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以命相求
百里海亦是百里家的長子嫡孫,師從老太傅薛若山,自幼聰慧,年僅三十就以官拜丞相,嫉惡如仇,是朝中一大清流。
這日,他與往常一樣在上朝途中于馬車假寐,突然身體一晃,馬車被什么給撞了,停了下來。
不等他開口詢問,車廂外就傳來了微弱的呼救聲。
“小女子以命相求,求大人救命。”
撩起車簾,百里海亦借著微弱的燈光打量著說話的女子,只一眼,他就蹙眉。
明顯的風(fēng)塵女子,發(fā)未梳,裳半開,衣不遮,滿身的痕跡看著都有些不忍。
“你且上來說,但時間不多,長話短說。”
百里海亦不傻,這女子出現(xiàn)得詭異,但觀其不惡,那聽上一聽也無妨,又吩咐小廝滅了引路燈,把馬車趕到了一旁。
早朝開始已有一段時間,但位于首位的丞相始終沒有出現(xiàn)。軒轅秋華遣人去尋,得到丞相早已出門的消息,此外并無其他。
派去的人在途中經(jīng)過了識香閣,見到有些鬧騰,倒也沒往這上面想。那識香閣是云中有名的妓館,又開在主街上,沒點實力誰信。再說這上朝的當(dāng)頭,誰又會料到一國丞相竟在里面呢!
就在朝堂眾人要往陰謀論方面考慮的時候,百里海亦出現(xiàn)在了大殿之上。
“丞相今日何故來遲啊?”
“回稟陛下,今日海亦在途中遇到一女子舍命相求,觀其言行不假,故插手管了一管,是以來遲?!?p> “丞相大人可真是慈悲心腸,連上朝這么大的事都能往后推。”
“李尚書可不能這么說,事分輕重緩急,丞相大人豈非不知輕重之人?!?p> …………
百里海亦回稟軒轅秋華之后就沒再開口,倒是其余大臣各抒己見,好不熱鬧。
“夠了,有什么爭論且聽丞相說完再論?!痹缇土?xí)慣了朝臣們的針鋒相對,軒轅秋華要做的只是在合適的時候打斷。
“臣等遵旨?!?p> 隨后百里海亦講述了今日的遭遇,以及從那女子口中聽到的故事。
昨日是識香閣名妓古墨初夜拍賣,聲勢浩大,可謂舉城聞名。
古墨一年前就已登臺獻(xiàn)藝,只因年齡不夠,一直沒有掛牌。但其長相著實出色,識香閣老鴇常以其為噱頭吸引客人,軒轅鼎就是其中之一。
昨日競價時軒轅鼎以為十拿九穩(wěn),誰知來了個柯映陽,拼了命的和他爭,最后雖說還是被軒轅鼎拿下,但花費不低,重點是憋了一肚子氣。
當(dāng)夜除古墨外軒轅鼎又叫了三個女子服侍,識香閣也知道他的習(xí)慣,特意安排在了后院,說是怕人意外擾了他的興致。其實識香閣此舉也是怕他嚇到其他客人,那影響可大了。
每次服侍軒轅鼎的人,雖說會受點皮肉傷,但賞金可不少,還能休養(yǎng)許久,是以這些個女人也愿意服侍,畢竟不是什么良家女子,可靠這個吃飯呢!
偏偏昨夜就出了事。
許是競價時窩了火,軒轅鼎辦起事來比往日更狠,且沒了分寸。
不大一會就活生生打死了一個,可他像沒盡興一樣,又抓了一個過來,繼續(xù)施虐,眼看第二個也要死了,馬上就輪到第三個人了。
驚慌過度的第三人反而冷靜了下來,看了看還在一旁發(fā)呆的古墨和那已經(jīng)冷卻的尸體,心一橫,鋒利的金簪直插心臟。
這一手,整個金簪幾乎全部沒入她的胸口,手心也是支離破碎,可見其決心。
不是這女子太傻,而是她太清楚明白接下來會發(fā)生什么,左右都是死,不如死得痛快一點。
在解決了第二人后,軒轅鼎轉(zhuǎn)身便見死了一個,還是個認(rèn)識的,以前還挺喜歡的,可惜了。
嘴上說著可惜,腳上卻把人踹到一旁,笑瞇瞇的看著一旁呆滯的古墨。
“別怕,小爺可舍不得你呀!”
