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國書,是國與國之間往來或共同議定的重要文書,是記錄在卷宗的重大歷史事件。比那個什么御內(nèi)書強太多了,御內(nèi)書其實只是一個對國內(nèi)的一份命令而已,還上升不到外交層次。
當蔣洲聽到對面有外交特權的國書的時候,眼都綠了,就像看到救命稻草一樣連連點頭:“沒錯,沒錯。本官才是赴日正使,有朝廷的正式任命,這是本官的任命書?!?p> “另外,本官官居五品銜市舶提舉,是專門負責勘合貿(mào)易的主事?!笔Y洲也不傻,順便拋出勘合貿(mào)易這個誘餌,他可知道這勘合貿(mào)易是日本各大名爭相搶奪的香餑餑。
“既然是明廷正使,貧僧自當聽從大人的安排。”策彥周良看到躲在一旁的細川輝元暗暗點頭,便直接應允了蔣洲的邀請。
為了這次能順利的搭上這末班車,細川輝元重新調(diào)整策略,利用義輝將軍與大內(nèi)家的關系,請出了上次的赴明正使,京都五山之首,臨濟宗本山,天龍寺的塔頭妙智院的住持策彥周良。恰巧策彥周良與寧波友人曾有十年之約,于是欣然接受,他記得當年離別之時,雙方依依惜別。為此特地寫下了《江樓留別》:
青嶂俯樓摟俯波,遠人送客此經(jīng)過?
西風揚子江邊柳,落葉不如離思多。
當然了,本次赴明,細川輝元才是書面上的正使,但是出面協(xié)調(diào)卻是這位策彥大師。經(jīng)過兩邊略一合計,決定事不宜遲,即可啟程返回大明,偕汪直率日本貢使團400人、中國流民600人,由松浦發(fā)舟回國。
1556年一月底,細川輝元與蔣洲等人到達定海(今鎮(zhèn)海),登陸后日夜兼程,終于在除夕前夜到達京城,并遞交了國書,因此被明廷視為遠方祥瑞,特準日本使節(jié)明日入朝臣賀。
紫禁城,中華文明之古都,位于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三大殿為中心,占地面積72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間。紫禁城內(nèi)的建筑分為外朝和內(nèi)廷兩部分。外朝的中心為奉天殿、中和殿、保和殿,統(tǒng)稱三大殿,是國家舉行大典禮的地方,兩翼為文華殿、武英殿。內(nèi)廷的中心是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統(tǒng)稱后三宮,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宮,兩翼為東西六宮。紫禁城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huán)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墻,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細川輝元今天一大早便穿上正式的朝服,束腰佩冠,手持牙笏。從承天門(天安門)進入,順著御道街一路向北,御道街兩側(cè)各有一個門。西側(cè)是社衛(wèi)門,通往社稷壇,是大明帝王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的地方。東側(cè)是廟衛(wèi)門,通往太廟,是大明帝王祭祀祖先的家廟。
繼續(xù)往前走就過了端門,長長的御道街兩側(cè)則是高聳的城墻,到了盡頭就是紫禁城的南大門“午門”。細川輝元特意駐足停留了一下,在后世的影視文學中,經(jīng)常提起的“推出午門外斬首”指的就是這道大門??邕^了午門才算是真正進入了紫禁城的中樞,緊接著就是一道蜿蜒的河水貫穿左右,由金水橋連接兩岸,盡頭處就是奉天門。
大明王朝的當今天子,明世宗朱厚熜就在奉天門參看日本進獻的貢馬,然后特賜自正使以下冬衣一套,率百官進入奉天殿接受日本使臣的朝賀。
細川輝元先是在殿外等了一會兒,讓明廷的官吏都進殿排班站好后,只聽得里面公鴨嗓一聲尖叫:“宣日本正使、內(nèi)閣首輔大臣、幕府殿大學士、山城、攝津、丹波節(jié)度使、節(jié)制巡撫、兵部尚書、總領四十四國軍務源輝元,副使策彥周良,副使吉田宗桂覲見~~”一長串的官職差點噎死這閹貨。
細川輝元闊步帶著策彥周良與吉田宗桂進入大殿,行跪拜大禮,三呼萬歲。
免禮平身后,大殿內(nèi)頓時耳語嘈雜,為啥?看到細川輝元竟然只是一個孩童,都個個面露不悅之色。
“大膽!天文王就是這等蔑視我大明王朝?竟然派遣一幼稚孩童前來覲見?”左手班位一名文官出列訓斥道。
細川輝元用純正的漢語問道:“敢問大人尊姓?”
“哼!本官是工部尚書,加太子太保趙元質(zhì)是也?!壁w文華牛逼哄哄的說道。
細川輝元一拱手,緩緩說道:“原來是趙尚書,不知大人可聽說大過宋朝文彥博,幼兒倒有浮球之智。司馬溫公,倒有破甕救兒之謀;漢孔融,四歲讓梨,懂得恭讓謙遜之禮;十三郎五歲朝天,唐劉晏七歲舉翰林,一個正字參朋比。漢黃香九歲溫席奉親;秦甘羅,一十二歲身為宰相;吳周瑜,七歲學文,九歲習武,一十三歲拜水軍都督,執(zhí)掌東吳六郡八十一縣之兵權,施苦肉、獻連環(huán)、借東風、燒戰(zhàn)船,使曹操望風鼠竄,險些命喪江南。雖有臥龍、鳳雛之相幫,那周瑜也算小孩子當中之魁首。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秤砣雖小,能壓千鈞,舟槳雖長,終被水沒,想當初,防風氏身橫九畝之地,不脫會稽之誅,那巨無霸腰大十圍,難免昆陽之敗;昔日孔仲尼曾師項橐,想汝何德何能,敢藐視天下之少年乎?”
“你!你!”一通連珠炮噎的趙文華是面紅耳赤,羞愧難當。
“好一個伶牙俐齒的小子,老夫嚴惟中,不才五歲才剛剛啟蒙,九歲入縣學,十歲過縣試,十九歲中舉,二十五歲時,呵呵~~為乙丑年恩科進士。如今七十有六,才堪堪位居內(nèi)閣首輔,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不知小友何德何能,位居這內(nèi)閣首輔大臣、幕府殿大學士之高位?”說話的正是一手遮天的權臣嚴嵩。
“就憑我的知識比你淵博?!奔毚ㄝx元一語捅破天,大殿內(nèi)一片嘩然。
“哈哈哈,小友可真愛開玩笑,那不如與老夫切磋一二?”嚴嵩戲謔的看著細川輝元。
細川輝元看著這個老頭,心想[看我怎么把你整迷糊了,好讓你早日進入老年癡呆的行列。]