨花的盛期,各樹凋殘,但數(shù)目之眾,還是蔚為壯觀,令人咂舌,可以想象梨花盛開之際,微風徐來,吹過每一片梨花,帶領(lǐng)著它們飄舞在梨園的上空,傾耳細聽,天籟般的歌聲回蕩在梨園的各處,可以想見曼妙的美人正在跳著時新的舞蹈,日日不重樣,這樣快活的日子哪里還能找到?
享受果然是每一個帝王必須做的事情。

起居小舍人
笑你我枉花光心計 愛競逐鏡花那美麗 怕幸運會轉(zhuǎn)眼遠逝 為貪嗔喜惡怒著迷 責你我太貪功戀勢 怪大地眾生太美麗 悔舊日太執(zhí)信約誓 為悲歡哀怨妒著迷 啊舍不得璀燦俗世 啊躲不開癡戀的欣慰 啊找不到色相代替 啊參一生參不透這條難題 吞風吻雨葬落日未曾彷徨 欺山趕海踐雪徑也未絕望 拈花把酒偏折煞世人情狂 憑這兩眼與百臂或千手不能防 天闊闊雪漫漫共誰同航 這沙滾滾水皺皺笑著浪蕩 貪歡一餉偏教那女兒情長埋葬 越來越喜歡以前的歌,大愛這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