而后的一夜古墨沒再多說,瞧她那模樣也該明白,百里海亦還沒來得及感嘆她的不幸,古墨又說出了一個讓人震驚的消息。
故事說到這兒,百里海亦不自主的看了一眼古大學(xué)士,有些不忍接著往下說。
“犯事之人與求救女子臣已悉數(shù)拿下,也找到了那兩名女子的遺體,此刻全收押于大理寺,只是其中兩人身份特殊,臣不知如何處置,求陛下圣裁?!?p> 古頌聽到這兒,心里打起了鼓,腦子里快速過濾著自家有哪些人會去青樓茶館,可想了半天也沒找出一人來,家里可沒誰染上這毛病呀!
“丞相直說便是?!?p> “涉案五人,已死三人為識香閣女妓,施暴者為鈞王府小王爺軒轅鼎,求救者為識香閣頭牌古墨,且……極有可能是古大學(xué)士當(dāng)年丟失的女兒?!?p> 滿朝震驚,雖說知道丞相拿到朝上說的事肯定不小,但誰也沒想到這么嚴(yán)重呀!
古大學(xué)士當(dāng)年丟失的女兒不就是……
“丞相,你可知你在說什么?”軒轅秋華神色變得沉重。
“啟稟陛下,臣絕非無的放矢,軒轅鼎已由臣親自逮捕,關(guān)押于大理寺,古墨的身份有此玉佩為證?!?p> 不等內(nèi)侍呈上玉佩,古頌一把搶了過去,好在這時也沒人去怪他殿前失儀。
玉佩并不完整,恰巧這不完整說明了它的真實。摸著那缺了的一角,古頌跌跌撞撞的走出了大殿,他放佛看見他的明珠笑著朝他扔了什么,那時她才兩歲,玉佩上刻著她的名字:明珠。
扔過來的東西摔在了地上,把珠字給毀了,只留了個明。家人本想給她換了,可一拿走,這孩子就哭,最后只得磨圓了邊緣繼續(xù)給孩子帶著。
“這事誰來查?”
朝還沒下,可也沒人敢回,那軒轅鈞十有八九是下屆儲君,誰敢去觸這眉頭。
“陛下,這事既然由丞相大人揭發(fā),不如就由丞相查到底。”
“王大人這話可不對,誰都知道丞相是古家的女婿,說什么也該避嫌呀!”
“這……”
“是啊,是啊,丞相夫人姓古。”
“那誰來查?你去?”
“哎喲,申大人說笑了,本官那懂查案呀!”
“宋大人不懂,那讓你家兒子來吧!那前兒給才升了統(tǒng)領(lǐng)吧,正好讓他試試。”
“齊大人的兒子不正好在大理寺當(dāng)差,這事他最合適呀!”
“宋大人你還不知道,我那兒子就是一小吏,哪兒輪得到他呀!”
“夠了!這是崇明殿,不是菜市場。陛下,這事我耶律清接了!定查個水落石出?!?p> “那就辛苦耶律將軍了。”軒轅秋華看了他一眼,然后說道:“沒什么事今兒就退朝,各位大人回去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為,如今這軒轅國的皇帝還是朕,軒轅秋華?!?p> 說完軒轅秋華徑直離去,貼身內(nèi)侍朝耶律清走去,朝臣們被軒轅秋華的話嚇得不輕,全都顫顫巍巍不敢多說。
等軒轅鈞得到消息,差不多快正午了,軒轅秋華在朝上的話讓很多人都猶豫不決,最后還是阮家主怕被阮邦國連累,把這事告訴了他,讓他去斷了那門親事。
誰知那阮邦國前腳答應(yīng)得好好的,后腳就投向了軒轅鈞。軒轅鈞趕到大理寺時,這里已經(jīng)被耶律清接管,閑人不得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